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邹蓝拉丁美洲文化刍议

发布时间:2017/11/7 10:24:47   点击数:

作者系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年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拉美研究系,曾在社科院拉美所从事巴西研究。

文化是一个定义非常宽泛且难以界定的概念。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看法和定义。不过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一个定义,我比较接受。

易经贲卦彖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文化”就是“人文化成”的意思。

中国古典定义是如此,牛津词典culture一词定义也近似。

定义一曰,theartsandothermanifestationsofhumanintellectualachievementregardedcollectively:"20thcenturypopularculture",synonyms:thearts,thehumanities,intellectualachievement,literature,music,...more(作为整体来看的人类智力成就如艺术和其他形式:如”20世纪大众文化”),同义词有艺术,人文,智力成就,文学,音乐等等。

二曰,thecultivationofbacteria,tissuecells,etc.,inanartificialmediumcontainingnutrients:"thecellsproliferatereadilyinculture"。用营养液在器皿里培育细菌细胞组织之意。

定义一说,艺术与人类其他集体获得的智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例如“20世纪大众文化”,同义词是:艺术,人文,智力成果,文学,音乐等等。

以人类文化来说,易经的定义,与牛津词典的英文定义一不谋而合,与我的理解也很接近。因人而有知识技能,有文并广而化之,便是文化。

没有文字能力的古人,使用工具用于渔猎农耕的办法,及其生活方式,都是文化。并不是有文字才算。中国农村或少许城市的老人自己说没文化,实际上说的是自己不识字,而不是广义上真没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就是文化。

拉美国家的文化有三种典型。我以人种的混合构成不同而将其分为:墨西哥型,巴西型,智利型。

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后而至的殖民征服、土著居民的抵抗和失败,使征服者的文化与被征服者文化相互吸收、同化,形成了一种即此即彼而又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形态。我们访问的这三个国家,在人种和文化的特征上正好代表了拉美文化的三种典型:

墨西哥有强烈的印第安文化传统影响;巴西除少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影响外,还有着较浓厚的黑人文化色彩,尤其在巴西东北部;智利以西班牙文化为主体,但是印第安人人也给今日的智利文化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鉴于年前美洲大陆只有印第安人,没有白人,也没有黑人。是哥伦布来到之后,才有了白人和黑人。而殖民者都是白人。如此的混血,起初只可能是白黄混血的meztizo。后来引进了黑奴,才有了黑白混血人mulato与黑黄混血人zambo。黑人的分布,除了巴西和秘鲁沿海,还有加勒比海诸岛,委内瑞拉等国沿海。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多是土著印第安人与白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混血。

巴西黑人多,尤其在巴西东北部。巴西文化特征之一狂欢节的桑巴舞游行,黑人为主参加表演。巴西足球,也是黑人名球员多。巴西人口黑人比重在拉美主要国家中最突出。

墨西哥是白黄混血多,白人也不少,在城市之外的乡村,纯血统的印第安人更多。智利是白人比重较高,印欧混血种人不少,白人也很多。但是很难见到黑人,在城市也难见到纯血统的印第安人。而在玻利维亚,现任总统莫拉莱斯就是纯血统的印第安人。

这个分类是恰巧我到过这三个国家的情况。如果我没去智利,而去了阿根廷,则分类也几乎一样。因为人种和文化上智利与阿根廷大致相同。

拉丁美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年,从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地区开始。其人种混合上的结果表现为,现在的墨西哥与中美洲国家,西班牙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嫁接,土著印第安混血人以及印第安文化背景浓重。

巴西则是另外一个文化类型。葡萄牙向巴西的种植园引入了大量黑奴(如此做法后来被英国学了去搞了更加出名的三角贸易,向美国贩运去了许多西非黑奴),但是巴西的疆域上土著印第安人多生活在内陆密林中,远离巴西殖民时期开发的东北到东南部沿海地带,因此巴西人种混合上主要是葡巴系白人与黑人的混血为主,土著印第安的文化印记不算深。

至于智利,大量涌入的欧洲白人与土著印第安马普切人的混血不多,因为印第安的马普切人抵抗很勇猛,殖民军队将他们大多驱赶入深山和南部的海山交错地带。因而智利的文化特点是白人欧洲文化特征浓重。

秘鲁、厄瓜多尔、巴拉圭及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大致可归入墨西哥类型,程度有所不同。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可能介于墨西哥与智利之间。阿根廷,乌拉圭大致可以归入智利类,也是程度有所不同。而秘鲁炎热的沿海低地,黑人比重比较大,其局部人口特点则可以归入巴西类。归入巴西类的还可以有加勒比海诸岛国,因为黑人人口比重高。

鉴于中美洲的土著文化代表主要是玛雅文化(Maya),阿兹特克文化(Azteca),也包含托尔特克文化(Tolteca)等,尤其是玛雅文化覆盖面更广,因而墨西哥中美洲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土著文化来源主要是玛雅文化。墨西哥的天主教甚至揉进了西班牙和欧洲天主教所没有的圣母瓜达卢佩(NuestraSenoradeGuadalupe)形象。

即便是欧洲白人文化特征突出的智利,孤悬海外的复活节岛IslaPasqua的巨人雕像,却是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人的文化。这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孤例。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沿线国家,主要在高原山地上(altiplano),是印第安土著居民生活的地区。尤其是安第斯山中段的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到智利北部和阿根廷的西北部高山地带,原来是印加(Inca)帝国的领域,而这个印加帝国的居民主要是克丘亚(Quechua)人,其土著文化特征,主要来自克丘亚等各部落的传统。现在克丘亚人主要分布在秘鲁的中部和南部。

巴西文化中的非洲因素非常突出,从非洲的原始宗教,到非洲式的饮食习惯等,在巴西东北部黑人人口比重比较高的区域,表现尤其突出。

不同的人种混血和文化构成因素,也导致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三类国家有很大差异。

顺便说一句,巴西日本移民比较多,年关东大地震,日本经济极其萧条,就业压力巨大,于是通过国际协约安排移民巴西。而来自中国广东到秘鲁开采鸟粪(guano)的契约劳工移民在秘鲁和智利也不少。甚至在这两个国家,中餐馆就叫chifa(吃饭)。久而久之,华南口音的chifa,在这里成了中餐馆的代名词。

在美术方面,墨西哥的两个大画家DiegoRibera(迭戈?里维拉)与FridaKahlo(弗里达?卡洛)夫妇,表现印第安土著文化特点的作品特别多。

以音乐来说,墨西哥的民间音乐主要代表是Mariachi(玛利亚奇)。一把小号,两三把短弓急促拉动的小提琴就能成为一个小乐队。

而南美安第斯高原地区,则以安第斯民间音乐为主。弦乐器有类似小吉他的charango(恰兰戈),管乐器则有zampona(排笛),以及单管的印第安笛quena或kena(中国箫的竖式吹法)。安第斯民俗音乐MusicaAndina(安第斯音乐)也是在世界各国民俗音乐中的一类特点很突出的。西欧各国安第斯乐队街头卖艺的很多。影响巨大而在欧洲登堂入室开大型演唱会的也有,如智利乐队IntiIllimani。

而在秘鲁的沿海地区,航运业发达,黑人多而黑人文化因素突出,有其地方特殊的音乐形式marinera马里涅拉。意思是航海。这是非洲音乐与安第斯音乐的混合。至于巴西,糅合了非洲音乐元素演变而来的samba(桑巴)以及后来糅合了桑巴与美国爵士乐的bosanova(波萨诺瓦)大行其道。阿根廷的探戈(Tango)音乐和加勒比的Salsa(萨尔萨)音乐,包括牙买加的钢鼓,也都很有特点。

拉丁美洲诸国文化上的三大类型中,各国可能也会因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有一些差异。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三大类型的分野是成立的。

总体而言如此。但是具体到一个特定拉美国家,比如巴拉圭,或巴拿马、苏里南等,也许就不能如此大而化之。通过文献的案头工作,以及田野调查,而将某一特定国家的各次区域文化构成,能做更准确的描述。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394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