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大花犀角殖民帝国在南非的争霸

发布时间:2021/5/10 16:46:33   点击数:

阅读提示:考虑到本文中所涉及植物的相关中文文献有限,中文名称可能有误,所以本文植物科属均以拉丁名为准。

缘起

去年,小丸子老师将一盘含苞待放的大花犀角(

StapeliagrandifloraMasson

)赠予我,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这种神奇的植物。遗憾的是,去年错过了大花犀角绽放的瞬间。庆幸的是,今年这个遗憾就弥补上了。大花犀角是一种奇特的植物,随着对这种植物的不断了解,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南非以及那个帝国争霸的时代。

Kouka的大花犀角

大花犀角长啥样

仙人掌?萝藦?

第一次见到大花犀角时,很容易就会将其和仙人掌联系起来。毕竟一条条绿色棒子,光秃秃的,没有叶子。就像仙人掌一样,大花犀角叶片退化的特征正是为了适应南非开普(Cape)地区干旱的气候,而绿色茎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给植株提供养分。

那这种植物究竟是什么科的植物呢?答案就在她的花和种子,如果你能忍着臭味,仔细观察花结构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其具有副花冠,这也是萝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大花犀角具有两轮副花冠,一内一外,相间排列。如果你有幸见过大花犀角的种子,那肯定就会被其独特的外型所吸引,与萝藦种子一样,有一个薄的外缘和一簇毛,有助于风的传播。所以,大花犀角属于萝藦科。

▲大花犀角的副花冠

长蛆的臭肉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花犀角最让人感兴趣的一点莫过于其开花时所散发出的腐臭。也正是这一特点让她有别大多数其它植物,让人觉得新鲜有趣。大花犀角开花时,通过模仿腐肉的外型(多毛)、颜色(紫红色)、气味吸引绿头苍蝇光顾,为其传粉。然而,苍蝇错把这块“腐肉”当作其孩子的食物,纷纷在此产卵最后这些孵化的蛆因为没有食物而活活被饿死。

▲一只绿头苍蝇正在大花犀角上产卵

为了让大家还有心情看下去,所以这里就不展示花上的苍蝇卵了,就放一张绿头苍蝇卵与糯米以及米虫(锯谷盗)对比图,自行脑补下成百上千个这样大小的苍蝇卵布满大花犀角花心时的壮观场景吧。

简单了解了一下大花犀角

我们再来聊聊其与帝国争霸的关系吧!

Stapelia与帝国争霸

Stapelia属的建立

荷兰人入侵南非

在欧洲殖民者到达南非之前,桑族(布须曼人)、科伊族(霍屯督人)和班图黑人(桑人和科伊人在外貌上难以区分,比较接近黄种人,也有史学家直接将其合称为科伊桑人)在此繁衍生息。现代考古发现科伊桑人在洞穴壁画上出现了为数不多的植物图像,而大花犀角便是其中的一种[1]。可见,相对于其它植物,大花犀角在科伊桑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南非地图

而对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大花犀角拉丁属名Stapelia则要从荷兰人在南非开普地区(Cape)的活动说起。伊比利亚双雄开启大航海时代后,荷兰人奋起直追,在摆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并于年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掠夺东方的资源,在那个没有苏伊士运河(年修筑通航)的时代,南非无疑成了荷兰殖民者的最重要中转驿站。

年,荷兰传教士JustusHeurnius(汉-荷-拉丁词典的编纂者)跟随商船一起前往巴达维亚(现雅加达),4月份趁着在南非开普短暂停留的间隙,他在当地桌山(TableMountain)上收集并绘制了十种植物,其中就包括姬牛角(原为犀角属Stapelia,Stapeliavariegata,现在划归到豹皮花属Orbea,Orbeavariegata)。JustusHeurnius将这些图片交到了他在莱顿的兄弟Otto手里,Otto又将这些图片交给了在阿姆斯特丹的医学家和植物学家JohanvanStapel。JohanvanStapel将这些图片放在了提奥夫拉斯图斯Theophrastus(植物学之祖)植物作品集(带注释版本)最后一卷,于年出版[2]。这样以来,林奈Linnaeus在HortasCliffbrtianas()中为纪念JohanvanStapel而建立了犀角属Stapelia[3]。

▲姬牛角Orbeavariegata[2]

收录在JohanvanStapel整理的提奥夫拉斯图斯Theophrastus(植物学之祖)植物作品集中

随着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荷兰的独立地位正式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承认,这时的荷兰早已发展为海上的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为了应对不断频繁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上贸易,荷兰于年入侵南非,建立开普地区殖民地。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贵族一直崇尚用产自异国的珍奇花卉来装点住宅的花园,彰显品位,炫耀财富。荷兰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们从南美的苏里南、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及南非开普地区等殖民地大肆掠夺新世界各种新奇的植物,其中就有不少开普地区的犀角属Stapelia植物。

▲毛花犀角Stapeliahirsuta[4]

荷兰画家NicolaasJuweel在乌得勒支附近的Vijverhof庄园完成的作品

创作时间大概在年至年

41种Stapelia

英国植物猎人的到来(Masson)

我们清楚了大花犀角属名的由来以后,接下去来聊聊命名人Masson是如何发现这种植物的,这是一场充满帝国争霸意味的植物之旅。“飞翔的荷兰人”在与英国和法国的不断战争消耗中日渐没落,结束内战的英国迅速崛起为海上新霸主。年,库克(JamesCook)船长率领“奋进”号完成了环球探险航行的壮举,而随行的植物学家班克斯(JosephBanks)得到英王乔治三世的赏识,开始担任皇家科学顾问和邱园监督人的非正式职务,班克斯则选派了第一批植物猎人到新世界寻找新奇植物。苏格兰人马森(FrancisMasson)便是其中一员,他先后两次被委派到南非开普的荷兰殖民地。

年10月-年3月,马森第一次踏上南非开普地区,开启寻找植物之旅,期间带回了成活的以乔治三世妻子夏洛特(CharlotteofMecklenburg-Strelitz)名字命名的天堂鸟(Strelitziareginae)[5]。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荷兰国王威廉三世与其妻子玛丽二世接管英国,英荷联盟。随后,英荷之间保持了90余年纸面上的相对和平。所以,马森的第一次南非之旅并不用考虑来自荷兰殖民者的威胁。而当马森于年再次到访南非开普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荷兰殖民者并不欢迎这位苏格兰植物学家。因为就在马森再次踏上开普土地的两年前,刚刚结束了英荷第四次战争(-),英国碾压了荷兰,并开始对荷兰的海外殖民地虎视眈眈。不久前,马森的老乡——苏格兰人帕特森(WilliamPaterson)因为博物学家身份的关系而被赋予了穿越开普地区的自由,然而帕特森随后陪同约翰斯顿准将舰队前往南非萨尔丹哈湾袭击了荷兰船只,从而让这位博物学家失去了荷兰人的信任。而马森此时的到来自然引起了荷兰人的高度警惕。荷兰人的怀疑确实是必要的,因为从时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给马森的信件中便能推测出一些关于马森可能带着某种秘密任务的端倪。

IhopethatbeforethistimeyouhavetakenupyourheadquartersasIdirectedatFalseBay;themostrareplantstobemetwithinEuropearefromthatplace,youknowthatoneraredescribedplantisworthtwonondescripts.

——Banks

而在年马森前门刚回国,英国军队后门就从FalseBay入侵了开普地区,占领了荷兰殖民地[6]。

马森究竟有没有真正参与到这次秘密任务,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马森在开普地区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在开普的9年间,马森对开普地区“犀角属Stapelia”植物情有独钟,前前后后发现了40余种“犀角属Stapelia”新物种并整回英国,其中就有大花犀角。事实上,在现在看来,这40余种植物在分类学上并不全是犀角属Stapelia,很多被划归到剑龙角属Huernia、豹皮花属Orbea等其它属。在回国的两年里,马森醉心于他唯一的植物学出版物StapeliaeNovae《犀角植物:非洲内陆发现的几种新物种集合》,致力于这些新奇多肉植物的研究。他的书分四部分出版,而大花犀角便出现在年4月27日出版的第一部分[2]。

▲大花犀角StapeliagrandifloraMasson

收录于马森的作品StapeliaeNovae

《花之神殿》中的Stapelia

赢得拿破仑战争

年英国对南非开普的占领,早已不是英国与荷兰之间的角力了。经过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败家以后,昔日“太阳王”路易十四打造的欧陆霸主波旁王朝摇摇欲坠。终于在年的法国文化大革命中轰然倒塌。一代枭雄拿破仑·波拿巴乘机掌权,踏上征服欧洲的道路,于年吞并荷兰本土,成立巴达维亚共和国,一下子,荷兰成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傀儡。也就是说,英国在南非的对手已经变成了法国。

面对法国共和和无神论思潮的侵袭,英国的桑顿(RobertJohnThornton)创作了《花之神殿》。这位贴有富二代、剑桥高材生、医生等令人羡慕标签的爱国主义者,是林奈的疯狂粉丝,为此,他想创作出一部绝世的植物作品。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了,聘请了当时英国最有名的画家、雕刻家、诗人一起来完成这部作品。桑顿也因这部作品从富二代沦落成了乞丐,令人唏嘘不已。

▲《花之神殿》插图[7]

后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一般为生物巨著,而从某种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更像是拿破仑战争时英国人用来宣传反共和以及反无神论的宣传读物。因为你会在这本作品中看到很多与拿破仑战争相关的图片。代表路易十六的郁金香(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中上了断头台)、代表埃及的蓝睡莲Nymphaeacaerulea(拿破仑年入侵埃及)。而这其中就有一幅与犀角属相关的图片——“theMaggot--‐BearingStapelia”。对于这幅图片的解读可能更能了解当时桑顿的创作意图。

▲《花之神殿》插图theMaggot--‐BearingStapelia年[8]

桑顿或者说英国人对殖民地的人民都是十分傲慢的,比如说对这幅画中犀角属植物的称呼为生蛆的Stapelia,虽然这是犀角属的特点,但直接这样称呼就好比我们随口叫别人光头强、疙瘩佬一样,给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从这幅画里还能看出至少两个方面的信息。

一方面,桑顿用犀角属植物代表非洲和非洲女人未开化的野性,她们性欲过度,是神秘而危险的女巫[8]。这样做的目的无非为了维护英国殖民者对南非入侵的合法性,这样的借口可以说是西方世界从古至今惯用的手段。比如,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人就打着传播上帝福音的旗帜开始征服美洲。

▲《花之神殿》插图theMaggot--‐BearingStapelia年[7]

另一方面,除了用犀角属植物比喻非洲的女人外,还有非洲大蛇,蛇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比如《圣经》的“创世纪”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正是蛇诱骗夏娃偷吃禁果,闯下了大祸。再加上乌云的烘托,营造出一种令人恐怖的氛围。

为什么要制造恐怖呢?这样的手段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每到美国军方要国会拨款的时候,也是西方媒体“中国威胁论”最为集中的时候,这无非就是为了得到国会和人民的支持。尤瓦尔赫拉利YuvalNoahHarari在《人类简史》中将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失败以及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的主因归为其国内和国际舆论。《基辛格越战回忆录》中,在基辛格看起来,越战失败核心并不在于越共的游击战而是在于国内舆论的分裂。

从这部作品随处可见桑顿讴歌大英帝国的伟大,他俨然充当了桂冠诗人的职能,仿佛能从他的内心听到“啊,我伟大的大英女王;啊,我伟大的大英帝国”。

▲theMaggot--‐BearingStapelia诗歌部分[7]

战争也确实如桑顿所愿,南非开普在拿破仑战争过程中数次易手后,最终随着拿破仑的战败而彻底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英国也正式走向极盛时期,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光辉岁月

非洲人的南非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

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做逝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Beyond《光辉岁月》

“日不落帝国”横行于世界各个角落,这些新世界的大花犀角等植物也开始随着英国的舰船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在切尔西花展上、在“植物怪胎”MichaelPerry的博客上、以及我的窗外都能见到这种奇特的植物……

年,黑人总统曼德拉上台,南非终于成为了非洲人的南非,正如大花犀角上的绿蝇走后,剩下的依然是那朵独特的海星花。

参考文献

[1]VanWykBE.AreviewofKhoi-SanandCapeDutchmedicalethnobotany[J].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3):-.

[2]KerkhamA.SouthAfricanbotanicalbooks-PartI.BeforeVanRiebeeck[J].VeldFlora,,68(2):58-59.

[3]SaltmarshAC.FrancisMasson:CollectingplantsforKingandcountry[J].CurtissBotanicalMagazine,:-.

[4]JonkersHA.StapeliahirsutaL.inanearlyportrait[J].Bradleya,,(27):-.

[5]Bradlow,F.R.().FrancisMassonsAccountofThreeJourneysatGoodHope,-withIntroductionandAnnotations.TableclothGapeTow

[6]Karsten,M.G.().FrancisMasson,aGardener-BotanistwhocollectedattheGape.III.MassonsJourneysattheCape(Continued).JournalofSouthAfricanBotanyXXV.PartIV:

[7]ThorntonRJ.templeofFlora[M].WeidenfeldNicolson,.

[8]MollendorfMA.TheWorldinaBook:RobertJohnThorntons“TempleofFlora”(–)[M].HarvardUniversity,.

Theend

图片

Kouka

文字

Kouka

编辑

Kouka

?紫云英博旅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lyjd/1849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