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人口种族 >> 寨卡病例或陆续有来,要防治感染,赶紧学学
粤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明显好转省疾控——
寨卡病例或陆续来防控关键在灭伊蚊患者信息2月9日:从委内瑞拉乘机返粤2月10日:在途中自觉发热2月12日早上:出现皮疹2月12日10时: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体温达到38.5℃2月16日:好转,退烧、退皮疹 尿液唾液仍有病毒寨卡病毒是什么?传播途径:蚊媒母婴输血性
病例特性:
仅约20%发病,病程约4~7天,大多症状轻微;症状轻的感染者可自行痊愈;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很少;迄今为止未发现死亡病例。
特别提醒:
孕妇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能与畸形新生婴儿如小头症、胎儿死亡有关。目前已发现男性患者精液中可分离出寨卡病毒。
小头症:
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这是由于婴儿在子宫或者在怀孕期间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和儿童通常会遇到大脑发育困难。世界各国卫生当局正在调查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与其婴儿罹患小头症之间可能存有的关联。
发病前15天有蚊虫叮咬史何时解除隔离待察
医院院长尹炽标介绍,广东首例寨卡病毒病患者是一名28岁的江门籍男性,发病前他在委内瑞拉居住、经商3年多,而该地区近期有寨卡病毒病例流行。该男子近一个月前有与类似发热、皮疹病人接触史,发病前15天有蚊虫叮咬史。
2月13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和医院专家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检测结果,判断其符合寨卡病毒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上报。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确认其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在南美务工竟不知当地疫情广东首例寨卡为江门人2月9日,中国大陆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是东莞某公司工作人员,从委内瑞拉由粤入境回江西老家;2月15日通报的大陆第二例、广东首例输入性病例也是从委内瑞拉回国,在白云机场入境时筛查发现,患者是江门人。
广东省虫媒疾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医院副院长张复春分析说,两个病例同样是在广东入境,而且临床特点比较典型,都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典型的皮疹、结膜炎;广东首个输入病例还出现咽痛,并都测到有病毒血症。
省疾控首席专家、传防所所长何剑峰指出,广东自身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社会原因,都不可能与国际流行的寨卡疫情脱得了干系。
不过,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广东疾控专家很吃惊,寨卡病毒已经在国际尤其在南美地区闹得沸沸扬扬,全球高度重视,但在南美务工从事销售业务的患者,竟不知委内瑞拉有寨卡疫情流行,对此无所认知!
据患者称,国人在南美务工、劳务输出、短期旅行的不少,即使英语不错,但当地多用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因此语言不通,根本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极易在当地疫情中“中招”。就此,省疾控专家呼吁,家里有人在南美务工、生活、旅行的,务必多了解寨卡甚至其他流行病信息,及时告知,提醒其做好防范和应对。
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病患已明显好转尹炽标透露,经过系统治疗,广东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入院两天后便退了烧,目前皮疹也退得差不多,已有明显好转,但肝功能检测有异常,还需接受护肝治疗,进行功能性恢复。另外,患者尿液、唾液标本检测结果还未完全转为阴性,这意味着他仍需继续被隔离观察,直到所有标本复核连续出现两次阴性结果,才可考虑在适当时候解除隔离。
尹炽标坦言,国内目前尚无相关治疗标准,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正在探索中。而寨卡病毒进入中国之后有无变异、会否出现重症?患者是否会成为慢性带毒者?目前尚不明确。
该院感染二科主任王建则指出,寨卡病毒是有自限性的,症状很轻的病人大部分可以自行消退。目前治疗是按国际上的指引来做。考虑到目前没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该院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尹炽标说,中医介入治疗也不是专门针对病毒,而是通过调整机体的抵抗力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对机体造成损害、缓解病人不适症状。
口岸一年例“虚惊”全省多个蚊媒监测点运行省疾控中心指出,自年1月起,已全面启动寨卡病毒病例监测,全省多个蚊媒监测点也全力运行,广佛等登革热重点地区,更是每周一次报告监测结果。在病毒检测方面,省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塞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组织完成口岸城市等重点地区培训。
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指出,广东各地的口岸检验检疫去年就在加强寨卡检测,虽然寨卡在3~12天潜伏期内无症状,客观上不能完全揪出“寨卡”,但口岸完全没松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年就筛查检测了多例疑似个案,虽然证实是“虚惊”。
防范寨卡孕妇高危需多防范
症状轻感染者可自行痊愈何剑峰指出,寨卡病毒不新,自年在非洲分离出寨卡病毒后,直到年后出现流行才引起甲氧沙林溶液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rkzz/1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