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谢氏起源

发布时间:2021/3/15 6:32:54   点击数:
简介

谢姓,拼音:xièxìng,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4位。在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位。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当今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76%,总人口大约有万。

谢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被谢氏族人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氏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谱书都说是源于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说:“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在史籍《万姓统谱》中也说:“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但司马迁在撰著《史记》时,依据《世本》,未将炎帝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而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仅将炎帝附于黄帝,故而在后世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姜,由于以火德王,所以称为炎帝。由于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籍《史记》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据史籍《竹书纪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建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在史籍《史记》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今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的炎帝一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史籍《白虎通》中记载:“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史籍《帝王世纪》中记载:“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史籍《太平御览众》中记载:“神农耕而陶。”第四,史籍《商君书》中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史籍《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神,世代敬仰。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中的记载,炎帝裔族传至商王朝未期,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地。到周王朝以后,他竭力反对周武王姬发以武力进军讨伐商王朝,在周武王灭商纣王以后,他们二人又逃避到首阳山(今河南偃师雷首山),“拒食周粟”而饿死,但其后裔子孙仍留在周王朝。

  到周成王姬诵继位之后,摄政周公旦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建申国,为伯爵诸侯,因称申伯,是为申氏一族之始祖。

  到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娶申伯之女为王妃,生子为姬静(姬靖),即位后是为周宣王。周宣王继位后,便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年)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谢国成为申国的附庸国。

  到了一百四十年后的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二年,公元前年),由于申国位于南阳盆地,是周王朝控制荆楚地区的重镇,因此楚文王熊赀发动了攻申国之战,不久即攻克了申国,回兵时顺带又攻击了母舅亲戚邓国。

  楚文王在这次战役中,虽未正式灭掉申、邓两国,但楚国的势力实际上已伸入南阳盆地。申国王族子孙及国民在国破时大多逃迁至新都之邑谢国,后即有以新国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之一,史称谢氏正宗。

  谢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周朝封予黄帝后裔申伯的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的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可见,谢氏的一部份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当今谢氏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

  宋朝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章》中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古籍《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氏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朝王符在《潜夫论》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朝有人认为谢氏是黄帝之后。

  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大文豪欧阳修在《谢绛铭》中也说:“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两人皆指出,谢氏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朝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

  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

  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谢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先秦时期司射官,属于以官职称谓字讹为氏。

  先秦后期,秦国中人的姓氏之中就有射氏,出自军制司射官。后因“射”与“谢”二字同音通假,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讹字为姓氏者,称谢氏。

  关于射氏的来源,史籍记载不一。在史籍《万姓统谱》中记载:“射氏源于晋大夫貌之后。”而在史籍《姓氏考略》中,则认为“射氏由古司射官而来。”

  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更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

第五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文王南迁时期的楚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氏人祖先。据考证,他们可能源于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入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黔江)、汉葭(今四川彭水)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说,蜀汉后主延熙十三年(公元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氏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期,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氏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凯里)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汉光武帝刘秀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今广东珠江)北上,奉贡汉朝。汉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牂牁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这个谢恕就是牂牁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牂牁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

  不久,东晋王朝灭亡了李氏政权,对牂牁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牂牁郡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牂牁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牂牁郡南庄州(今贵州贵阳青岩)者称南谢,牂牁郡东应州(今贵州三都)者称东谢,牂牁郡西琰州(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者称西谢。 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在史籍《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

  唐贞观三年(公元年)谢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唐武德三年(公元年)授谢龙羽为牂州刺史、夜郎郡公;唐龙朔三年(公元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唐开元十年(公元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唐贞元中期(公元~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刺史;唐贞元十三年(公元年),谢文经任牂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第六个渊源:源于牂牁蛮,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三谢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蛮,是中国古代对西、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三谢蛮”,是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三谢蛮原为一支部落民族,是西汉时期自今重庆涪陵地区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古巴人后裔,因其后居地属牂牁郡,故通称其为牂牁蛮。在两汉王朝、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时期,三谢蛮独立生存,并没有归属于任一中央王权。

  三谢蛮主要从事畲田耕作,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当时该民族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统称“三谢蛮”。直至唐朝初期,“三谢蛮”的首领相偕一起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贡称臣,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

  据史籍《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朝“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当时,三谢蛮所统辖境域地方千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至贵州东北境,北邻剑河,西及八寨,南迄广西北境。

  唐贞观三年(公元年)农历闰12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进贡,唐太宗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

  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在之后不久即向唐朝进贡。唐太宗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今贵州贵阳青岩)。

  西谢蛮首领叫谢汕,势力范围在琰州(今贵州镇宁),唐贞观中期被任为功州(今贵州修文)刺史。

  唐龙朔三年(公元年),矩州(今贵州贵阳)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唐开元十年(公元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逝世,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政权夺取。

  在随后的历史演绎中,三谢蛮逐渐融入汉族,如今,贵州谢氏大多为汉族,只有少部分融入布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谢沐,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壮族、瑶族主要居于中国广西、湖南等地。族中谢氏的来源,主要与秦、汉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密切关联,属于以居地名称汉化为氏。

  秦朝末期至两汉、南北朝时期,今湖南江永地区有谢水与沐水两支小河流,为春秋时期越国之地,古越人通称其为“小水”。在战国时期,楚国人霸其地,分称其为谢水、沐水。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在其地设置了谢沐县,县名就源自谢水与沐水,县治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上甘棠村。

  此后,故居于谢沐之地的武陵蛮(今瑶族)、乌浒蛮(今壮族)逐渐按汉俗以居地为姓氏,称谢氏、沐氏等,是壮族、瑶族中较早启用的汉姓之一。

  在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石灰窑村瑶族典籍《评皇券牒》中,记载有“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谢思宠”,可知当地瑶族中当时已经有了汉姓谢氏。在史籍《武岗州志》中也记载,当地瑶族主要居住在十三个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团和小麻溪团者皆有谢氏,为著名大族;广东连山县瑶族中有盘氏、赵氏、李氏、冯氏、邓氏、黄氏、谢氏、韦氏、覃氏等姓氏,其中的谢氏与韦氏、覃氏等姓氏,都是源于壮族,因入赘瑶族而来。

  此外,近代以来,一些瑶族人由广西南迁至今越南北部山区生息繁衍,自称为山瑶人,越南人则称其为山由人。这些瑶族人主要由八个大姓组成,其中之一便是谢氏,为大族,近年来与中国大陆过往十分密切。

第八个渊源:源于侗族,出自秦、汉之际西南地区三谢蛮,属于以族称汉化为氏。

  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隋、唐时期是东谢蛮的活动范围。

  东谢蛮的绝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但也有一少部分与西谢蛮部落的族人一起发展成为侗族,其中便有以族称“谢”为汉姓的族人。

  侗族谢氏族人主要居住于今湖南省的新晃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县、贵州省的玉屏县等地。新晃县侗族中,有杨氏、吴氏、姚氏、龙氏、谢氏五个著姓。

  在清高宗乾隆年间(公元~年),一部分谢氏侗族人北迁至今湖北省的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先后建造了十五座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飞山庙。

  在新迁的湖北地区,谢氏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第九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高车族直勒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唐书·谢偃传》中的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是卫州人(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今河南卫辉),他在隋朝时期担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公元年)应诏对策高第(考试成绩优秀),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谢偃以文学著名于当时。

  谢偃,祖先为高车民族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本姓直勒。在史籍《旧唐书》中说,谢偃的祖父叫直勒·孝政,在北齐政权中任散骑常侍,后改汉姓为谢氏。直勒氏,属于以贵族身份称谓为姓氏,原称“敕勒氏”。

  敕力氏,源出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的高车族。高车民族,是匈奴民族的近属分支,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朝时期称为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人、柔然人称其为敕勒,而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其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高车民族汉译音之对转。

  到公元五世纪时,被北魏王朝击败的数十万高车族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接受北魏王朝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逐渐融入鲜卑民族,而北魏王朝亦接受了高车民族“直勤”这一称谓,成为一种宗室贵族身份的代表,称作“直懃”。后高车族人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族人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逐渐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在北魏王朝时期,“直勤”代表了拓跋鲜卑的“种戚”身份,是指北魏神元帝拓拔·力微、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系的贵族身份。到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执政时期,拥有直勤身份的鲜卑拓拔部嫡系贵族还有很多,如使持节征东大将军(安定王)直勤伐伏玄、侍中尚书左仆射安西大将军(平北公)直勤美晨、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勃海王)直勤天赐、侍中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勤渴言侯、散骑常侍殿中尚书令安西将军(西阳王)直勤盖户千、使持节征南将军(京兆王)直勤子推、使持节征南大将军(宜阳王)直勤新成、侍中太尉征东大将军直勤驾头拔、侍中太尉(陇西王)直勤贺豆跋等等,直勤这一名号,涵盖了全部北魏王朝宗室的宗亲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直勤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北魏王朝空前强大,统治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地区。在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拓拔嫡系的直勤一系皆汉化改为元氏,另外还有一支出自虏镇东将军(武昌王)宜勒库莫提,改为奚氏,但没有汉姓谢氏。

  在谢偃的先祖直勒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一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氏。据史籍《魏书》和《高车传》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三年(公元年)农历11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北魏道武帝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以直勒孝政身份成为北魏王朝中的贵族,是北魏王朝中拥有直勤身份而非拓拔嫡系的特例之一。在史籍《周书》中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公元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期的人。

而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的及其后裔的世袭直勒孝政身份,是在北齐政权时期由北齐文宣帝高洋改为汉姓谢氏的,这个身份一直沿用到隋朝时期。

  按照高车族部落酋长世代相袭之惯,则谢偃之父与敕勒庆都是高车直利喝部酋长敕力犍的后裔,或许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汉姓为谢氏的直勒孝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当年率众降魏的敕力犍,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该支谢氏族人后在河南郡生息繁衍,融入汉族,亦成为河南谢氏中庞大的一支,史称河南谢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摆脱了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的控制后,归附于满清政权。清政府组建了蒙古八旗。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别速惕部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isu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

  ⑵.陈蒙古八旗萨拉氏一支祖上萨拉·白达色,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年)到辽宁丹东凤城牛庄落户,后取其名首字谐音汉字“白”为氏,萨拉·白达色的弟弟萨拉·黑达色则携眷至丹东岫岩地区落户,取汉字“谢”为氏,隶属于镶蓝旗蒙古。今后裔散居于岫岩哈达碑、偏岭、凤城大堡、石城、宽甸长甸等地。

  ⑶.巴尔虎旗蒙古中的谢京氏族,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谢”为氏。

  ⑷.蒙古兀良合部的锡勒朱徳氏族、哈日玛赤氏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谢氏、邢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Hala,汉义“头盔”,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专用于具有官身之萨察氏族人。

  ⑵.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⑶.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松氏等。

  ⑷.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锡尔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irhin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金氏等。

得姓始祖

  伯夷、申伯、谢孝政(直勒·孝政)。

迁徙分布

  谢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谢氏族人,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3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76%左右。

  谢氏人主要源于炎帝和黄帝,其中尤以自称源于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以姜为姓,尊其为祖先的谢氏人也被认为是姜姓后裔,并以此与源于黄帝之后的姬姓谢氏相区别。仅就姜姓谢氏而言,他们血缘先祖可考的历史大约以跟随炎帝参加与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败而被迫南迁安邑,殷商时期再次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经营成周,他们被迫再次南迁,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的两支谢氏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黄帝族兴起时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战时被彻底打败,部落从此分崩离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县一带(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在史籍《太平御览》第七卷、第九卷中引《归藏》曰:“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师,《世本》说“巫咸作筮”,《路史》说神农使巫咸主筮,与《归藏》参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战后,炎帝族不胜,巫咸即率余部西迁,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专事采药治病,继承发展炎帝的事业。由于其技艺世代相传,名闻遐迩,其居住的地区也被《山海经》等书称为巫咸国。

  据史籍《山海经》中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巫咸国民有操蛇而行的习惯,可见是一个与蛇有密切关系的部族。在史籍《帝王世纪》中明确记载:炎帝是一个感神龙而生的人,龙即是蛇,说明巫咸国与炎帝有渊源关系,更可证巫咸国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流派,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氏人。据史籍《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爰在药。”这段记载意思是说,灵山上出产草药,巫谢等常在此采药。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这是一段对谢氏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商朝中宗时期(公元前~前年),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其后代便被誉为“神巫”,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1.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温县),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洛阳),成为炎帝的谢氏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西,据史籍《山海经》记载: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郭朴注“谢”曰:“音谢。”是谢水又作谢水。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它在一年中已经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但当年的谢氏先祖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在史籍《水经》中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籍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泚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白马寺),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据史籍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十五公里。由此往东至圃田(今河南郑州),西至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据史籍《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二千五百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而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接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2.先秦、晋时期: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公元前~前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让他在这里建立一个诸侯国。从此,谢人成了中国的臣民。申伯之名最早见于《诗》,生平、来源已大多不可考知。《史记》中说,虞夏之际,曾封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据此可以推断申伯的祖先可能与四岳有关。四岳在尧舜时是四方部落的首领之一,他在《元和姓纂》第三卷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说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史籍《元和姓纂》中还说“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说的申伯。由此可以认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个先祖。

  申伯因有周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谢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周宣王不仅亲自为他选定封地,派召公等人为他准备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赏赐给他车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亲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郧(今陕西眉县)为他设宴饯行。申伯因有这样的荣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谢邑就任。至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年)的时候,又率“南国之师”随宣王北伐姜姓之戎。

  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其后又嫁女与周宣王之子周幽王,生太子宜臼。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至公元前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氏人。故史籍《元和姓纂》中称:“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在史籍《姓氏急就章》中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今天谢氏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

  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谢邑外迁的人中,有一些人东迁到今淮河与泖水相交的东南部一带。后人因他们迁居于此,也把这里称做谢城或谢邑,年3月河南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当年谢人铸造和使用的器皿。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佳系仲榭子用”。铭文中的“榭”字即谢字,说(明)谢人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清一统志》记载,河南罗山县西北十五公里有谢城,在淮河之南,泖河东北。清朝的罗山县今名依旧,谢城当在该县尤店乡西围孜与罗围子两村之间。这里西距信阳市坟扒村不远,显然是当年谢人迁到这里后的一个活动中心。

  留在申国的谢人在东周初年又有一次迁徙记录,不过这次是属于追随申国贵族而来。如史籍记载,申侯在西周末年联合其他国家灭亡西周,拥周平王建立东周,还把周朝国都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洛邑。为了加强对周平王的控制,又派军队屯驻在洛邑东郊。这时是申国最强盛的时候。与此同时,又在南方发展势力,攻占淮水上游诸小国土地,派亲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国。于是在申国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谢邑、谢城、申国。乾隆《信阳县志》:“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传都是当年申国人和谢人迁徙之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河南信阳北三十公里的长台关一带的古城址中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器及其他文物,证明当时确有申国移民居住。而信阳在北周以后称申州,颜师古等人都认为“古者申与信同”,可知二者有渊源关系。

  申国谢邑在被楚国灭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外,大多被作为战俘迁到淮河上、中游。他们中属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谢以纪念故国,而谢人则仍以谢为姓。又过了百余年,楚国与吴国在淮河流域争霸,楚灵王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便把他们与许、胡、沈、道、房等国遗民一起,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从此,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灭申谢后,被迫南迁的谢人有一些摆脱楚人的控制,继续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朝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此后便在这里设谢沐县。《水经注》中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出谢沐县,西北经观阳县西。汉朝的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谢沐则在该县西南十三公里处。

  南迁荆山的谢人中,约在战国时期,还有一支西迁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为那里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大多与迁居荆山的谢氏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氏人有关。

  谢氏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向外迁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迁居今信阳地区及向东北方向迁居今太康县。信阳、罗山以及汝南,都是谢氏先民聚居之地。太康谢氏,也是在秦汉以前迁入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谢氏在申国故地得姓,后来随着申国被楚国灭亡,便开始了被动或主动的迁徙过程。其中大部分人被迁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其后因楚国与吴国在这里争霸,~楚灵王又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亦即楚国的国都附近。此后,这部分人便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在南方各地的迁徙。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国时期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朝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不久便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今湖南江永)。又如另一支谢氏人在战国末年西迁到重庆涪陵,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氏人,除一些与前述被迁往越国的谢氏人有关外,又与迁居荆山的谢氏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氏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氏人有关。至两晋十六国时,以陈郡阳夏谢氏为代表的谢氏人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原分为南北的谢氏人因而获得了新的交流。隋唐以后,全国一统,谢氏无论南北,合而为一,顽强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著名姓族。

  春秋后期,鲁国有成大夫谢息,说明在此以前已有谢氏迁入今山东省。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年)楚灵王为防止灭国遗民被吴国勾引起来叛乱,强迫迁徙申国及许、胡、沈等国遗民于荆山(今湖北南漳),其中便有以邑为氏的谢氏人。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谢氏迁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三公里处,因这里是谢氏聚居点,西汉在此置谢沐县,一直延续至隋朝。大约在战国时期,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东晋人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记载:“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来化镇),其人性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于此可知,涪陵谢氏有一支于汉朝西迁至蜀郡;至晋初,蜀郡谢氏又有一支北迁至陕西渭南。《华阳国志》记载“永昌郡”大姓有陈、赵、谢、杨;《校补图注》称这四姓皆中原旧姓。永昌郡系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治所在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村),说明涪陵谢氏有一支于东汉时向西南迁移至今云南省。该志还在牂牁郡下记载:“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引文中的牂牁郡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置,治所在故且兰县(今贵州凯里);“功曹”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的政务;“世祖:”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番禺”即今广东广州。史籍称谢暹是牂牁郡人,说明西汉时已有谢氏迁徙到今贵州省,这支谢氏当系涪陵谢氏南迁的一支,他们居住在贵州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酋长,后形成东谢蛮、南谢蛮和西谢蛮。

  汉朝至晋朝,谢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繁衍外,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谢氏,有的直接从祖根地迁入,有的则是间接而来,他们植根于江南,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汉时有谢氏改为射姓者。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字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射登、射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历史上谢氏的迁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有被动迁移和积极迁徙等多种形式。比较积极的因素有: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为了仕宦的方便,举家向做官的地方迁徙,进而留居在那里;或者因功高受封而迁居受封之地。另外,读书人四处求学和商人们的各地贸易,也有定居他乡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较被动的因素有:国家灭亡、民族矛盾加剧、战乱、灾荒等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当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场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误而家族受累发配远方,因与邻里结仇而迁徙相避等,也是谢氏人小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至于因家族势力发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庄另居,或者为改变生活环境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徙,在历史上也是时有发生的。

  回顾中国的民族发展史,一些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谢氏大规模迁徙的直接原因。如自春秋战国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总不间断,这些战争又往往同旱涝灾荒相交织,其结果无疑会引起谢氏人的迁徙和避难。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和三国时的战争,两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后的大征发、大迁徙和隋唐之际的战乱,唐末及五代十国的纷争,北宋末年的战乱及宋朝廷的大规模南迁,宋与辽夏金等政权的对峙,元末明末大战乱,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导致和形成了大规模的民众迁徙。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汉族政权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取代时,移民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几乎可以波及到举国上下所有的地区。因此,在上述大的历史背景下,谢氏人出于主动或被动,内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便有了难以数计的迁移运动,从而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具体到谢氏人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迁徙活动,我们根据史传和家谱,还是可以得知一些的。如陈郡阳夏谢氏的第二代人谢衡,虽然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但在西晋末年因避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至他儿子谢鲲时又一度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谢鲲弟谢裒,则因出任吴国内史而居于吴(今江苏苏州)。谢裒子谢奕,则又在担任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令时迁居剡县。此后,这支谢氏人便分布在这一地区,并在上虞(今浙江上虞)和始宁形成两大居住中心,一直绵延至今。宋朝时,谢衡三十二世孙谢波迁居会稽漫池,三十三世孙谢某居水沟营,三十七世孙谢善观居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此前,在唐僖宗时,谢衡的后人中还有一支迁居江西鄂都,数传至谢新,元朝时任梅州令(今广东梅州),徙家于此,被后人尊为梅州派开基祖。此外,由于这支谢氏人进一步分衍的缘故,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还被尊为这些新支派的祖先。如由于谢衡始迁会稽,便被尊为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五世孙谢肇被尊为稽金公支派始祖;四十世孙谢枋得被尊为叠山派始祖,等等。又如会稽山阴谢夷吾的后代在唐朝时有人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这些地区。

3.唐、宋时期:

  唐朝至宋朝,由于朝廷调遣、征战、兵燹等原因,中原地区几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闽越地区大移民,居住在谢氏祖根地河南的谢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乡,为害百姓。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人(今河南固始)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三千六百名、战将一百二十三员入闽平乱;后又派陈政的两个哥哥率领一批军校前往增援,陈政之母魏氏带着陈政之子陈元光随军前往。陈政的两个哥哥及陈政先后病亡,二十一岁的陈元光于唐仪凤二年(公元年)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征战,平定了局势,进行了一番建设,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共六十四姓约七千多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当时迁闽的家属有四百余户四十姓,其中即有谢氏。

  唐朝末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审潮(王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参加义军,公元年至漳州,杀王绪,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公元年王潮死,其弟王审知继任,尽有今福建之地,公元年被后梁封为闽王。在河南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有二十七姓约五千人,其中即有谢氏军校。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氏有谢彦时(谢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阿,生子雍,弃官居石床。”连江龙山谢氏谱称:“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还显示,唐朝谢氏除了随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闽者外,还有因任官、避乱等而迁往福建的。入闽时间最早者是谢成。古田石床《谢族家谱》云:“成公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公元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第二位是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善宰。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云:“灵云生凤,凤生超宗,超宗八传到令淮,唐朝时官居散骑常侍,出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节度使。唐圣历戊戌(公元年)为避李奇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一百二十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江西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福建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

  谢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是闽西一大派系。第三位是霞浦麦山始祖谢文仕。谱载:“文仕公号闽峰,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公元年)特授光禄大夫,受兵部尚书职,至大中己卯十三年(公元年)辞职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寻至福宁麦山下埔樟澳开基。”谢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第四位是谢十八。惠安东园《谢氏族谱》云:“谢十八,名讳失传,据称,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年)因避黄巢乱而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第五位是谢滔。南安东门《谢氏族谱》云:“谢滔字国珍,唐僖宗文德六年(公元年)进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黄巢乱于闽之泉州、晋江。”谢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第六位是东汉山阴人谢夷吾的三十三世孙谢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韵州刺史,闽粤卒叛,复提兵剿平,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一等检校、户部尚书,生子孙遂居福建,其曾孙谢贞吉迁福建邵武乌州”。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安世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公元年)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续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谢荫隆的后裔,今分布于闽北三明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4.两宋时期:

  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氏人。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抢掠大批珍宝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公元年农历5月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同年农历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迁扬州,又逃到镇江,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这一时期,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是到江浙一带,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在这批大迁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谢氏人,其中有史籍记载的是谢克家。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宋绍圣四年(公元年)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朝时期,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据谢氏《报德堂谱》称:谢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溪,生子十一郎,宋建隆二年(公元年)迁连城曲溪口,复迁上杭州谢峰溪。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龙岩、连城、上杭、漳州、泉州及粤东等地。宋孝宗淳熙年间,谢均兰由固始迁永定山前。宋理宗时礼部尚书谢宗贺之子谢琚,知邵武府事,遂在福建定居。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谢星,字林寿,因不顺从权贵被贬玉融州(今福建福清),致仕后隐居于平潭君山岚下村,其后裔称“东岚谢”,分迁于漳州、泉州、长乐、闽侯、福清等地。还有谢受甫,字玉贤,宋末由江西洪都迁顺昌水南。

  谢氏经过多次迁徙、繁衍,至宋朝,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区都有许多谢氏聚居点。谢氏在南迁的同时,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朝,已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北省及东北的一些地区也都有谢氏的聚居点。

  唐朝时,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生息繁衍,有些也生活在中原各地,从而在分布上与以前相比更为广泛。另据唐朝史籍《贞观八年条举世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世族谱》、《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这一时期的谢氏主要有会稽和陈留两大望族,各以谢夷吾和谢缵为祖先,说明上述两支谢氏人在汉魏南北朝以后仍在顽强发展。不过,据《唐书》记载,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有九十九姓、二百三十七望、三百六十九人出任宰相,但没有一人源于谢氏,说(明)谢氏人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与此前两个时期相比已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与唐朝或隋唐五代时期的谢氏有所不同,宋朝或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谢氏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谢氏的知名人物,仅见于正史的就有谢文节、谢元壤、谢方叔、谢谔、谢麟、谢德权、谢皋、谢绛、谢淳、谢良佐、谢泌、谢涛、谢深甫、谢枋得、谢崇平、谢景温、谢贝见、谢炎等数人,见于其他记载的又有谢茂希、谢伯景、谢履、谢伯宜、谢词、谢允昌、谢季成、谢皓、谢文龙、谢湜、谢升、谢黻、谢佃、谢安时、谢潜、谢举廉、谢逸、谢薖、谢如意、谢洪、谢发、谢勋、谢孚、谢英、谢孝义、谢师稷、谢汝明、谢公旦、谢梦生、谢子强、谢斑、谢升贤、谢应瑞、谢堂、谢昌元、谢徽明、谢翱等人,与唐朝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在血缘上大多是或自称是谢夷吾、谢缵的后代,在籍贯上除传统的会稽、陈留两郡及所属各县外,又有福州、富阳、龙溪、资州、歙、嘉兴、晋江、光泽、惠安、寿春、金堂、许州、政和、新喻、临川、开封、资阳、颍昌、丰州、长溪、仙游、遂宁、弋阳、天台、泉州、永嘉、当阳、祁门、建宁、瓯宁、邵武、武宣、长汀、永康、咸州、浏阳、建安、宁乡、临海、崇仁等地,若以当代行政区划分则是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最多,反映了它在祖居地和新住地共同发展且以东南各省为中心的基本规律。

  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谢氏,其基本特点正如以上所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发掘其中的特殊性,便会发现其最为知名的人物应是唐朝的谢偃、谢肇,宋朝的谢涛、谢良佐、谢逸、谢翱、谢枋得、谢深甫,以及宋理宗谢皇后等人。诸人所在的谢氏家族,如卫州谢氏、江西兴国谢氏、浙江富阳谢氏、寿春上蔡谢氏、临川谢氏、长溪谢氏、信州弋阳谢氏、台州临海谢氏等无疑也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当然,由于在宋朝以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许多谢氏人也像其他姓氏的人一样编修了自己的家谱,并在其中记录了自己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使我们能够得以从另一个方面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记录在家谱中的谢氏家族当然也不乏影响重大者,其中如先后居住在仙游、莆田、潮州一带的宋会稽知府谢斯立、潮州总管谢升一等人所在的家族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5.元朝时期:

  宋朝以后,元朝时期,谢氏的发展再度陷于沉寂。在此之前的金朝中,曾有谢库德、谢夷保和谢里忽三人名载史籍,但他们大抵有另外的血统来源,或者直接是少数民族姓名的汉字译音,与其他朝代中的大多数谢氏名人并无相同之处。这种情况大约开启了这一时期谢氏的新的先河,所以到元朝以后的谢氏名人,见于史籍记载的也只有谢让、谢端、谢一鲁、谢伸温和谢睦欢等人,即使加上见于其他书中的谢景章、谢俊民、谢晖等著名人物,其总体数量也依然难以与此前的宋朝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倒与唐朝有相似之处,说明谢氏在发展中,于这一时期曾呈现了波浪式的规律,其巅峰是在宋朝,而唐朝和元朝都是其低潮时期。

  另外,从历史上一些谢氏名人的籍贯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分布特点。如东周时期的谢息是鲁国人,生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西汉时的谢殷封章乡侯,居住地在今湖北荆门西;后汉时的谢甄是汝南召陵人,其地在今河南郾城东;谢弼是东郡武阳人,其地即今山东莘县;谢该是南阳章陵人,居住地在今湖北枣阳南;谢夷吾是会稽山阴人,其地即今浙江绍兴;两晋南北朝时的谢衡、谢安、谢万、谢灵运等都是陈郡阳夏人,其地即今河南太康;唐朝的谢偃是卫州卫人,其地即今河南浚县;五代时的谢瞳、谢文节都是今福建福州人;宋朝的谢涛、谢绛是富阳人,其地今属浙江;谢履是福建惠安人,谢季成是福建晋江人,谢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谢勋是福建建安人,谢谔是临江新喻人(今江西新余),谢方叔是威州人(今四川理县),谢折贤是福建仙游人,谢翱是福建蒲城人,谢枋得是江西弋阳人,谢深甫是台州临海人(今浙江台州);元朝谢让是颍昌人(今河南许昌),谢应芳是江苏武进入;明朝谢徽是长州人(今江苏苏州),谢肃是浙江上虞人,谢琏是福建龙溪人,谢绶是山东乐安人,谢铎是安徽太平人,谢迁是浙江余姚人,谢榛是山东临清人,谢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谢杰是福建长乐人;清朝的谢济世是广西全州人,谢清高是广东嘉应人(今广东梅州),谢升是山东德州人,谢墉是浙江嘉善人,谢朝恩是四川华阳人,谢家福是江苏吴县人,谢宝胜是安徽寿州人,谢启昆是江西南康人,谢家乐是浙江钱塘人。

  在东周至清朝期间,谢氏人的分布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而且相继到达今天的河南、湖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四川、陕西、河北等地,说明这些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是谢氏人的分布中心。当代谢氏分布特点表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6.迁居台、港、澳:

  在台湾,谢氏是位居第十三位的大姓。

  台湾本省人中的谢姓人士,多是魏晋衣冠南渡迁居华南的陈郡谢氏后裔,及唐、宋以后由华北入闽的谢氏后裔。

  台湾原住民中,有平埔族因汉化而改为谢姓的。年国民党政府来台以后,也有高山族改为谢姓。

  魏晋时迁居华南的陈郡谢氏,一部份辗转由会稽来到了闽南泉州、漳州,最后移居台湾。

  《台湾省通志》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年),光州固始军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卅四姓世族、军民入闽,固始县令谢之郡等谢姓人士即在其中。

  《清溪尤俊谢氏族谱》记载:“固始县令谢之郡,与王审知、吴祭等入闽,经漳州抵泉州,并定居泉州。”《清溪厚安谢氏宗谱》记载:“予家祖自光州固始,以五季梁开平间从王审知入闽,始迁泉州之属安溪永安里东皋居焉。”

  在泉州拓垦的谢氏,是著名望族,相当显赫,在宋仁宗皇祐元年(年),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被赐与紫金鱼带,人称其家族为“金鱼谢氏”或“金鱼世第”。安溪等地谢氏不少人为“金鱼谢氏”的后裔,后来一部分人迁居台湾、南洋等地。

  宋朝忠臣谢枋得有子谢寄孝,其后人进入泉州、漳州等地拓垦,后来也逐渐移往海外、台湾等地。

  明熹宗天启年间(公元~1年)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与颜思齐设寨于笨港(今台湾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渡海到台湾垦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谢氏人加入拓垦行列,成为最早入台的谢氏移民。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廷平郡王,率领将士数万人入台,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于清康熙元年国怀抱。郑成功的部下有个谢贤,任工官,还有个谢岩,任州官,他们二人于公元年前后到达台湾,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谢氏人。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逝,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清康熙十九年(公元年)郑氏父子主台期间,闽、粤人大批徙居台湾,其中有谢某徙居今台南市,逝世后葬在新丰区埤仔头。还有一位谢氏人,来台后辗转定居于现在的桃园市。

  清朝政府领有台湾后,谢氏入台者络”绎不绝。有文献记载的谢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动即有将近二十起。例如: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年),有一谢氏人与黄、冯、邱诸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课碑。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年),朱一贵领导台湾农民起义时,有广东籍移民谢必凤及其家族,协助清朝官兵平乱。

  清康熙年间,有一位谢氏移民,到达大若榔西堡的学甲庄开垦。

  清康熙末年,有谢、蔡、杜、陈四姓人合垦今苗栗县后龙镇。

  清乾隆元年(公元年),泉州人谢榜进入现在台北县林口乡嘉宝树的宝斗厝坑开垦。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年),谢俊元捐建麻豆镇北极殿的齐房。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年),谢启湖与洪、邱、杜、余等姓人,修建水堀头桥。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年),谢尚赐与乡人邓、赖、曾、邱等姓,设置里港天后宫的义渡。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有谢朝及谢夸、谢标、谢建、谢群、谢钦先后携眷渡台,居住在彰化县二林堡路上厝乡,以务农为生。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年),谢明显居住于麻豆保虞朝庄,与庄民同立武庙香灯禁碑。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谢章和与其他姓的人,呈请官府严禁棍徒诬控。

  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年),谢荃观将其父所遗水田一丘(在大加腊中心庄),出典于邱鲁士。

  清乾隆年间,谢秀川由桃园入垦大岭(王献岭);泉州人谢友远,与陈振声到达台北县石碇乡的鹿窟村路开垦。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年),谢翏与杨启元等人,合建东螺西堡的北斗街。

  清嘉庆末年,谢品八垦水底村中三股。

  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谢氏人,基本上全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沿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自称是叠山公(南宋末期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后裔。近现代,谢氏入台人数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年台湾光复后,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谢。三百八十多年来,谢氏在台湾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是全台湾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势众,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莲、澎湖、南段等市、县还建立有谢氏宗亲会。

  至于在香港和澳门,也有不少谢氏人居住。他们大多是历史亡的广东谢氏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客家人。当然,在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谢氏人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进一步扩大了谢氏人在这里的队伍。另外,他们也像生活在台湾的谢氏人一样,活跃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并且为了加强同姓宗亲之间的联系,还成立有谢氏宗亲会,并与总部设在台湾的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8.移居海外: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谢氏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谢氏徙居海外,除了南宋时的谢升卿改姓名为陈日(日巨火)迁往安南(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最早始于明朝。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年)汀州人(今福建长汀)谢文彬,因取盐下海,飘泊至暹罗国(今泰国),留居该国,官至坤岳(学士)。明宋神宗万历庚子年(公元年)福建厦门海沧谢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谋生。清朝至近现代,有更多的谢氏人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历尽艰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谋生求发展。多数是从台湾出发,也有直接从大陆迁往海外的,移民的目标主要是东南亚,也有到亚洲其他地区及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的。现主要分布在亚洲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韩国、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越南、缅甸、印度,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巴拿马、苏里南,欧洲法国、英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侨居海外的谢氏,为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泰国有谢易初、谢国民、谢慧如、谢枢泗、谢其昌、谢伯诚等。谢易初,祖籍广东省潮汕澄海县外砂区蓬中乡,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其弟谢少飞在泰国建立卜蜂集团,以饲料及养殖业起家,至五十年代逐渐成型。目前,卜蜂集团的负责人是谢易初的四儿子谢国民,业务有农业、工业、水产养殖、种子及化工产品、外贸、房地产开发、服务、石油化工、机动车制造、电话及卫星通讯服务等九大系统,拥有的公司超过四百家,遍布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土耳其、印尼等地。其中,在中国所设立的合资及独资企业超过七十家,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四十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谢国民的财富约六十亿美元,在世界华人“五十位超级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位。谢慧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官塘镇实湖,十四岁赴泰国打工,后创办泰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年时拥有财富约十亿美元,年八十三岁时逝世。他不仅是泰国屈指可数的富侨,而且是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泰国及故国桑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捐献,每年以千万计,曾获泰皇御赐四等皇冠勋章。谢枢泗是著名实业家,曾被泰皇赐封男爵,并获白象勋章。谢其昌为和艾市前市长。谢伯诚是著名的儒家哲学士。

  印度尼西亚有谢桂芳、谢建隆、谢建智、谢建友等。谢桂芳为嘉应州人(今广东梅州),曾任兰芳共和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第八任大总统。谢建隆,祖籍福建省,出生在西爪哇马札琅卡,青年时期曾以修补车胎为业,做废纸生意,年与弟弟建智、建友等开设了阿斯特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汽水、香茅油及农产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从事汽车买卖,并在印尼装配日本汽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汽车装配商。由于其长子谢重生经营不当,曾造成十三亿美元的损失,但现在谢建隆的财富仍超过十亿美元,是世界华人亿万富豪之一。有著名学者谢益谦、旧金山华人权益促进会执行主席谢国器等。澳大利亚有飞艇发明家谢缵泰,祖籍广东开平。苏里南有财政部长谢欣。

  从大陆迁往海外各地的谢氏人,当初在国内的时候有同宗共族的人安排一切,一旦远离宗族,客居他乡,方才体会到亲情的重要。于是,来自各地、本非同宗的谢氏人,基于血浓于水,又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共同感受和同宗族谊的亲切感,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宗亲联谊团体,藉以作为彼此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合作团结的手段,共谋宗亲间的福利。

  谢氏宗亲联谊会,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四十多个。其中如新加坡南洋谢氏总会创办于年,至今已有六十三年的历史。在年10月15日该会在新加坡海京海上大酒楼,举行了纪念总会成立六十周年暨互助部成立三十七周年纪念大会,会后还出版了纪芯特刊。再如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下辖合艾等宗亲分会,年10月派团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谢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两年后又承办了第四届恳亲大会。此外又有旧金山谢氏宗亲会,加拿大多伦多谢氏宗亲会,三藩市谢氏宗亲会,马来西亚谢氏联宗总会,香港谢氏宗亲会以及台湾北县、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台东、花莲、基隆等地的宗亲会等。在此基础上,由香港宗亲会和三藩宗亲会联合倡议,年8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在旧金山宣布成立,随后召开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其后,在年10月、年10月和年10月又分别在台北和旧金山召开了第二至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年的大会上确定大会会址设在台剑匕,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聘任谢东闵为名誉会长。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又决定创刊《世界谢氏通讯》、设立海外青少年宗亲回国求学奖助金、聘请各地热心宗族事务者执任总会荣誉职务、组织谢氏源流研究会、统一制定会徽、协助各地成立宗亲分会、编印谢氏历代文献等。总会会址在台北市阳明山谢氏大宗祠,亦即台北市士林区岭头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

  此外,世界性的谢氏宗亲联谊组织还有:世界谢氏恳亲大会、世界昭伦宗亲恳亲大会、全球谢氏宗亲总会,等等。

9.现代分布:

  据有关资料显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谢氏人较多。这四省谢氏人合计,约占全国谢氏人口的45%。谢氏祖根地河南唐河、南阳二县(市),谢氏共有聚族群三十余个,三千余户,一万四千余人。

  谢氏大多数为汉族,但也分布于壮、侗、瑶、白、苗、黎、彝、回、满、土、畲、布依、仫佬、仡佬、土家、朝鲜、蒙古等民族及台湾土著中。其中,白、壮、侗、布依族谢氏,系由谢蛮融入形成;瑶族谢氏,有部分系湘南汉族谢氏男子入赘瑶族,所生子女便继承父姓而为谢氏,还有一部分系由壮族谢氏融入形成;畲族谢氏,系原居于广东的瑶人,东迁至福建漳平县谢畲演化而成;仡佬谢氏,系由其他族谢氏久与仡佬族杂居而逐渐融入仡佬族,主要散居于湘西。至清朝末期,多数演变成汉族,有的则成为苗族;满族谢氏,世居辽东,有满洲的汉族谢氏融入满族形成的,也有满族多字姓改为单字谢氏的;土族谢氏,系由谢加氏简化而成。

  谢氏还是客家十大姓之一。“客家”是汉族一个特殊的民系,形成于公元四世纪初至十三世纪末。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接连发生战乱,一部分汉人因避难南徙渡江,至唐末及南宋末,中原汉人又大批过江南下。这些汉人,经多次迁徙,辗转至赣、闽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些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以广东东部的梅州、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市县最为集中,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福建、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及欧美一些地区。他们的语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原古音韵,称为“客家话”。

  到了当代,谢氏人的分布呈现出更加广泛的趋势。目前谢氏在全国的数量已有数百万之多,占全国大姓中的第二十四位。在分布上,除已遍布于各省以外,在南方各省尤其人口众多。当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所致,谢氏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人口也是有多寡之别的。全国人口普查中的部分省市的谢氏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显示,谢氏的人口分布就有南方较多、北方较少的分布规律。具体说来,在被抽样调查的全部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人口总数的0.%,在所调查姓氏中位居第二十九位。如果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被调查的北京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人数的0.%,位居北京大姓的第二十五位;在被调查的上海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位居上海大姓的第四十九位;在陕西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位居陕西大姓第六十位;在辽宁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位居辽宁大姓的第二十九位;在四川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1.%,位居四川大姓的第二十二位;在广东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位居广东大姓的第三十三位;在福建人中,谢氏人口占被调查总数的0.%,位居福建大姓的第二十三位。

字辈排行

福建院內谢氏字辈:“立德以希聖賢,睦族必由仁讓,子孫訓其成式,孝友乃振家聲”。

福建闽侯谢氏字辈:“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福建惠安谢氏字辈:“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谨希顺志兴发庆友双和平济世忠孝传家”。

福建宁化谢氏字辈:“文得子宗宇乔宸祥宪朝显世贤逢良士应时起荣华望日崇”。

福建漳浦谢氏字辈:“恩庆为良才东山久万锦文锡世道永汝时孔敏达宝树成瑞连江左声名远南邦德泽长还基承继绍百代盛流芳”。

台湾叠山公派谢氏字辈:“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台湾兴公谢氏字辈:“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台湾宏献公派谢氏字辈:“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湖南浏阳各支谢氏字辈:

谢奕汉聪房支派:“道学应时起英才待日登金兰发秋秀玉树占春先德厚辉光远恩深嗣绪绵”;

谢奕俊浩房支派:“世上启程梅仕贤声必开仁让恢先绪谦恭拔美才”;

谢奕成报(杰)房支派:“洪永承先志家传复旺声义方长启盛贞利日怀清”;

谢据成福房支派:“成元朝起毓求文清陞碧章焕永用明庭家馀善庆国普深仁”;

谢据达生房支派:“孔佳周海眷京长衡祥芳大德光前烈永远绍书香”;

谢据子野房支派:“兆凤祥耀昌绪长奕世芳大德光前烈永远绍书香”;

谢据达传房支派:“继永得仲友时裿达仕兴文章华尚国世代沐恩深”;

谢安立纪房支派:“君正天心顺世代献朝廷文章先耀达诗书起贤英”;

谢安华远房支派:“偲锡福生久如升新碧天方来中立定其珍起发先”;

谢安居俊(焕)房支派:“居振沐廷钦荣兴朝大清文贤俊德显定作万堂春”;

谢安日高房支派:“思奇敬锡乔生九如陞新维命福善积储”;

谢安天锡房支派:“天达志玉荣生九如陞新维命福善积储”;

谢安旻房支派:“成元士文章生玉润家声凤麟赓济美兰桂远传芬”;

谢安法宁房支派:“尚铉昆子奕世荣昌忠和永远兰桂传香广德发达华彩名扬加声有锦万正星良”;

谢安大五房支派:“清逢希晋朝奕世绍书香传家惟孝友报国本文章”;

谢安良善房梓兰支派:“启伯昇忠厚文显国光华英贤隆上品俊德耀名家”;

谢安良善房学谕支派:“元才耀西晋科发显东京道德能济世性善建嘉贞”;

谢安怀善房乐勤支派:“采展耀西东文章五凤风声华希祖德事业焕宗功”;

谢安怀善房乐敏支派:“道学传宗祖名贤光万邦芳兰锺秀瑞贵显定荣昌”;

谢安法强房世还支派:“文廷仕朝盛世富永兴隆传家惟忠厚学业必恢宏”;

谢安燕诒房支派:“清正朝能举恢先绍晋芳允恭应克让忠信颂声长”;

谢安荣贵房支派:“建登瑞贤文芳名德世有英才大运宏开”;

谢安天佑房支派:“佑通宗昌志日存英元策士上生仁锡正景贤光先绪传家世代启书绅”;

谢安均玉房支派:“开万兴东福声名日久长忠厚传家宝世代衍书香”;

谢安念二郎支派:“贤声远达福禄悠长家有馀庆世代荣昌”;

谢安益进房支派:“存东增和才德兆兴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益达房支派:“伯献列国才能优长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益捷房支派:“伯辉光华家有善庆聪听彝训远绍书香欣逢景运大振纲常望隆士庶名显朝堂”;

谢安子乐房支派:“明廷联尚献盛德耀文昌声华光裕日科甲振宗祊”。

湖南浏阳谢氏通派字辈:“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冠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美遐迩壹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湖南宁新谢氏字辈:“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

湖北枣阳谢氏字辈:“立修怀德远伦正泽会长学典定中道运开永克昌”。

湖北随州谢氏字辈:“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家泽永远”。

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谢氏字辈:“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河南谢氏一支字辈:“两本洪洞绵世泽东迁永邑振家声”。

四川荣县谢氏字辈:“永世仁德茂久远益传芳敏达英才显琼琳佩玉堂”。

四川岳池谢氏字辈:“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

广东谢氏一支字辈:“士崇文学道德才华曰圣维彦汝克绍嘉应元启裔宏宗世遐”。

江西弋东谢氏字辈:“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广西横县谢氏字辈:“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江浙长江一带建宁迁来谢氏字辈:“希君永应日晋朝家风振明世祖泽长人才常蔚起仕绩庆繁昌。”

陕西谢氏一支字辈:“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贤承先德宏业绍凤鸣经国继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开景远启秀庆隆平”。

谢氏一支字辈:“良士先学书英家善治铸维国建成安春唤俊柏树忠义传芳远民勇全新富守本庆振兴荣华顺天孚”。

典故、趣事

谢公屐:南朝宋康乐侯谢灵运喜游名山大川,穿带齿木鞋。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作些改进,将死齿改为活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可以省却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在西晋以前,男女除穿履(单底布鞋)、舄(复底布鞋)、长靿靴(长筒靴)外,还盛行穿木屐。为了表示男女有别,将男用木屐做成方头,女屐做成圆头。西晋以后,男女混一,皆穿方头木屐。名士阮孚素好木屐,曾对人修屐,喟叹一生不知要穿坏几双;谢安指挥钥巴水作战,也穿木屐,得知前方获胜后,高兴得把鞋齿都折断。但他所穿的肯定还是死齿屐,因为如果可以拆装自如,哪里还有折断之理。所以,活动齿木屐的发明权无疑是属于谢灵运的。由于他的爵位本是康乐公,人宋后才降为康乐侯,因此,人们多沿用旧习,称他为谢公;而他发明的活齿屐,也被称为谢公屐。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白梯。”

“千金”的来历:南朝梁司徒谢肋幼聪慧,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十岁时便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后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但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谢肋被称为“干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况且,其基本含义也与当年谢庄夸赞谢肚时大致相同。

内举不避亲:晋太傅谢安初执掌朝纲时,苦于朝廷积贫积弱,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捍卫朝廷,便有意组织一支军队来。但由于有许多国家大事需要处理,他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而不投入全部精力,又难以实现这一目的。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此事交给一个得力的人去办理。当时的朝中,文武将官不谓不多,但真正能胜任此职的,只有他侄儿谢玄一人。但任用亲族,自古多忌,“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若不用他,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他最后打定主意:为了国家,不顾众议,只用谢玄。谢玄后来果然不负重托。他首先从流民中招募最骁勇的人充当士兵,然后又从士兵中挑选良将,组成一支全新的军队。后来又经过数年的严格训练,使它真正达到了坚无不摧、战无不捷、百战百胜的程度,出色地完成了组建新军的任务。接着便发生了淝水大战。战前,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再一次违众举亲,用弟谢石担任前线大都督,侄谢玄任前锋,生子谢琰任前锋中前锋。战争打响后,谢琰首立战功,谢玄、谢石也相继告捷。故史书说,前秦之败也,“成于玄、琰,然后时实为都督焉”。这其实也是谢安“内举不避亲”政策的胜利。谢安能以大局为重,任人唯贤,不以亲故论英雄,在当时实为惊人之举。就连他的政敌郗超也佩服他的这种魄力,说:“安违众举亲,明也。”

拒淫示淫过,一门俱显贵:谢迁,明朝余姚人。少年时应聘于毗陵郡(今江苏武进)富户任家教;富家女儿见谢迁少年博学,举止优雅,而有爱慕之意。有一次趁父母外出时,到谢迁住处,细诉自己仰慕之情。谢迁面对着这么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访,而且主动向自己表达心意,他不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严肃的劝导少女:“女子未嫁,应当洁身自爱、举止庄重;你单独来找我,一来:落人你父母家教不严之口实;二来:若遇轻狂男子,使你丧贞失节,更将终生蒙垢、受人轻视,父母及夫家都无颜面。好男子内心尊重、敬爱的是端庄贤淑的女子,而不是轻佻、率性而为的人。请你快回去,今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富家女听了,猛然醒悟,幸亏谢迁是正人君子,自己才未受轻薄;但想到自己的轻率让人误解,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掩面而去。谢迁第二天就向富家辞职归返。

桃红柳绿:出自谢尚所作乐府诗《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据《乐府广题》载,谢尚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时,曾于酒楼上据胡床衣紫罗襦弹琵琶作《大道曲》,往来路人都不知道他是位列三公,出镇一方的将军。谢尚善吹笛,曾于牛渚月夜于江中吹笛以和袁宏咏史诗,《对韵全璧续编》有云:“牛渚矶头,谢尚细吹玉笛;含章檐下,寿阳初试梅妆。”将此事与寿阳公主始兴梅花妆并列。史载谢尚善为鸲鹆舞,李白有诗《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云:“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牛渚怀谢亭、祠和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此古今四座建筑均为纪念谢尚于牛渚采石之时发现并赏识了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寒士袁宏而建。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就是将自己比作袁宏,而叹息当世无如谢尚那样的名士能发现并赏识自己。

谢灵运体:公元~年,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著名南朝宋国山水诗人。谢灵运是淝水之战的前敌指挥之一谢玄的孙子。谢家三代单传,为了使谢灵运顺利成人,信奉道教的家庭就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于是,谢灵运就有了“客儿”“阿客”的小名,后代人也习惯称他为谢客。谢灵运寄居钱塘时,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灵运十五岁时回到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谢灵运在官场生涯中几经挫折。到三十八岁时任永嘉太守时,他对政治已有所怨倦,开始寄情于山水,后来辞官回会,凿山浚湖,探奇访胜,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晚年任临川内史,在政治纠纷中因谋反被收。最后在广州被杀。谢灵运文化素养极为深厚,他工诗文,能书画,通史学,又熟精佛教老哲学。谢灵运一生着述非常丰富,但他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尤其是山水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他的山水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目击的山光水色,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在艺术上,他也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谢灵运是扭转当时崇尚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在他身后不久,模仿谢灵运诗作风格的人越来越多,一时有所谓“谢灵运体”。下及唐朝,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曾从他的作品中吸取过营养。

|炎黄家族会近期的推荐|

?王氏起源

?李氏起源

?黄氏起源

炎黄家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xz/1840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