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英美志英美曾经差点开战,和好全靠德国挡

发布时间:2023/3/2 11:56:58   点击数:

上回我们说到,美国南北战争中英方的犹豫不决,让其失去了遏制美国的最好机会。但错失机会不等于彻底放弃,整个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一直将美国作为潜在对手进行提防和围堵——直到决定性的委内瑞拉危机发生。美国才找到了既愣又倒霉的德国,让它代替自己成为英国的头号假想敌。

委内瑞拉独立后,逐步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在年单独建国。而委内瑞拉的东部是圭亚那地区。自从英国探险家罗利年航行至此,这块土地吸引了大量欧洲人,到17世纪英、法、荷三国分别建立了殖民地。根据年的《伦敦条约》,荷兰将其控制的埃塞奎博、德梅拉拉及伯比斯3个殖民区割让给了英国。

但是,由于其西部和委内瑞拉接壤的边界是未开发的森林和荒野,界线模糊,于是双方开始谈判边界问题。委内瑞拉认为当时荷兰控制的地区最西到达埃塞奎博河,因此,两国应该划河为界。但英国的势力已经深入到河西,故而并不承认。

年,德国出生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尚伯克自费对埃塞奎博河以西进行了勘测,并于年7月l日向英属圭亚那总督提交了研究报告和地图。年,英国政府便提出以这条“尚伯克线”为界,把河西的大片地区划归英属圭亚那。就这样,边界问题升级为边界纠纷,虽历经磋商,终究未能达成协议。委内瑞拉一直向美国通报交涉情况,并希望美国本着门罗主义原则出面调解。美国多次表示愿意调停,但英国都拒绝了。

由于在争执地区发现了金矿,加上为了争夺对奥里诺科河口的控制权,双方矛盾更为尖锐,两国在年断绝了外交关系。年,委内瑞拉新总统华金克里斯波重新把希望寄托于美国的干涉。委内瑞拉当局雇佣了原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斯克鲁格斯作为特别助理和顾问,在美国进行院外活动。他大力宣传美国应该干预委—英领土争端,以提高门罗主义的地位。他强调争端地区可以控制进入南美大市场的商业,并暗示英国企图通过这条水道染指南美广阔的内部。

年4月5日,英国正式宣布奥里诺科河口三角洲地区为英国所有,这自然加剧了美英之间的矛盾。

5月28日,被英国视为“温和派”的美国国务卿格雷沙姆去世,支持对英强硬政策的前司法部长奥尔尼接任。他在司法部长任上便了解了详情,7月2日上任后不久,起草了一份致英国政府有关委内瑞拉问题的长篇照会。

在这篇咄咄逼人的照会中,奥尔尼称,只有美国才是西半球唯一有能力执行门罗主义原则的国家,因此美国当仁不让地担任仲裁者。他还写下了著名的论调:“今天在本大陆,合众国乃是实际上的主权者,它的命令对于它干预所及范围之内的子民而言就是法律。”

对于这篇充满火药味的照会,克利夫兰总统赞不绝口,称其为是一门“20英寸口径的大炮!”这份照会在7月20日转到了美国驻英大使贝亚德手中。

而就在照会发出前不久的6月24日,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组成联合政府,由欧洲外交界的巨擘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首相兼外相。贝亚德怀着若干惴惴不安的心情,直到8月7日才将向这位老外交家宣读了这份照会。

然而,对于这份几乎是最后通牒的照会,老谋深算的索尔兹伯里侯爵声称,如此精心准备的声明是无法马上回复的,便将照会搁置下来了。他认为美国的仇英情绪并不稀罕,随着风波的冷却这类言论也会自然消失,他更不喜欢将这样的问题付诸仲裁。故此,一搁就是几个月。不过,英国政府还下令海军在英属圭亚那进行军事部署,默默地准备应对不测。

美国提交了这份照会之后,其内容被报界探听到了若干,于是炒得沸沸扬扬。就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索尔兹伯里的复照也到了。与奥尔尼“20英寸大炮檄文”相比,他的长篇复照却是绵里藏针。这篇复照分两个部分,其一是关于门罗主义,其二是关于边境纠纷。

索尔兹伯里首先承认门罗主义是必须被尊重的,英国从来无意违背这一原则。但是,他指出边界问题早在委内瑞拉建国前就有,况且边界冲突和门罗总统提出的问题没有关系,和美国更没有明显的关系。他进而提出,“国际法是建立在各国同意的基础之上。因此,无论多么伟大的政治家,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能将一条新奇的,从未被其他任何其他国家政府接受过的原则加入到国际法的准则之中。”于是,门罗主义被他轻描淡写地否定了作为国际法的有效性。同时,他还略带讥讽地指出,奥尔尼先生“那创造性的想法实际上使得美国成为拉美的保护者”,而如果门罗总统在世,也一定会强烈反对这一做法。

第二部分中,索尔兹伯里详尽地列举了诸多史实,仿佛在纠正奥尼尔的历史错误似的,在解释英国对于历次边境纠纷的立场和态度的同时,基本上将奥尼尔照会中关于边境纠纷的说法驳倒了。索尔兹伯里提出,“将英属圭亚那居民的命运交到国际法庭的手中是不公平的”,并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争土地……是为了这些土地上的人民的权利,而不是扩张领土。”

这样,索尔兹伯里将拒绝仲裁的理由建立在维护英国人民权利的基础上,老练地避免了领土诉求的实质,将自己摆在道德制高点之上。这篇宛如大学导师对笨拙的学生论文评分般的复照,充满着居高临下的冷峻和傲慢,还不时交织着辛辣的揶揄,“有理由询问一下,倘若墨西哥政府向美国要求早已被并入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大片领土时,美国是否也会同意将其交付另一个大国仲裁呢?”

虽然索尔兹伯里的复照比起奥尼尔照会来要高明得多,有说服力得多,但这位外交大师对美国的民情过于藐视了。尤其是他那种盛气凌人的语气,那种对门罗主义的揶揄,更是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于是,克利夫兰总统和奥尼尔国务卿迅速起草了对国会的特别咨文。这个咨文几乎完全继承了“20英寸大炮照会”的格调:“将以力所能及的一切方法,拒绝大不列颠擅用任何经过调查后我们认定其权利属于委内瑞拉的土地。”不过咨文在更加具有煽动性的同时,却在实际内容中采用笼统、空泛的笔法,既在公众面前保住面子,又设法避免卷入实际的危险之中。

克利夫兰的咨文在国会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国会当即表明,愿意拨款十万美元作为调查委员会的活动经费。28个州的州长中有26个宣布无条件支持政府的立场。舆论界也开始出现超越党派的声音,整个国家洋溢着爱国主义、好战主义的热潮。英国驻美大使庞塞福特在描述美国的反应时说,“在国会和公众中有一种只能被称作歇斯底里的心理状态。”

而英国方面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克利夫兰总统发表特别咨文的消息,但是和美国民间广泛出现的好战气氛相比,大多数英国人感觉不可思议,当然对于这个自“拿破仑时代以来,一个政府在和平时期提出的最令人震惊的建议”予以断然的回绝。《伦敦时报》在表示认为其荒诞不经之后称:“一个外国政府要任命委员会来调查我们帝国的边界,并以战争威胁我们接受委员会的论断,即使是再没有斗志的人也会为此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这种形势下,似乎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了。事实上,克利夫兰的咨文提出后,美国海军将三分之二的舰艇集中在了加勒比海地区。而委内瑞拉政府也任命了一个专门负责筹划与中美洲各国联合反英的特别委员会。加勒比海的上空战云密布,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此时,一起事件使这个争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机。

事件发生地是在南非,第一次布尔战争后独立的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在年发现了大型的金矿,但由于当地政府对英国人为主的外侨课以高额税收与经济限制,大大恶化了与英国的关系。年12月28日,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理罗德斯的好友,南非矿业公司的高级职员詹姆森带了余人,携带机枪企图颠覆德兰士瓦的政权。但这支小分队在次年1月2日被当地警察包围,人被打死,其他人员全部被俘。德皇威廉二世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便向德兰士瓦总统克吕赫尔拍发了一封贺电,“在没有请求友邦的帮助下,您和您的人民以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赶走了进犯贵国的武装匪徒,抵抗了外国的侵略,维持了贵国的独立,我特向您表示由衷的祝贺。”

不言而喻,此举极大地触怒了英国。德皇的这个电报给英国带来的震动犹如骤然爆发的火山,与此相比,奥尔尼那“20英寸大炮”咨文可算是温和多了。由于英国保持着“光荣孤立”政策,在世界面前没有盟国。因此,如果要同时和几个势力同时较量,即便是日不落帝国也是力不从心的。

对英国而言,开普殖民地事关本国的核心利益。而德国是英国的传统盟邦,这样的盟邦之君竟然发出如此贺电,这对英国打击之大可想而知。从盟邦转变为敌手,必然会瓦解英国悉心维护了近半个世纪的欧洲和平均势。故而,与这起事件相比,圭亚那丛林边界问题自然就微不足道了。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在1月4日力劝首相举行一次针对德国的海上示威,同时发表一个反对干涉南非事务的宣言,并“认真地努力与美国达成妥协”。

这对于正在寻求体面解决危机的克利夫兰总统,恰如久旱的甘霖。一旦开启了对话的端口,奥尔尼国务卿也扮演起职业外交家的角色展。经过半年左右的讨价还价,美国政府终于表示,同意将英国人的定居点排除在仲裁范围之外。这对英国政府是一个鼓舞,于是张伯伦9月访美,11月两国达成协议,英国同意美国对英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国界的争端进行仲裁,而美国则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英国的要求。

这次围绕英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的边境纠纷,美国成功地打起门罗主义大旗,并面对当时执掌海上主导权的大英帝国不惜一战加以威胁。尽管美国本身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但是由于英国接受了美国以仲裁者的身份进行裁决,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美洲事务上的主导地位已被英国默认。因此,这次委内瑞拉危机成为美国外交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

这一步一旦迈出,美英双方的关系也迅速改善,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上,英国支持美国在美西战争、巴拿马运河等方面的立场,而美国也就布尔战争等问题与英国站在一边。通过这一系列事件,英美都认识到,面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只有携手团结,才是最符合彼此利益的选择。

反观此后的英德关系,却一路走跌,英国此后认识到,相比于远在新大陆的美国,德国才是它近在欧洲的霸权威胁,因此集中精力加入围堵德国法俄协约,并最终走向了一战。

回顾整个委内瑞拉危机,如果没有德国的“横插一杠”,美英这两个大国几乎必然在崛起和守成的矛盾中迎头相撞。而德国几乎是拿着自己问鼎世界霸权的国运换了美国整个20世纪的顺风顺水。我们不敢想象,如果20世纪的世界是以英德“旧大陆联盟”对抗美国,会是什么样子。说这场危机决定了整个20世纪、乃至其后世界的格局,似乎并不为过。

19世纪末的漫画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设想——美国带领的新大陆联盟对阵英德为首的旧大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昱

壹点号昱见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lyjd/1887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