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扎进经济舱的人堆里,回来时都带了故事荐书

发布时间:2018/3/4 23:39:41   点击数:

一种基于物理的理解是,世界时刻在变。然而,由于时间差的存在,人们习惯了通过辨认过去的世界来认识所处的世界,继而解决当下的问题。

这一层意义上,与雨果、村上春树、奈保尔、冯骥才看到的世界相比,今天并没有太多不同。相反,他们周游列国的记述因为更个人,这些具体的人的流动反倒具备了公共特征。

于是,在他人或与时间相濡以沫或与时间浅尝辄止的游记里,世界完成了转化,停云落月,经久不衰。

《雨天炎天: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

作者:[日]村上春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雨天炎天: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是村上春树年的希腊、土耳其旅行记。村上春树将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与所思记录于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希腊和土耳其的人文景观。

书中,对于希腊部分的描写位于阿索斯半岛的希腊东正教圣地,保留着中世纪生活形态,与世隔绝,近两千人在修道院潜心修行,生活清苦;对于土耳其部分的描写则是沿黑海和土耳其国境线周围,那里自然景观迷人,但也存在无所不在的巨人、紧张的战争气氛、糕的食物和到处遭人敲诈勒索的窘境。此行对于宗教与政治的的体验与思考,也间接地催生了他的小说《奇鸟行状录》。

“只是,这里是最后一站,是我们小小现实世界的天涯海角。再往前去,没有女人,没有酒吧式餐馆,听不到迈克尔·杰克逊,没有德国游客。连德国游客都没有了,老兄!是的,这里是人世的尽头,是欲望最后的出口,是现实世界的边陲。”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作者:[法]雨果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是雨果在法国和比利时,以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一带旅行时的书信、札记合集。

书中,雨果将旅程中所经历的名城、乡野,古代建筑、教堂以及博物院、城堡等一一描绘于读者,他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宇宙意识,超凡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将大自然无可比拟的壮丽呈现于读者。

“晚上我来到勒特雷波尔,离海这样近,若不能凌波微步,我实在无法入睡。此际我心满意足,大海在我窗下垂涎欲滴。我的阿黛尔,大海真是个美好的事物,但愿有一天我们共同观看。”

《西欧思想游记》

作者:冯骥才出版社:三联书店

《西欧思想游记》记录的是冯骥才在法国、英国交流行程中的见闻、感知、交谈与思索,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次写作实验。这本在边看边想边写,与形程同步中完成的作品,以一种全新的、不拘一格的、一任自然的文本将那些带着时间与空间的美妙和鲜活生动地呈现于众。

作者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在《西欧思想游记》中亦体现了冯骥才对艺术、文化甚至社会问题的感悟与思考。

“时差是我每每越洋之行最难对付的对手。因为时差是生物之钟不可调;而友人说我身体的生物钟是瑞士制造,体内的对手比体外的对手难缠,人对体内的对手往往束手无策。”

《重访加勒比》

作者:[英]V·S·奈保尔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重访加勒比》是“美洲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作者奈保尔的首部旅行随笔集及首部非虚构作品集。

本书讲述的奈保尔重访家乡特立尼达和另外四个加勒比国家和地区时的见感闻。特立尼达的繁华与落后、英属圭亚那的热情与冷漠、苏里南的多样与空洞、马提尼克的偏见以及牙买加的茫然等境遇中,在奈保尔用惊人的报道技巧和敏锐的历史思维下再现。

他认为,居于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是模仿者,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他们是一群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的旅行者。

“我们扎进经济舱的人堆里,回来时都带了故事。”

以上书目良友书坊有售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494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