苏里南

522特别报道什么样的资金机制可以应对

发布时间:2024/3/8 16:18:48   点击数: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课题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课题组等合作于年5月19日在《OneEarth》杂志发表了题为“Countriesdifferentiatedresponsibilitiestofulfillarea-basedconservationtargetsoftheKunming-Montre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为有效实现全球“30×30”目标(年至少保护30%面积的陆地和海洋),保护地网络的扩展需集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最丰富的地区。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岛屿国家,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保护挑战。因此,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资金机制来支持各国的合作和协调行动,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针对此项研究,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申小莉。

中国环境报: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0×30”是其中最重要的行动目标之一。与以往目标相比,您如何看待这次目标?

申小莉:保护地面积目标一直以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第三届世界国家公园大会上提出第一个全球保护地面积目标,倡导保护10%的陆地面积,当时保护地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5%。年,第四届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地大会重申了10%的目标,并建议保护地覆盖每个生物群区的10%。年,《生物保护公约》(CBD)缔约方大会决议将10%具体为每个生态区(ecoregion)的10%。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被分为了14个生物群区、个生态区。年,CBD《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重申了扩大保护地的承诺,提出到年,保护17%的陆地和10%的海洋的目标。除面积和生态代表性之外,保护地目标还强调有效和公平的管理、景观连通性等。

“30×30目标”是对保护地面积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而且是非常有雄心的目标,因为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意味着未来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将变得更为严峻。这个目标得以通过,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紧迫性的认识,以及迫切希望扭转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态势的决心。

在以往的保护框架下,缔约方通常采用与全球一致的面积百分比目标。这样的做法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不均的事实。其次,采用统一的目标没有考虑到各国在历史和当前对全球环境退化有着不同的贡献,也忽视了各国保护能力上的差异,沉重的保护负担可能加剧一些国家的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现象。这些问题在30%的目标下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全球的30%是否等于各个国家的30%,如何协调国家层面的行动实现这一目标,不同的国家在其中需承担怎样的责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环境报:请问本次研究为什么选择了以生物多样性和碳为保护对象?研究结果是什么?

申小莉: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并且两者密切关联。气候变暖、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海洋酸化等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生物多样性变化通过改变碳、氮、水循环等影响气候系统。我们的研究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和碳,在全球层面识别两者均高的地区作为未来的保护优先区,是在生物多样性和碳协同保护路径下,寻求保护成效最大化的方案。

我们首先识别了全球统一保护3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国家各自保护其国土范围内3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国家情景的优先区),对比了在上述两种情景下识别的优先区的保护成效,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保护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情景下的保护优先区集中在物种丰富度高、碳储量高的地区,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中非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多个热带国家。国家情境下,保护优先区为各个国家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和碳储量高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并非在全球水平有重要意义。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将保护96.2%的受威胁的陆生脊椎动物和63.2%的碳储量,国家情景下相应的比例为80.7%和52.7%。现有保护地保护了23.4%的受威胁物种和24.3%的碳储量。对比可知,全球和国家情景下保护成效的差异显著。

中国环境报:在全球情境下,各国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差异如何?哪些国家面临的挑战最大?

申小莉:各国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差异非常大。我们用国家范围内的优先区面积与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PPP)的比值衡量“保护挑战”。对单个国家而言,如果分布在其境内的全球情景下的优先区的面积越大、其GDPPPP越低,面临的保护挑战就越高。比如,中非共和国,我们的分析识别的全球情景下的优先区占其国土面积的27%,低于30%的平均水平,但因其国内生产总值低,面临最高的保护挑战。纳米比亚、苏里南、南苏丹、所罗门群岛、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均面临高的保护挑战。在面临挑战最高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1个位于非洲,且多为热带发展中国家和岛屿国家;在面临挑战最低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一半以上是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只有少数(阿鲁巴、塞舌尔和毛里求斯)位于非洲和南美洲。

中国环境报:各国面临极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申小莉:全球统筹保护行动能更有效地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如何公平分担保护成本的关键问题。为提高保护地效率和促进跨国协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采用“全球保护优先区”指导国家保护行动,并使用“全球保护优先区维持或恢复到良好状态的比例”作为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一项指标;二是条件与面积目标不同的国家,其保护措施应有所侧重,以调和人类发展和保护对可用空间的竞争;三是各国参照“全球保护优先区”在其国内的面积和比例,充分考虑立法、政策、社会经济、保护意愿和能力方面的差异,调整国家目标并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四是建立适当的平台,及时反映各国的需求、努力和进展,鼓励国家间开展合作行动,定期审查各国在实现预定保护目标方面的进展并调整行动方案等。

作为以上行动的支撑,需建立强有力的资金机制来支持国家间的合作和协调行动,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昆蒙框架”通过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应尽快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各国公平地分担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各国在目标19中承诺的全部资金责任(年前每年资助发展中国家亿美元,年达到亿美元),支持面临高保护挑战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其保护地目标,否则,这些国家所承受的沉重负担只会加剧全球议程中的不平等,并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复失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dxdm/1896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