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旅游景点 >> 海南椰網中英文報道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
點擊上方籃字關註我們
12月17日,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在海南省臨高縣隆重舉行。以“媽祖佑華夏延續海絲路潮起海之南逐夢自貿港”為主題,共吸引來自北京、海南、福建、廣東、山東、廣西、臺灣、香港、澳門和越南、蘇裏南、智利、阿根廷等地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各地遊客與當地居民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展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項目,並就海南省臨高縣漁家優秀傳統文化和當地旅遊資源進行推介。此外,海南(臨高)媽祖文化交流會同時舉行,共同探討發揮媽祖文化的積極作用,服務“壹帶壹路”倡議、深化海南媽祖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以及媽祖文化中“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核心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等話題。參加本次活動的領導嘉賓為:海南省委統戰部臺灣事務處處長蔣春發,中國歷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國強,中國文物學會世界遺產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義生,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調研員劉實葵,廣東歷史學會會長、廣東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李慶新,省委統戰部臺灣事務管理二處二級調研員、海南省臺資企業協會駐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謝愛民,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臨高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臨高天後宮主委方萍,著名徽學專家、原中山大學、廣東社科院教授、研究員、海南省臨高文化研究會會長葉顯恩,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會長邱子彪,越南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執行副會長張勉,海南省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奕霖,智利莆田同鄉聯合總會會長邱麗華,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兼學術部主任周金琰,澳門天後宮主委陳明確,山東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趙起良,阿根廷興化同鄉聯誼總會副會長、阿根廷莆田同鄉會常務副會長戴誌清,蘇裏南福建莆田商會副會長林燕飛,香港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林麗華,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董天成,廣西北海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會長李福南等。
本次活動在海南省臨高縣抱才村西宜港臨高天后宮舉行。臨高天后宮作為天然良港邊的壹處媽祖文化地,如未開發的璞玉藏於深閨,在綠蔭縈繞處,承載千年漁民精神寄托,默默屹立在抱才村西宜港傳播海洋文明,講述媽祖文化故事。
在當地,壹輩壹輩的漁民,在與海共生共存中,形成了具有臨高當地特色的漁家文化,媽祖文化是影響漁民最深的漁家文化,這也影響了當地漁夫和漁家女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媽祖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立德、行善、大愛”,在漁村和西宜港,壹張張質樸無華和未經世俗沾染的面孔,妳會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婦孺老少在不知不覺地踐行這六個字。“有媽祖文化的地方,內心會有加持,時刻警醒自己做壹個善良文明的人。”壹位漁民說。
開幕式上,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以及海南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臨高天後宮主委方萍等致辭。
林金贊表示,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海洋文明的優秀代表,是聯結海內外華人華僑的精神紐帶。千百年來,媽祖文化以湄洲為起點,從沿海到內陸,從中國到世界,遍及五大洲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膚色民眾的共同精神財富。他同時指出,海南地區媽祖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海南島四面環海,島上居民或渡海而來,或以海為生。海南人民與海洋的深深情結,註定了媽祖文化在這裏生根發芽。
方萍對全國及全省各市縣政府單位代表、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專家學者蒞臨表示歡迎和感謝。作為壹名漁家女,方萍多年來傾盡全力傳承弘揚海南省臨高媽祖文化,並走向省外多個省市積極開展媽祖文化交流。她表示,以“立德、行善、大愛”為精神核心的媽祖文化,在助力構建和諧社會上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作為全球著名文化IP,媽祖文化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歡迎更多的媽祖信俗和遊客來海南感受海南媽祖文化的魅力,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旅遊產業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讓媽祖文化造福更多群眾。
媽祖文化在旅遊引流方面是強大的助推引擎,其信俗遍布全球,信俗逾3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媽祖文化被認為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值得壹提的是,媽祖文化發源於中國福建省湄洲島,目前分布在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媽祖信俗》於年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海南媽祖文化的淵源,據有關記載,最晚至元代,海南已有多座媽祖廟,而後明清兩代媽祖文化更是盛行,並延續至今。臨高縣是海南的漁業大縣,自古被稱為“魚米之鄉”。媽祖文化根植於臨高漁民心中,臨高天后宮成為海上漁民的精神寄托,這裏的媽祖文化十分濃厚。以西宜港為例,作為壹處天然良港,至今仍保持原始狀態。古時那裏船兒來來往往,有水道通往其臨高他區域的口岸,西宜港是水道的入海口。近代,西宜港附近有四個漁村,傍海而居的漁民,日出日落均在海上漂移。臨高天后宮就在西宜港旁邊,她面朝大海,遙望海天相接的海平線,壹艘艘深耕大海的帆牽動臨高天后宮的視線,就像兩棵相互牽連的樹根,相互纏繞彼此相依。
在開幕式現場,福建省湄洲島祖廟媽祖文化慶典儀仗隊現場進行表演,為現場群眾帶來原汁原味的媽祖文化非遺項目展示。同時,為了進壹步對外推廣海南臨高更多旅遊文化資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臨高漁歌《哩哩美》《木偶戲》、臨高戲等地域特色文化節目。
當天下午,海南(臨高)媽祖文化交流會在臨高縣城舉行,國內媽祖文化機構、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從:《媽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獨特載體》《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新融合》《官民分野到異地傳播:媽祖研究再思考》《媽祖信俗與海南傳播和影響》《媽祖信俗與社會和諧合作主張》《海南媽祖文化的歷史和發展》《串珠成線:助推媽祖文化與海南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等角度,共同探討媽祖文化如何服務國家“壹帶壹路”倡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大歷史契機下,源於中國福建湄洲島的媽祖文化作為全球知名文化IP,如何進壹步深化媽祖文化和海南旅遊的融合,同時以“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核心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壹份力量。
交流會上,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理事、海南省作協副秘書長彭桐介紹,如何有效實現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媽祖文化與作為海南新時代大發展壹項主業的文旅產業嫁接,以催生具有壹種或多類文化面貌或產品樣式的“融合品”,來滿足當下和未來人們實際生活或心理與精神上的需求,應是值得各方關註思考並努力實踐的壹個熱門話題。彭桐認為,在此方面需要全島至少是瓊北地區壹盤棋的思想意識,需要壹雙有力的大手來進行智慧動作,大膽使用“點石成金”“串珠成線”等手法,以“破圈”“破冰”,改變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兩個火車頭在兩股道上各自奔忙的現有狀況,盡早實現交匯融合騰飛式的新產業發展。
海南省媽祖文化研究會顧問、副會長石梁平會上分享道,媽祖文化隨著僑居地發展,在沿南海國家得以落戶傳播。並以新加坡牛車水天后宮、瓊州(海南)會館為例,講述“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影響力。此外,他以媽祖信俗切入,講述媽祖文化為海文化各域各族群樹立了團結互助、善心慈愛、和諧共存、積極進取等精神內涵和價值觀,俱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本次活動由國際旅遊島商報社、海南省臨高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商報向海文化傳播(海南)有限公司、海南省臨高天后宮承辦,海南省臨高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海南海商報業集團協辦,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指導。
來源:椰網
譯者:Dennis、方麗萍
湄洲島來就好
湄洲媽祖祖廟歡迎您!
公眾號:湄洲媽祖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