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习近平最大的爱好,虽然工作日理万机,但是,他仍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读书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他独特的气质。率先垂范的同时,习近平也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书。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说,我国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系统阐释了对读书的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的读书原则和读书范围就是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他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
今天,你读书了吗?
图书馆今天向大家推荐新采购马列、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以及综合类等新书册,现已上架,欢迎广大读者到市委党校图书馆借阅厅和市政务中心图书服务窗口借阅。
1.《强国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张铁柱,陶德言主编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命题,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世界范围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能够成功跨越,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奇迹。因此,如何认识“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地向前发展?是当下中国必须面对而且不可回避的时代之问。《参考消息》以敏锐的新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两度组织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撰写深度分析文章,就“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的这一历史性考验进行深入探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 年,“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何去何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最新力作《张鸣说:中国的共识与未来》,与您畅谈中国的共识与未来!
7.《中国国情读本》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1
中国国情读本(版)》由国家年鉴社倾心编纂,图文并重,全面记录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时代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国情咨讯,展示精彩纷呈的年度中国。 《中国国情读本(版)》共分六编:*一编图说中国,精选由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精彩新闻图片,图文有机结合,直观反映中国概貌;第二编国情概略,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政府白皮书及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统计公报;第三编国情特载,忠实记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情况;第四编专题国情,全景记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回眸“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展望“十三五”所勾画的美好蓝图;第五编魅力国情,跟踪时事热点,从时政、经济、文化、科技、民生、人物等方面,生动叙说中国独特魅力,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第六编年度大事,全力盘点年的中国社会。 《中国国情读本(版)》对国人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国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一册而知当代中国”。《中国国情读本(版)》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各类公务员、大学生、研究生时事政治考试的参考,还适用于各类机关、部队、企业的资料室、图书馆收藏使用。同时对想要了解中国的外国读者亦有裨益。
8.《龙与鹰的帝国》
作者:欧阳莹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3
故事开始时,中国仍在青铜时代,与进入铁器时代的地中海一带相比,犹如十九世纪的中国和西方。战国时期中国迎头赶上,其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并驾齐驱,各自创下四百年的辉煌。其时,人类社会大概有一半人处在两大帝国的控制之下。世事难全美,称雄东西方的帝国,最终都败亡于来自北疆的蕞尔小敌。它们抵御外侮的能力,被内部的压制、腐败和治理不善消耗殆尽。后来,中华帝国反复重生和扩张,而罗马帝国则不可挽回地分裂了。然而,欧洲再次统一的梦想从未磨灭:它彰显于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宣言;它被拿破仑的雄鹰承载;它成为欧盟的内在抱负——当今难民潮汹涌,欧盟各国将何去何从?
欧阳莹之教授以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兴衰为线索,全面探讨两大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思想与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异同,尤其强调双方相异处对东西方世界面貌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总结其间的历史教训与大国治理之道。全书文字平实,逻辑缜密,兼顾叙述与评论;衡量东西方帝国的相对优劣,重新检视传统历史旧说,指出被忽略的因素以解释历史疑案。
龙是中国传统四灵之一,后成为皇权的专属符号;鹰是罗马军团的标志,后成为罗马霸权的象征。龙与鹰象征秦汉与罗马帝国运权统治的风格,历久弥新。当正在崛起的新中国,面临有“新罗马”之誉的美帝国,传统作风犹自可见于当今世局。今天的中国人,应如何理解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9.《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
作者:程中原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9-1
本书是现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内容涉及毛泽东、邓小平、陈云、张闻天、华国锋、胡乔木在历史时期某个侧面;如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合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的格局,毛泽东如何纳谏、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与年的整顿,邓小平如何第三次复出,在历史转折中邓小平如何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始末;陈云在历史转折中的独特贡献,陈云有口皆碑的几个高招,三代领导人如何赞陈云,陈云名言解读;长征中、西安事变中、庐山风云中、动乱年代中的张闻天,张闻天在中国共产党目前的十大贡献;华国锋领导粉碎“四人帮”始末,如何评价华国锋等等。本书内容丰富独到,史实清晰真切,文笔老辣流畅,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不愧为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力作。
10.《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作者:袁南生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5
袁南生,资深外交官,拥有14年五国五馆履职经历。年调入外交部后,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博士大使。现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此前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是一本什么书: ★袁南生14年外交官生涯的亲历亲见回顾 作为高级外交官,袁南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他参与处置韩国亚洲航空公司航班失事与中国乘客相关事宜,并经历一系列“意料之外”;朱镕基总理年访问埃及,他是接待总理访埃工作的总协调;他任中国驻苏里南大使期间,总统鲍特瑟约他到总统府当面向他道歉;他不仅直击了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还亲历两次美国举国为平民遇难下半旗致哀…… 精彩的人生经历,真实的心路历程,袁南生14年驻外期间,深入调研,就美国、印度、苏里南、津巴布韦和印度等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华侨生活和廉政等多方面加以考察,文笔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使读者对非洲、亚洲以及拉美的社会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资深外交官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感悟5种文化 袁南生用脚步丈量世界,以一颗好奇之心、敬重之心打量他所工作的国度。他常驻国外的经历,使他对看世界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角度。他在埃及体悟到“圣感”文化;在印度感受到“苦感”文化;在南部非洲津巴布韦体验到“悠感”文化;在拉美苏里南和在美国旧金山感受到“罪感”文化,由感受国外不同的文化,进一步理解了中国人的“乐感”文化。 ★揭秘国际高官政要的种种“八卦” 作为外交官,袁南生足迹遍布亚洲、南非、北美。他常驻国外的经历,尤其是与众多国际政要的近距离接触,使他亲眼目睹到不少国际高官政要的种种“八卦”:比如他请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吃饭,对方为何将剩下的两块红烧肉打包?苏里南外面30多度的温度,为何总统会客厅不装空调?苏里南驻中国大使回国开会、述职,为何只能住旅馆?津巴布韦总统候选人马可尼请他吃饭为何不买单?并对美国、印度、苏里南的反腐败与廉政建设、非洲黑人的性文化、苏里南总统“丑闻”等进行了不一样的点评,提供给读者看世界的全新角度。
11.《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
作者:冯奎主编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5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担任主编,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执行秘书长郑明媚担任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周成虎作为《报告》的学术顾问,是目前国内首部全面反映新城新区发展的系统性报告,全书共收录十七个章节,在科学理论研究和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新城新区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重点探讨了产业新城、低碳生态新城、高铁新城、行政一体化新城、大学城等新城新区类型。《报告》还提供了认识新城新区的国际视角,展示了英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的新城建设的先进案例和发展历程。
此外,《报告》对中国若干新城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全面总结了中国新城新区的十个发展趋势,并提供了观察新城新区走向的基本框架。
12.《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
作者:姜恩柱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07-01
一段惊心动魄的香港回归较量史,一部鲜为人知的中欧外交风云录!
·年,中英达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但英国并不甘心撤出香港——
90年代初英方修建香港新机场,是想留给未来特区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
回归前夕,英方加紧推行香港政改方案,意欲何为?
·回归之后的特区治理,毫无先例可循,各种困难与麻烦不断——
亚洲金融风暴香港遭遇重大冲击,香港如何在中央支持下走出困境?
中央驻港工作机构面临多方面压力,如何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居港权引起重大政治风波,如何平息?
围绕香港问题,我国与英国进行了漫长的正面交锋和暗战,其中的艰难和惊险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中欧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来也可谓惊心动魄,颠簸前行,经历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博弈和较量。
资深外交家姜恩柱就是中英关系以及整个中欧关系发展的直接参与者,甚至是塑造者。从西欧司司长,到驻英国大使,再到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他亲历了中欧之间的诸多重大事件,主导了无数次交涉和谈判。在《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中,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对欧外交工作细说从头,围绕中欧关系、中英关系、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对历史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了揭秘和解读,尤其是对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真实生动的谈判场景还原,简练清晰的来龙去脉解析,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体现出一个外交家的智慧和深刻洞见。这对外交工作者来说是一部可贵的历史参考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外交风云录。
13.《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译者:王一方主编/彭小华
出版时间:-7-31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14.《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作者:[美]约瑟夫·奈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邵杜罔
出版时间:-7
针对近年来有关美国衰落的讨论,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否导致美国衰落的问题,约瑟夫·奈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中用七章详尽讨论了其对于“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这一话题的看法。
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软实力三者出发分析美国及其竞争对手之间的现状和优劣势,同时从相对衰落和绝对衰落探讨美国是否会像罗马那样绝对衰落,最后展望未来,认为在复杂的全球格局和难以预料的权力变迁中,未来充满多种可能。
15.《民主的阴暗面》
作者:[英]迈克尔·曼
出版社: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
社译者:严春松
出版时间:-5
◎一部20世纪阴暗面史书
◎韦伯之后最伟大的社会学家迈克尔·曼重塑对历史的理解
◎充满挑衅的现代民主新理论
◎凶残的种族清洗为何是现代民主的丑恶面?
当同一片领土上,两个对立的种族民族主义组织都声称自己拥有国家主权时,危险产生了;当弱势的一方由于外部的支援而不愿屈服、选择战斗,或者强势的一方认为自己能够骤然展开锐不可当的武力行动时,冲突便升级了……行动升级并不只是“邪恶的精英”或者“未开化的民族”的杰作,它同样产生于领袖、激进分子以及种族民族主义的“核心拥护者”之间的复杂互动。
曼的解读聚焦于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关系,令人信服地阐明了种族清洗的源头及升级过程,有助于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16.《纠缠的大国》
作者:沈大伟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02
本书由美国最重要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沈大伟,组织15位中美关系领域的知名学者撰写专题文章,精心汇编而成。
本书从历史、外交、经济、文化、双边、区域、全球等多角度,全面评估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阐释了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作者们都认为中美关系是“深度依存”、“有限合作”与“日益竞争”的独特结合,其演变将对国际政治、亚洲地区以及许多国家民众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本书分析了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专家学者和大众读者都能从这部重要著作中得到很多启示。
17.《大战略以新设计走出中国崛起的新路径》
作者:公方彬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01
围绕中国崛起的一系列大战略进行系统解读,包括“大国领袖”“大国交往”“大国治理”“大国军队”四个专题。作者立足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就习总书记新政治观和新设计师定位,中国在国际交往中需要采取的新战略和新策略,国内治理如何在解决深层次和关键问题上狠下功夫,中国军队如何进行改革、实现强军目标等问题,做出富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论断。
18.《中国成老大,世界会怎样》
作者:田广戴琴琴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而且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有一天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田广、戴琴琴编著的这本《中国成老大世界会怎样》讨论了中国在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战略。
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看好的前提下,中国能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中国现在还没有资格当世界老大,那么未来呢?是谁把中国想象成世界老大的?谁又在妄图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若真是像诸多“预言家”所说的那样,中国成为世界老大了,那么世界又会怎么样呢?世界格局是否会得以重新调整?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会建立起来吗?中国怎么来当好这个世界老大?能否以实力服众?
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硬碰硬地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自我加强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以发展软实力为主,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这种发展战略很好地运用了扬长避短的发展套路。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强国的关键在于要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和引领世界的民族文化。美国崇尚科技竞争、决不当第二的世界霸权精神,采取一切方式网罗人才、发展科技进步和打压遏制对手的战略和民族精神,使其稳坐当代世界老大的宝座,我们中国也要用自己的战略和民族精神,时刻激励自己前进。
19.《大国外交》
作者:王帆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06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的一抹亮色,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实现了从“韬光养晦”到“大国外交”的重大转变,外交新理念不断推出,南海推进战略,APEC与中国,亚投行,“一带一路”,种种新举措,令世人炫目,充分体现了大国外交的智慧和力量。但是,中国的周边形势仍存在若干不利:美国高调推行所谓亚太地区“战略再平衡”,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秉持特色大国外交政策的中国,该如何走好下一步棋?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积多年研究中国外交和大国战略的成果,对中国近几年外交政策和事件进行权威解读,为你揭秘中国外交大格局的大国智慧,讲透习近平特色外交全球布局的奥秘,全面预示中国外交未来30年走向。
20.《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
作者:[加]贝淡宁/DanielA.Bell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9-16
选举民主制是判断中国政治进步的标准吗?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为何很难遴选出优秀的领导者?中国的尚贤制能够给西方社会带来哪些启示?政治尚贤制怎样与民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部系统阐释政治尚贤制这一中国政治模式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一部深入探索西方民主制之外的政治治理模式的著作。
在本书中,全球著名政治学者贝淡宁认为,中国选贤任能的政治尚贤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影响了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变革,也比较适合面临复杂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大国。民意调查也表明,政治尚贤制获得了充分的民众支持。因此,政治尚贤制在中国是选举民主制的一种替代选择。
长久以来,学界、政界和舆论界一直以民主制的视角研判中国的政治治理制度,认为只有以一人一票为基础的选举制度是好的,其他一切政治体制都是专制统治。然而在当前诸多实行选举制的国家中,财富和资本集团的利益都掌控着不成比例的权力,美国的大选甚至被称为“一美元一票”,而非一人一票。贝淡宁认为,中国的政治尚贤制不仅能选拔出能力超群的领导者,而且如此选拔出的领导者更具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能够做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政治决断。政治尚贤制比西方的民主制更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它能够有效规避民主选举制的主要缺陷。
贝淡宁还试图用政治尚贤制的理想来比照中国的现实,认为中国要真正实现在道德上可取、政治上稳定的尚贤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书最后谏言,只有真正做到“上层尚贤,中间实验和基层民主”,中国模式的贤能政治才能成为21世纪备受全球瞩目的政治发展模式。
其他推荐图书
1.《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朴石著
2.《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著
3.《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
4.《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著
5.《重读《为人民服务》》高占祥著
6.《巨人的陨落》(英)肯·福莱特(KenFollett)著
7.《2.5次世界大战》刘慈欣等著
8.《新编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手册》许安标主编
9.《党员手册》金钊主编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徐绍史主编
11.《选择胜于努力》毛定娟著
12.《宇宙坍缩》刘慈欣等
13.《干法》(日)稻盛和夫著
14.《中药养生大功效》陈广垠编著
15.《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颜晓峰,杨志国主编
16.《全家人的营养书》陈勇主编
17.《穴位治病古法养生》刘清国编著
18.《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裴学义,裴胜著
19.《婴幼儿语言圣经》(英)莎莉·沃德著
20.《巧厨娘凉拌·小炒·汤煲一本全》美食生活工作室组织编写
21.《道宝宝最爱的果泥》安娜贝尔·卡梅尔著
22.《大历史》(美)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Christian),(美)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CynthiaBrown),(美)克雷格·本杰明(CraigBenjamin)著
23.《技术大发明》董仁威编著
24.《触点管理》(德)安妮·M.舒勒著
25.《科学大发现》董仁威编著
26.《迷人的材料》(英)马克·米奥多尼克(MarkMiodownik)著
27.《营养果蔬冰冰棒》(德)多罗·范·灿特著
28.《广式烧腊卤熏》犀文图书编著
29.《数据之巅》涂子沛著
30.《野人》马郁文编著
31.《改变世界的一周》陈敦德著
32.《偏爱学问》俞可平著
33.《吞噬地球》刘慈欣等著
34.《人类大迁徙》(美)劳伦斯·史密斯(LaurenceC.Smith)著
35.《活法》(日)稻盛和夫著
36.《唤醒心中沉睡的正能量》金琦编著
37.《红牡丹》林语堂著
38.《刘强东自述》刘强东著
39.《从领先到极致》(加)伊萨多·夏普(IsadoreSharp)著
40.《无罪辩护》张海生著
41.《顺境不张狂,逆境不绝望》张涛编著
42.《绿色新政》连玉明主编
43.《幽默文化探源之旅》(美)彼得·麦格劳(PeterMcGraw),(美)乔尔·华纳(JoelWarner)著
44.《北上》刘统著
45.《道德哲学十一讲》(英)艾里克斯·弗罗伊弗著
46.《宽容》(美)房龙著
47.《筚路蓝缕》张守广著
48.《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郎咸平著
49.《图解时间简史》(英)霍金原著
50.《品格之路》(美)戴维·布鲁克斯(Davidbrooks)著
51.《自大》(英)梅格纳德·德赛(MeghnadDesai)著
52.《为政心语》晓山编著
53.《独道: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姜正成主编
54.《有趣的心理学》覃壁清著
55.《中国政治史》吕思勉著
56.《国家战略》郑轩主编
57.《胡锦涛文选》胡锦涛著
58.《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第三版)》李泽尧著
59.《褚时健说生活总会给我们留下希望》时代纪录编著
60.《不必烦恼,你的努力终将获得回报》刘希著
责编:罗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