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国家象征 >> 资深外交官疫情使美国衰落是误判中国l
在接受专访时,袁南生坦率地直面国内外的诸多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历史证明,外交被民意所绑架,难免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袁南生主张,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外交人士面对公众声音,既要了解和尊重民意,又不唯民意。
这位外交家认为,这次疫情将改变世界秩序,全球化一定程度上转向逆全球化,持续了数十年的中国战略机遇期转向一定程度的去中国化时期。
“走向冷战、中美脱钩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仍有待观察,不可掉以轻心”,袁南生提醒要避免最坏的局面发生,“尤其要防止对美误判,误认为美国已衰落。要看到美国同自身相比仍在发展,并没有衰落。”
应对疫情,中外各有其成功之处
马国川:目前尽管国内疫情趋于平复,但是由疫情引起的诸多话题仍然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其中之一就是病毒起源。一个流行广泛的说法是,新冠病毒来自美国军事实验室。作为一名资深外交人士,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袁南生:不久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美国媒体“AXIOS”和“HBO”联合节目采访时表示,他反对传播导致新冠病毒来自美国军事实验室的说法。他声明,传播这种理论是“疯狂的”,“这种猜测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是非常有害的”,“最终,我们必须找到病毒最初来自哪里的答案。但这是科学家的工作,不是外交官的工作。”崔天凯是中国驻美大使,是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在美国的代表,他的表态当然是权威的。我赞同崔天凯的观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都已表态,要找到病毒起源。不少国际政要也已表示,这次冠状病毒肺炎不能说过去就过去了,一定要查明来源。我们不妨静待结论出来。
马国川:现在国内不少人担心,病毒起源问题是否会和追责联系起来?事实上,现在国际社会确实有“追责”的声音。
袁南生:国际上没有因病毒起源和蔓延被追责的先例。埃博拉病毒起源于非洲,没有谁向非洲追责。“西班牙流感”席卷全球,感染了5亿多人,几千万人因此丧命,特朗普的爷爷也是因为这次流感而在年去世,年仅49岁。不少人一看“西班牙流感”这个名字,就以为起源地在西班牙,其实西班牙是替美国背了黑锅。年3月,美国堪萨斯州军营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感冒”,“零号病人”是一名美军厨师。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开到哪里,病毒就传到哪里,美国一分钱也没有赔偿。国际上有人鼓噪“追责”,有的是为了甩锅,有的是抹黑中国,有的是希望借此捞取利益。
马国川:其实,大多数国际人士都承认,作为第一个受到新冠病毒打击的国家,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袁南生:是的。早在2月24日,也就是武汉封城一个月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说:中国为遏制病毒传播所作出的牺牲,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中国抗疫,既有宝贵经验,也有沉痛教训,中国和国际社会联手应对疫情,一方面与国际社会分享经验,另一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马国川:对于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应对疫情的办法,中国民众(尤其是网民)中有不少批评、质疑的声音,认为它们手段太软,应该向中国“抄作业”。
袁南生:持这种观点的,多数人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有的国家借鉴中国的做法,尽快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当然也有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国外抗疫情势,让人家“抄作业”。这同某些人对国外缺少了解有关,同这些年来虚骄自大之气的浸润有关。
应对疫情,中外各有其成功之处。中国有的经验,国外照搬不了;国外有的经验,中国也难以复制。不管哪个国家,应对疫情既要讲科学,也要讲国情。就像用餐,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习惯用刀叉,印度人、非洲人、许多拉美人习惯直接用手,不能简单地说谁比谁好,这方面中外都不可能让彼此抄作业。
马国川: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其他国家的应对之策?
袁南生:评价别国应对得失,一是符合科学常识,二是符合当地实际。总之,我们不能依据我国自身做法和经验对外国抗疫评头品足,外国也不能依据他们的思想习惯对我国抗疫说三道四。
马国川: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现在许多国人对我们自己的抗疫成绩津津乐道,但也有人对于其他国家的疫情幸灾乐祸,预言这是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袁南生:高度肯定中国抗疫成绩没错,对于其他国家的疫情幸灾乐祸则是极端错误的,预言这是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更是战略误判。有识之士担忧这次疫情将助长国内的民族主义,是有道理的。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他是在迎合美国的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在搞单边主义。对中国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不加以防范,任其发展蔓延,国际社会很可能会因此而误认为中国也在追求“中国优先”。
了解民意,不唯民意
马国川:历史一再证明,极端民族主义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如何避免极端民族主义呢?
袁南生:一是要普及知识,重申常识,防止信息不对称,让人们了解更多历史。一些人滋生盲目的民族主义,同信息不对称、坐井观天是分不开的。例如,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值得自豪,但有人由此漂然自大,到处高调“厉害了,我的国!”,这就可能出问题。其实,几千年来,中国是世界上最有资格的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著名世界经济史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的计算,公元元年中国GDP总量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时的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公元年明代时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近代中国被英国超过,直到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GDP还是世界第二。年中国是世界第三(这是邹韬奋说的),年下降为第四。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再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先后三次坐老二的位子:一次是明代以前,一次是近代,一次是现在。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是要加强引导,改进思想方法,防止看问题简单化、标签化、情绪化。例如,把砸日本车简单地等同于爱国。
三是要守住底线。例如,对英国首相约翰逊被确诊为感染冠状病毒不应“点赞”,对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疫情大国、死亡数万人不应“恭喜”。
马国川: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现在许多民众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xz/18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