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世界地球日谋求能源低碳发展的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5/24 20:35:55   点击数: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更好的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自年9月第75届联合国大会以来,多国设立碳中和目标并相继公布的能源领域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将清洁能源作为恢复经济的引擎,战略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脱碳进程,加速化石燃料退出市场。01“碳中和”定调绿色发展战略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之一,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确立了在本世纪中叶前后达成碳中和的目标。作为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在内的碳定价机制,在推进气候行动以及向低碳经济过渡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确立碳排放与碳中和目标

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国相继确立碳中和目标,引导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截至年1月,已有欧盟及27个国家实现或者承诺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共和国和不丹已经实现碳中和,瑞典、英国、法国等6个国家通过立法承诺碳中和,欧盟、加拿大、韩国等6个国家及地区正在制定相关法律,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14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另外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讨论碳中和目标。(二)完善碳中和的市场化机制1.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

近两年来,碳定价机制在全球得到快速推广。中国自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国,这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已逐步从试点先行,过渡到全国统一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此前,中国已经在多地开展了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开启全国性碳市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除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现有的碳交易市场取得积极进展以外,全球碳交易市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2.逐步推广碳税制度

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按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碳税制度不同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对能源消费征收的税费。

欧洲是全球碳税征收最为成熟的地区。碳税对欧洲国家,尤其对北欧国家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欧盟多年来主要依靠碳市场减排。

02

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经济复苏计划

不少国家和区域组织将促进能源转型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国将核电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一)可再生能源成绿色复苏重要抓手

过去一年,多国出台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计划,指出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年,拜登政府推行“绿色能源革命”,大力推动太阳能、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部署核能和水力发电。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政府解决电力缺口的重要方式。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宣布加入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军。

(二)将核电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核电作为一种低碳排放的电力,对于全球电力系统实现低碳转型起到重要助力作用。多国将核电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自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各国对待核电的态度都变得谨慎起来。欧洲等地更是大范围关停核反应堆,一些国家和核能公司正在努力开发小型核反应堆。与传统核能相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更安全、更便宜、与可再生能源兼容性更高的特性,但也有业界人士对其技术成本和安全问题存疑。03

战略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各国纷纷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涵盖氢能、储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诸多领域。(一)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在氢能战略布局上,欧洲将氢能作为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重视氢能产业技术优势的建立和前瞻技术的研发,日韩致力于构建氢能社会和氢经济。多国将氢能作为推进气候和能源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计划从制定氢能发展路线图、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推进氢能发展。在制氢技术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未来趋势。(二)配套储能发展政策在为储能技术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各国政府还逐步消除监管壁垒,加大储能政策扶持力度。年“可再生能源+储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并将成为近期市场最主要的驱动力。储能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实现跨区域灵活调度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三)鼓励地热能发展地热能是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关键要素,全球能源企业正在加快布局地热能开发,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地热能市场将快速增长。在欧盟供热体系中,有超过80%的热能来自于化石能源,同时供热也占据欧盟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对于欧盟来说,供热体系去碳化尤为重要。预测认为,一旦欧盟将供热制冷领域纳入碳价体系,以地热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将获得更多优先发展机会。(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lyjd/1851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