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旅游景点 >> 海丰县置县起源与历史区划沿革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背山面海,毗临港澳,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有16个镇,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海丰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海城镇。
海丰县置县起源与历史区划沿革
海丰县为岭南所称望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唐代属循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年),海丰县擢升海丰郡。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唐代乾元元年(公元年)废置海丰郡,仍为海丰县。五代属越州,宋代属惠州,元代属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属惠州府。海丰置县后,区域界限曾有变更。唐代武德五年(公元年),从海丰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陆县(即原陆丰县的前身)。至唐贞观元年(公元年),安陆县又并回海丰县。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当时的海丰县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来、普宁、揭西等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全县又分设8都30里,明代正德十年(公元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的龙溪都与普宁县部分地区合起来设置惠来县,海丰县存7个都。清雍正九年(公元年)农历四月五日,将海丰县所属的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等3个都划出来,设置陆丰县。海丰县存兴贤都、石塘都、杨安都、金锡都4个都,下设55约。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建置与变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行政区划废除府、州的设置。民国三年至民国九年(公元年至年),海丰隶属于广东省潮循道(潮循道包括汕头地区和佛山地区一部分,共25个县)。海丰县设立9个行政区:附城区(一区)、公平区(二区)、梅陇区(三区)、鮜门区(四区)、汕尾区(五区)、赤坑区(六区)田乾区(七区)、捷胜区(八区)、可塘区(九区)。民国十九年(公元年),广东省划分为15个行政视察区,海隶属10行政视察区(第10行政区包括海丰、陆丰、惠来、潮阳、普宁等县)。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年),广东省改为九个行政督察区,海丰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海丰设立七个区:一区海城、二区公平、三区梅陇、四区青草、五区汕尾、六区赤坑、七区捷胜。民国二十九年(公元年)五月以前,全县设立6个区,45个乡,11个镇,个保;5月以后,又改设为4个大区,50个乡,10个镇。民国三十二年(公元年)以后,全县撤区分设为35个乡镇,辖个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的建置与变更
年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改编为边纵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和第六团,2月1日,海丰县人民政府在海丰县赤石成立,蓝训才任县长,7月13日,我方接管海丰县城,海丰第一次解放,九天后,因敌方犯境我方主动撤出。8月9日,边纵东江第一支队五团政治处主任刘夏帆调任海丰县县长。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东江地区扫荡残敌,10月11日,海丰县城宣告解放。10月18日,汕尾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1月底,海丰全境解放。
年6月,海丰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海丰县人民委员会。年3月,成立海丰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年4月,成立海丰县革命委员会。年,成立海丰县人民政府。
-年12月,海丰县隶属东江区;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粤东区;年3月以后,海丰县隶属惠阳地区;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汕头地区;年9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惠阳地区;年1月,汕尾市设立,海丰县隶属汕尾市。解放后,海丰县区域界线变更情况:年春,原属惠阳县(现惠东县)的小漠、元澳2个乡划属海丰县,年冬,原属惠阳县(现属惠东县)的高潭区改属海丰县,年7月,高潭区再改属惠东县。
解放以来,海丰县行政区域经过划大区、乡,撤区并大乡、高级农业社、人民公社和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等阶段的沿革、变化和调整。调整和设置的情况如下:
年,全县设立7个区和汕尾镇,辖5个乡级镇(海城镇、公平镇、联平镇、可塘镇、捷胜镇),44个乡。
年冬,全县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全县调整为10个区,2个镇(汕尾镇、海城镇),辖个乡。
年,根据宪法规定,县、乡政权机构改称为县、乡人民委员会。
年,农村生产高潮和互助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全县成立初级社个,参加农户户,占总农户的6.5%。
年冬,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全县设立12个区、1个镇(汕尾镇),辖7个区级镇(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鮜门镇、马宫镇、青草镇、田墘镇),50个乡。内设20个中心乡,这是撤区并大乡的过渡阶段。同年,全县成立农业社个,其中,高级社个,参加农户户,占总农户的93%。
年撤区并大乡镇,全县设立28个大乡镇。其中,镇3个,乡25个。同年,成立农业社个,其中高级社个,参加高级社农户户,占总农户的84%。
年9月,撤乡建人民公社。全县设立14个人民公社:海城、公平、梅陇、鮜门、红草、赤坑、田墘、捷胜、可塘、陶河、联安、东涌、汕尾、高潭。个农业大队(不包括高潭公社大队数,下同)。
年,增设圆墩、遮浪、马宫3个公社,全县有17个公社,个农业大队。
年,撤销圆墩公社改设为鹅埠、赤石2个公社,全县为18个公社,个农业大队。
年,全县改设为3个区:海城区、汕尾区、高潭区。辖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30个公社(除原有设立的18个公社外,增设赤山、附城、联河、三新、渔业、黄羌、平东、香洲、芳荣、宝溪、大河、守望12个公社),个农业大队,44个渔业大队,17个居委会。
年7月,高潭区所属的高潭、宝溪、大河3个公社划归惠东县,增设浅沙、仓刀、陈厝陂3个公社。全县仍为1个镇、29个公社,个大队。
年,全县合并公社,改设为1个镇,18个公社:汕尾镇、海城、三新、公平、黄羌、梅陇、鮜门、鹅埠、赤石、红草、马宫、赤坑、田墘、遮浪、捷胜、可塘、联安、陶河、东涌公社,个农业大队,32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个。
年春,汕尾镇划出香洲公社,全县为一个镇,19个公社,个农业大队,37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个。
年,恢复海城镇,撤销三新公社,增设小漠、莲花、大湖公社,全县有2个镇,21个公社,个农业大队,28个渔业大队,18个居委会,共个。
年,全县有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21个公社,个农业大队,26个渔业大队,21个居委会,共个。
年至年,全县镇和公社的区划没有变化,大队数量略有变更,年,全县的大队数为个。红草公社曾改称为东风公社,赤坑公社曾改称为向阳公社。
年,增设城东、平东公社,全县有2个镇,23个公社;个农业大队,23个渔业大队,20个居委会,共个。
年10月,香洲公社并入汕尾镇,全县有2个镇;22个公社,个农业大队,30个渔业大队,37个居委会,共个。
年3月,全县开展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工作。全县设立4个区级镇(海城镇、汕尾镇、公平镇、梅陇镇),22个区,个乡,9个乡级镇,4个国营农林场,1个县直大型水库(区级),不需设立乡政权的4个区级镇和梅陇农场,下辖20个居委会,25个农业管区,9个渔业管区。
年3月,公平区并入公平镇,梅陇区并入梅陇镇,全县设立4个镇,20个区。
年,全县开展撤区建乡镇工作。全县下设21个镇和3个乡。21个镇是:海城镇、可塘镇、赤坑镇、大湖镇、陶河镇、联安镇、梅陇镇、鮜门镇、小漠镇、赤石镇、鹅埠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3个乡是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
年1月,汕尾市及汕尾市城区成立;海丰县的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等七个镇划归汕尾市城区管辖。海丰县所辖镇14个,乡3个。
年1月,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等3个乡撤乡建镇。分别改称为附城镇、城东镇、莲花山镇。
年8月,撤销西坑林场,设立西坑乡;12月,撤销圆墩林场,设立圆墩乡。
年,全县开展理顺农村管理体制工作,乡镇场(水库)管辖的管理区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
年12月,全县辖17个镇、2个乡。有村民委员会个、居民委员会42个(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年,全县42个“居民委员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年,撤销莲花山镇并入海城镇;撤销圆墩乡并入鹅埠镇、赤石镇;撤销西坑乡并入公平镇。
年底,全县辖16个镇。16个镇是:海城镇、梅陇镇、附城镇、联安镇、陶河镇、可塘镇、赤坑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平东镇、鹅埠镇、赤石镇、鮜门镇、小漠镇、大湖镇。有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历史文化/海丰县编辑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3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时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原中国致公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饮誉世界乐坛大师、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的革命作家丘东平,著名的一代医学名贤柯麟,著名的细菌学家、教授黎希干,还有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的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钟敬文,中国南拳名师刘远拔等等。改革开放给海丰带来无限生机,带来经济腾飞。11多年来,海丰充分发挥毗邻港澳、海外侨胞众多的地缘人缘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到年底止,全县建筑14个工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矿泉饮料、副食品、服装、制鞋、建材、工艺、珠宝玉石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农业建成优质稻、蔬菜、甘蔗、优质果、水产养殖和畜禽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形成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新格局。
自然资源/海丰县编辑海丰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兰豆、莲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菠萝、龙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主要海产品有马鲛、带鱼、龙虾、贝壳等;有海岸滩涂公顷、渔塘水库公顷,可供开发养殖鲍鱼、翡翠贻贝、花蛤、对虾、蟹、蚝、甲鱼、鲩、鲤、珍珠等。海丰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锡精矿、钨矿、水晶矿、绿柱石等;建筑石料、沙、花岗岩和陶瓷粘土等蕴藏量丰富。
矿产资源/海丰县编辑海丰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兰豆、莲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菠萝、龙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主要海产品有马鲛、带鱼、龙虾、贝壳等;有海岸滩涂公顷、渔塘水库公顷,可供开发养殖鲍鱼、翡翠贻贝、花蛤、对虾、蟹、蚝、甲鱼、鲩、鲤、珍珠等。海丰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锡精矿、钨矿、水晶矿、绿柱石等;建筑石料、沙、花岗岩和陶瓷粘土等蕴藏量丰富。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3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区划/海丰县年11月全境解放,县下设7个区和1个区级镇,下辖44个乡和5个乡级镇。年冬,原属惠阳县的小漠、元澳两乡划属海丰县,全县调整为10个区和2个区级镇,辖个乡。年8月,全县划为12个区和1个区级镇,辖个乡和2个乡级镇。年,根据宪法规定,县、乡镇政府改称为县、乡镇人民政府委员会。年冬,全县行政区划,设12个区和1个镇区的范围不变。但下属的乡镇则调整为50个乡和7个乡级镇。年撤销区一级建制,改为县直辖乡镇建制,全县编并为28个大乡镇(3镇25个乡)。3镇即:海城、汕尾、马宫。25个乡即:守望、公平、平东、梅陇、东港、梅南、鲘门、赤石、鹅埠、红草、赤坑、沙港、陶河、田墘、遮浪、捷胜、可塘、联安、联西、东品、流安、香洲、赤山、三新、黄羌。年9月,全县撤乡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建制,公社直辖农业大队和居民委员会,直至年10月。从人民公社的成立至公社的撤销,历时25年,建制区划分分合合,变更如下:年9月,全县建立14个人民公社:海城、公平、梅陇、鲘门、红草、赤坑、田墘、捷胜、可塘、陶河、联安、东涌、汕尾、高潭。下辖个农业大队、居民委员会(不包括高潭公社的队数,下同)。年,增设圆墩、遮浪、马宫3个公社。全县为17个公社个农业大队。年,撤销圆墩公社,改置鹅埠、赤石2个公社,全县为18个公社,个农业大队。年,全县设海城、汕尾、高潭3个大区,1个镇(汕尾镇)和30个公社(除原设公社外,增设赤山、附城、联河、三新、渔业、黄羌、平东、香洲、芳荣、宝溪、大河、守望12个公社),个大队(个农业大队,44个渔业大队,17个居委会)。年7月,高潭区所属的高潭、宝溪、天河3个公社划归惠东县,又增设浅沙、仓刀、陈厝陂3个公社,全县为1个镇30个公社个大队。年合并公社,全县改设为1个镇、18个公社,即:汕尾镇、海城、三新、公平、黄羌、梅陇、鲘门、鹅埠、赤石、红草、马宫、赤坑、田墘、遮浪、捷胜、可塘、联安、陶河、东涌公社,个农业大队,32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年春,增设香洲公社。年,撤销三新公社,增设小漠、莲花山、大湖3个公社。年,增设海城镇,全县为2个镇,21个公社,个农业大队,26个渔业大队,21个居委会。年,增设城东公社、平东公社,全县为2个镇、23个公社,个农业大队,23个渔业大队,20个居委会。年10月,香洲公社并人汕尾镇,全县为2个镇和22个公社,个农业大队,30个渔业大队,37个居委会。年建立人民公社后,至年新宪法公布前,农村的基层政权一直是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辖大队、生产队。年后,公社、大队管委会改为公社、大队革命委员会。年中央提出政社分开,年宪法规定:农村基层政权为乡、镇。海丰于年3月撤销公社体制,设镇建乡,建立镇、乡政权,原公社管理机构设为区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全县划为22个区和4个区级镇,个乡和9个乡级镇,4个国营农林场,1个县直大型水库(区级);不需设立乡政权的4个区级镇和梅陇农场下辖20个居委会、25个农业管区、9个渔业管区。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县撤区建乡(镇),除保留原有的海城、汕尾、梅陇、公平4个镇建制外,新设置小漠、鹅埠、赤石、鲘门、联安、红草、马宫、陶河、田墘、东涌、捷胜、遮浪、赤坑、可塘、黄羌、平东、大湖17个镇和莲花山、城东、附城3个乡建制。原各区所辖区划分别由新设置的乡(镇)管辖。[1]年1月,汕尾市及汕尾市城区成立;海丰县的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等七个镇划归汕尾市城区管辖。海丰县所辖镇14个,乡3个。年1月,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等3个乡撤乡建镇。分别改称为附城镇、城东镇、莲花山镇。年8月,撤销西坑林场,设立西坑乡;12月,撤销圆墩林场,设立圆墩乡。年,全县开展理顺农村管理体制工作,乡镇场(水库)管辖的管理区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年12月,全县辖17个镇、2个乡。有村民委员会个、居民委员会42个(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年,全县42个“居民委员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撤销莲花山镇并入海城镇;撤销圆墩乡并入鹅埠镇、赤石镇;撤销西坑乡并入公平镇。年底,全县辖16个镇。16个镇是:海城镇、梅陇镇、附城镇、联安镇、陶河镇、可塘镇、赤坑镇、公平镇、城东镇、黄羌镇、平东镇、鹅埠镇、赤石镇、鮜门镇、小漠镇、大湖镇。有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梅陇农场)。年5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海丰县划出鮜门镇、赤石、鹅埠、小漠四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平方公里的“深汕区”。经济归深圳管理,行政占4成,海丰县6成,无经济管理权年底,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梅陇农场(不包括梅陇镇)、鲘门镇四地组合成汕尾红海湾经济新区。
人口/海丰县编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升至人。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人。新中国成立以后33年间,人口发展之快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可比拟的。这种增长是自然增长为主体,平均每年递增2.11%。到年,全县人口为人。38年间,年均递增为2.%。人口翻番时间为31年。
海丰是广东侨乡之一。早在宋朝、明朝,海丰就有居民移居海外,清初移民人数逐步增加,清末民初形成高潮,民国时期仍络绎不绝。时至今日,居住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丰属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有53.7万人,相当于国内本县总人口的60%。华侨、华人、归侨、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在海丰人民的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为发展海丰文化教育事业,振兴海丰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华人华侨组织有:惠州十属公会、香港海陆丰同乡会、澳门海陆丰同乡会、新加坡惠州会馆、槟城惠州会馆、苏里南中华会馆、香港海丰商会、印尼棉兰惠州会馆、新加坡海陆丰会馆、森美兰海陆会馆。
经济/海丰县新中国成立后,海丰县经济发展速度,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年),是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简称“一五”时期,下同)。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残缺经济局面,为争取迅速恢复经济和财政收支的根本好转,年底先在农村集中力量完成征购粮任务,在城镇反击投机商人抢购、囤积商品、抬价和扰乱金融活动,稳定市场和物价。年,在农村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年的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随着在~年开展和完成土地改革,改变农村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制度,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经济地位。在城镇开展民主改革,铲除封建中间剥削,加强工人领导力量。从年底至年,在汕尾、海城建立国营金融保险业、商业、外贸出口、供销合作等机构。随着国营机构逐步下伸各区镇,促进对外贸易和城乡内外交流,繁荣了城乡经济,到年,全县经济提前恢复并有所发展。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农村,由互助组、初级合作社至高级合作社逐步建立发展,推动了垦荒、扩种、兴修水利和积肥热潮,使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在市场领域,国营集体经济成分已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同时,并循序渐进地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至年全面完成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工业、手工业根据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建立了一批小型工厂和手工工场。年在农村合作化过程中,虽对富裕农民的互利处理失当,矿山与农业间在生产上也有矛盾未解决好,至年春出现闹事纠纷,又逢当年夏季暴雨成灾,使粮食和甘蔗严重减产。但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发展,各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发展。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8.2%,其中农业5%,工业25.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万元,比年增56%,年递增9.4%。第二时期(~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一五”时期取得经济发展基础上,海丰设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把经济推上一个台阶。但在“三面红旗”推动下,急躁冒进“左”的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急剧膨胀,海丰县内也一哄而起,把刚建成不久的高、初级生产合作社全面过渡,升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统一指挥生产,作业军事化,生活供给制,取消农村自留地、家庭副业,关闭农村集市。年9月~11月,为响应中央“大办钢铁,赶超英国”的号召,各社、队集中劳力,用“小高炉”土法炼钢,将“烧结铁”冒报产量,并收集旧废铁料,后期甚至砸铁锅、拆门窗以充钢产量。为发展工业,同年5月提出争取3~5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10月又要求各行各业都办工业,争取数年内建成“工业体系”,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是年底,在汕头会议上,提出“少种、高产、多收”方针,要求少种粮食,尤其是番薯。年的粮食生产总量,是50年代第二个丰收年,为放“卫星”,报高产而进行反瞒产,粮食上调任务也不断增加。此时期,普遍出现以平调为主的“共产风”,虚报多报的浮夸风,急躁冒进的命令风和不切实际的瞎指挥风,尤以下半年为甚,遍及各行业。年春末,开始感到粮食不足,继而渐呈紧张,夏季调低城乡居民口粮供应指标。当年粮食生产比上年下降18.18%。这一年,群众在公社组织下,干劲大,秋冬二季,集中劳力建设公平、青年两大水库,各社也建成一批中、小水库,解决全县近四成的农业灌溉用水,为以后的农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工业也有发展。进入年,县号召工交部门,要“开门红、满堂红、红到底”,当年工业产值增长,也建起了一些厂矿企业,各社队都建了简易公路,通了电话。而农业继上年减产后,又连续三年滑坡。年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粮食不及新中国成立后最低年份的年和年,农村出现荒情。各地推广以瓜菜作为粮食代用品,农民称为“瓜菜代”。年8月,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年是落实中央政策,解决“大跃进”带来的混乱和遗留问题,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为全县工作中心。年底至年中,分批整风整社,纠正“左”的思想,退赔由“共产风”造成的平调账;下半年起以贯彻落实《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60条)为主要任务,缩小社队规模,变以队为核算单位,恢复社员自留地,准开五边地,开放农村集市。年春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并彻底清算平调,由国家拨款赔偿和再次减少粮食征购任务。同年4月,围绕恢复农村经济,组织调查队,深入各类型地区,调查探讨恢复农业经济的措施和方法。为加速农业恢复,全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禁计划外基本建设,压缩工业生产战线,调整一批工业项目,精简职工和压减城镇非农人口。~年,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指导的方针,把发展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放在优先地位。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到年中,紧张的经济生活已趋和缓。年,粮食总产量从年9.3万吨增至14.5万吨。经济调整后的工业生产协调运转,、两年的产值均比上年增17%和21%,市场流通恢复。期末,工农业总值已超过历史水平。黄江水系的东、西闸及一批中、小水库,也在这一时期建成起来。回顾这个时期的经济演变,可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年,这一阶段“左”倾冒进,急于加快发展步伐,错误地以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和组织群众苦战,不顾客观实际来推动经济增长,致遭受严重挫折,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第二,年中至年的全力贯彻中央政策,纠正混乱局面和处理遗留问题。因经济元气挫伤,农业生产难有起色。第三,~年的调整恢复发展阶段,由于政策对头,作风踏实,经济由恢复到发展,比预期的快。第三时期(~年),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5·16”通知,“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全面展开。年到年是全县大动乱时期,先是批判封、资、修,继而乱揪乱斗,而各派群众组织的辩论、争斗纠缠不休,甚至于年8、9月间发生“8·26”、“9·12”的打人、杀人事件。年秋,大批干部走“五七”道路,下放劳动,接着清理阶级队伍,知青下乡等。这一期间的生产秩序、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全被打乱,经济大受干扰。~年四年中,经济踏步不前,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还下降8%(年不变价)。年,中共中央号召“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年起,全县各地注意农村的水利渠道配套,农田平整和推广良种,田间栽培技术,粮产逐年增长。工业的发电量增加,一些厂、矿如糖厂、酒厂、锡矿等进行技术更新,二轻和社队工业崛起,促使“四五”时期工农业产值每年以7.6%速度递增。年起,“左”的思想在农村又滋生起来,宣传生产队搞政治评分。~年的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口号下,批判“重副轻农、重钱轻粮、重私人轻集体”的“三重三轻”和“分、包、标”责任形式,缩减自留地,禁开五边地;推行“以粮为纲”中忽视了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以及盲目废塭围海造田,水产养殖业遭破坏;在批判“暴发户”中,甚至不准劳力修建房屋和上圩赶集;在大搞水利建设中,没有量力而行,农村集体经济大受削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使农业的发展受到牵制。在工业上,贯彻走“五七”道路,二轻系统和海城等镇的街道工业被拆迁到农场,推行“工人与农民同工同酬”、“亦工亦农”,影响职工的积极性,挫伤了二轻、乡镇街道工业的元气;县大办“五小”工业,因没有很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受燃料、原料不足的制约,氮肥厂、电机厂等相继停产,盐业则不恰当地转变所有制,由盐业生产合作社升格转为国营,给以后生产带来影响和增加地方财政的负担。第四时期(~年),改革开放时期。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县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以极大热情投入革命和生产建设。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8.5%。年8月,省派出工作组,进驻海丰,清查“四人帮”的追随者,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到次年2月结束。年12月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年7月,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同年8月,县部分农村开始推行“五定一奖”的生产责任制。年,部分生产队自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时,个体户、专业户也开始在城乡涌现,市场渐呈活跃。县开始引进外资办“三来一补”企业,县籍侨胞和港澳同胞,在改革开放形势的影响下,也纷纷回国旅游,回乡探亲。、年两年,县接待华侨人,过往侨胞达11万人。、年两年,汇回侨汇达3万美元,在汕头地区,仅次潮阳居第2位。在此关键时刻,海丰主要领导却没有把握机遇,紧跟形势,推动经济建设,而对干部、群众利用毗邻港澳越境走私的苗头,未有及时制止,姑息纵容,致全县走私活动蔓延扩大,并诱发城乡大举转手贩私,外地私贩也蜂拥而至,严重影响全县社会秩序,使生产活动,流通领域大受干扰。年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造林种果,渔业生产,工业生产,外贸出口等经济指标都大幅度滑坡。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设立,省内沿海各县经济纷纷起飞,而海丰的走私活动却愈演愈烈。县委书记王仲却乘机贪污缉罚物品,副书记叶妈坎更组织多场走私活动,海丰从~年6年中,经济呈现呆滞不振。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年的98.5%,年的90.7%。中间的年、年,更比年减27.5%和23.6%。这种畸形经济势态,使海丰错失改革开放起步的良机。第五时期(~年),海丰经济起步时期。年秋,中纪委、省、地联合派工作组驻海丰,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随着在年春调整了县各级领导班子,许多有经验的老干部重新走上岗位,贯彻安定团结,进一步纠正解放以来历次政治运动遗留的错案,落实各项政策。年,对外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对内发展横向联合,并贯彻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经济;号召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五个轮子”(国营、集体、外资、联合体和个体)一齐转;在农村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当年个体工商业户发展迅速,达多户,比前一年增56.7%。同年年底,为贯彻中央号召国民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一番的要求,加快海丰经济发展,制订了海丰社会经济~0年发展规划(草案),聘请中央、省内外专家、领导60多人,进行审议论证。这一年,经济开始起步,国民收入及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各增23.5%和23.9%。年起,对主要经济指标,除少量国家指令性外,大部分改为指导性,以增加市场调节,并放宽大部分商品物价管理,逐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以调动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同时,按照贸、工、农顺序和内外市场导向再调整经济结构。在农村提出在稳定粮产基础上搞开发性、商品性生产,使甘蔗、水果、优质大米、对虾养殖等大面积激增。农村由原来自给性、产品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变化。这一时期,注意加强与改善长期制约经济启动的基础设施。年增加制糖日榨能力;年,一批11万伏、3.5万伏的输变电站建成,使海丰并人省网而改善电力供应;年4月汕尾沙舌人工复造工程开工,于年10月完工。汕尾客运码头投产并对外通航;年公平水库及一批中、小水库进行加固改造;同时,全县的通讯、食水、公路桥梁及小漠、马宫、鲘门等渔港都有改善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兴起,由年占国民经济构成的32.49%,上升到年的34.43%,并带动城镇建设的发展。年社会总产值比年翻一番多(增.74%)。~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23.1%幅度递增,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快时期。但这时期出现物价升涨,物价总指数以年为,年达.81,平均年涨7.1%;随着改革深化,部分国营企业亏损;农村耕地减少,~年,每年以公顷速度递减,年减少.3公顷,占当年耕地总面积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