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大航海时代木薯与天花影响下的加勒比

发布时间:2018/5/28 23:52:42   点击数:

温骏轩辑

尘埃安妮毛毛

经过这段时间的解读,我们大体已经对中美洲文明的地缘特点,以及为什么北美大陆未能出现文明有了初步了解。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激动人心的大航海时代。嗯,从欧洲以及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角度看,大航海时代的确配得上“激动人心”这个形容词。然而对于美洲人来说,被地理发现所带来的感受,更多就只有恐惧了。

在具体解读西班牙对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的征服之前,我们的视线应该在哥伦布最早发现的加勒比岛屿上停留一下,因为这片没有被认为产生文明的岛屿,同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作为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在他的四次美洲之旅中,足迹遍及加勒比海主要岛屿。抛开实际处在加勒比海之外的巴哈马群岛(Bahamas是西印度群岛包括的三片群岛之一,由多个海岛和多个岛礁组成,位于佛罗里达海峡口外的北大西洋上)不看,加勒比海岛屿在地理上,被分割为两部分:包括西段由古巴、海地、牙买牙、波多黎各四岛组成“大安的列斯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是加勒比三个群岛中最大的一个,构成了西印度群岛几乎90%的土地);以及数十个小型岛屿所组成的“小安的列斯群岛”。需要注意的是,狭义范畴的“加勒比群岛”仅指向后者。

加勒比群岛示意图

同处一条海峡之上的大、小安的列斯群岛,除了与大陆一起围就出“加勒比海”之外,还成为了连接尤卡坦半岛与南美洲的岛链。最初生活在这些岛屿上的土著,被称之为“阿拉瓦克人”(Arawak,指西班牙人抵达美洲时居住于北起佛罗里达,南至巴西北部沿海,包括加勒比海大安地列斯群岛在内的一支操阿拉瓦克语系诸语言的印第安人)。地理位置来看,玛雅人散布的尤卡坦半岛(PenínsuladeYucatán,位于中美洲北部、墨西哥东南部的半岛,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与在安的列斯群岛最西端的古巴岛之间,仅仅相隔了公里海峡;南美大陆与岛屿最南端的格林纳达岛之间,直接距离也不过公里。

年阿拉瓦克人聚集在苏里南的帕拉马里博与荷兰领导人会面

这些岛民无疑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单以地理距离来看,加勒比岛屿上的岛民们,从南、北两端迁入的概率相差无几。若从文明影响力的角度来看,玛雅人似乎应该更占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不缺乏降水和阳光的加勒比岛屿,受益于火山灰造就的肥沃土壤,加勒比地区的阿拉瓦克人已经进入了农业公社阶段。不过虽然阿拉瓦克人也会种植玉米,但他们却仅仅是将其煮熟食用,而不是象玛雅人那样精磨成面粉,并制作成玉米饼食用。

相比之下,种子的传播要比粮食加工技术更加快速和简单。比如说中国人和欧洲人,都在几千年前就传入了原产于中亚的小麦,但在加工工艺上却截然不同。欧洲人会将小麦粉用烧烤的方式制作成面包;而中国人在同样把面粉发酵之后,却会将之蒸制成馒头。这表明,一个部族可以通过很偶然的方式,得到一批来自异地的种子,并在播种后发现它的价值,但具体到食用方式上,却是需要很深的地缘联系才有可能改变。

阿拉瓦克人处理玉米的方式,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玛雅人,抑或其它玉米文明区部族的后裔。另一个有力证据是,阿拉瓦克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并不是玉米,而是一种根茎类作物——木薯。在中国,最起码在中国大陆,木薯的名气远不如甘薯、马铃薯这些同样被认定为“薯”类的根茎类植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过木薯类食物,是通过“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尽管不一定知道是木薯做的)。这些或黑或白,浸泡在奶茶中的“珍珠”,其实就是木薯粉圆。

珍珠奶茶

木薯属于热带作物,引入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进入20世纪后半叶,方才在华南及台湾地区开始有规模种植。在中国,木薯粉并没有被当成主粮来对待,而是被用在酿酒、饲料等产业上。珍珠奶茶这种形态,算是木薯最接近餐桌的一次尝试。然而在很多热带国家,木薯却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对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问题的贡献,甚至超出了另外三大主粮。

作为根茎类作物,木薯本身含有大量淀粉,并且相当容易种植,在恶劣环境下的产量远胜其他的栽培作物。当然,木薯也有一些限制了它传播的缺点。首先,这是一种热带作物,必须生长在年平均温度18℃以上,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以中国的情况来看,珠三角会符合这个标准,而鱼米之乡的长三江则会低于这条线;其次,除了淀粉含量高,容易饱腹以外,木薯的蛋白质等其它营养成分偏低,使一种更象一种专属于穷人的食物;第三,木薯含有氰酸(一种毒素),如果不经过预处理直接食用,很容易引发中毒。

木薯

相比木薯,阿拉瓦克人所培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物——甘薯,传播的范围就要广的多了。在中国,甘薯在不同地区有很多名字,比如:红薯、山芋、红苕、地瓜、蕃薯。。。等等,不胜枚举。从这点亦可以看出,甘薯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多样,是甘薯能够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木薯的生长期需要8个月,而甘薯最短只需要-天(夏薯)。这意味着,即使是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也可以种植甘薯。当然,以同面积土地的年产量来说,肯定是纬度越低、无霜期越长越高了。对于长期与饥饿做斗争的中国人来说,甘薯的这一特性,使之长期承担了救命粮的使命。另一个让中国人取甘薯而舍木薯的原因,是甘薯的超高含糖量(能达到15-20%),在缺乏食糖的年代,甘薯的那一丝甜味,是多少人童年的记忆。

甘薯、马铃薯分布图(来源:OSGeo中国中心)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51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