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自然资源 >> 什么土生土长的我竟然不算是ldquo
和喜爱岭南文化的外地朋友闲聊,觥筹交错间谈到广东一省像三省的奇特现象,竟引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毕竟,对于习惯了川渝一家,东北一体的朋友来说,难以想象出,“广东”原来只是限于在地理概念上。
“我好欢喜你们广东哦,尤其是广东菜,感觉你们广东每个地方都很特别。哦,对了,潮汕那边也不错,感觉是另外一派。”
“为什么你们广东,不是说广东话就能全省通行的?”
“嗯嗯,潮汕那边是粤东,他们和闽南更为接近”,我解释着,
“说客家话的那种啦”,朋友忙不迭地回应道。
“呃……!”
话题回到开始,当大家交流着过往的旅行经历,慢慢聚焦到广西时,朋友忽然地理大发现似的:为什么广西南宁以东地区的语言可以和广东的粤语互通,而不同地区的广东人之间必须以普通话来交流?为什么福州的同学,和她的厦门朋友之间,也是像广东各地区族群一样,没法通过方言沟通的呢?
带着朋友的疑问,细看华南地区地图。我突然有了一个发现,并将这个发现归纳为:广东一省三分的文化渊源,和广东省内的水文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众所周知,广义的广东人分为三部分,
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的,说广东话的广府人,
生活在广东北部,东北部,说客家话的客家人,
和生活在粤东的,说潮州话的潮汕人,
而分别与之对应的菜系,则分别是粤菜,客家菜,和潮州菜。
粤桂闽赣四省区,如果按文化而非地理特征来划分行政区域的话,那么珠三角,粤西和桂东应为一省,粤北,粤东北和赣南应为一省,粤东和闽南是一省,闽北和浙南又是一省。
来,让我们来看看广东的河流分布图,也许你就会对广东地区特有的文化差异划分有个清晰的了解。
广东省河流分布图
广东的水系主要由四大江河构成:珠江主流的西江,珠江支流的北江和东江,粤东的韩江。而广东人文气息,族群分布,恰恰与这几条主要江河紧密联系,息息相通,真真正正应合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广东一分为三的三大族群文化区
『广府人』
我们先从广东人的概念说起,很多外地朋友会把居住在广东省的居民统称为”广东人”,但狭义的广东人,其实应该是”广府人”,他们以说粤语/Cantonese,也就是两广地区所说的”白话”为主,居住以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并向四周辐射。因此,地理上以珠江口--广州行政区域--清远行政区域连线以西,直到广西南宁以东的居民,都可以称为广府人---广东广西两地在宋朝时期,本身就是一道两府,以广南道中心的梧州封开为界,划分为广南道东和广南道西。
这些正宗的广府人,以清淡的粤菜为主,菜系忌辣不油少咸,食材尤爱鲜嫩,但却凉茶不离身,除了岭南地区气候炎热之外,估计与西江水域欠缺含某类微量元素有关。
看看,说广东话的广府人,是不是聚居于西江流域
广府人在海外的分布范围极广,以东南亚,北美,大洋洲为多,而远至非洲外岛毛里球斯,大洋洲板块边缘,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圣诞岛,均有聚居点,从而也使得当地华人间交流多以粤语为主。
05年初自由行尚未普及的时候,我们背包出行马来西亚,由当地印裔向导带领,深入到马来半岛中部的雪兰莪州的热带雨林探险。午间寻得当地一家华人经营的简易餐厅就餐,言谈间获悉店主为广西籍广府人后裔,第四代华人,因没有到过中国,所有有关中港台澳的资讯除了从父辈间耳染目濡之外,就只有通过有限的媒体获得。当知道我们能说流利标准的粤语时,第一反应就是问我们是否从香港来的,而在双方掺杂着英语、粤语的沟通过程中,对我多次说出来自广州/Guangzhou,竟然没有一丝的响应,直到我说出广交会/CantonFair时,对方才惊喜地回复,“哦,我知道了,你们来自Canton/广州!”
正因为这么一个经历,使得我把澳大利亚圣诞岛,这一个以粤语为当地华人通行粤语的地区,作为人生旅途必到目的地之一。
广东话(粤语),作为港澳两个地区的官方语言,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客家人』
客家人,他们的方言是客家话,英文为:Hakka,在广东省内主要居住在北江和东江流域,据考证他们是近代从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跨越南岭后定居粤北和粤东北的外来居民,是为客居。这一族群在广东又可以细分为聚居在北江流域的韶关乳源人和东江流域的河源惠州人,以及粤东梅州兴宁人。
粤北的客家人,应该说是形成广义广东人概念里面的最后一波外来移民,由于他们和粤东北东江流域的客家人分别依北江流域和东江流域居住,因为河道连通,历史上和珠三角一带的广府人商贸往来密切,族群文化和饮食习惯比较接近广府人,这一带的”客家人”,多半会听和说部分粤语/白话。
居住在粤东梅江流域的梅州客家人,从族群源头来说,应该是比居于北江/东江流域的客家人更早来到广东的中原后裔。由于地理关系,他们的文化和饮食习惯更倾向于附近韩江流域的潮汕人,而且,这一地区的客家人,和潮汕人通婚的比例很高,因此,这一带的客家人和潮汕人,方言上略有互通,而他们的后代,很多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客家人还是潮汕人了,最著名的应该是泰国前总理丘达新(他信·西瓦那)和丘英乐(英拉·西瓦那),他们的父辈是潮州人,母系是客家人,成为典型的粤东境内两大族群通婚的后裔。
他们是泰国人,也是潮州人,更是客家人(图片来自网络)
早期的粤东梅江流域客家人,基本上不会听不会说粤语/白话,记得当年称雄中国足坛的广东足球队,由广州籍的容志行,何佳,欧伟廷,古广明,陈熙荣,和梅州客家籍的池明华,蔡锦标,杨宁等入选过国家队的猛将组成,在队内交流竟然都必须通过华语普通话,和中国人与韩国日本人之间必须通过英语沟通,异曲同工。
客家菜系以咸鲜为主,著名的有酿豆腐,东江盐焗鸡,梅菜扣肉等,但越往北江方向去,菜系咸度越低,越接近粤菜的口味。
江东盐焗鸡,也称手撕鸡
占据广东半壁江山的客家话区域
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除了东南亚之后,以美洲,欧洲为多,非洲,大洋洲的客家裔不多。但神奇的是,客家话竟然成为了南美洲国家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官方语言,如果算上台湾地区,客家话完全可以媲美粤语,并列第二位,成为第三种作为海外行政区域官方语文的中国语言。
『潮汕人』
潮汕人,他们说的方言是潮州话,英文为:Teochew.居住在粤东和福建交界的韩江流域,这个地区,连同与之相连的梅江,可以说和广东的珠江水系完全不相连,因此,潮州人的族群文化,饮食习惯可以说与”广东”两字无任何相关联,这也是很多人说,“潮汕那边又是另外一派”的原因。
如果说西江流域的广府人是古代躲避战乱移居岭南的第一代中原移民,北江/东江流域的客家人是近代移居到广东的最后一代战争移民的话,那么韩江流域的潮州人,则和闽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里先插进去说说福建,很多人会不会觉得,福建人里面,福州人和厦门人之间,也是不能用方言交流的?对,这是因为
厦门,泉州,漳州一带,还有台湾,他们说的是闽南话,英文是:Hokkien,也因为台湾的原因,被称之为”台语/Taiwanese”,而潮州话和闽南话之间是可以互通的,区别嘛,大概就是珠三角地区的粤语/白话和桂东南宁,柳州一带的白话一样,只不过是个别词语发音和名称因为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而已。
潮州话闽南话区域图
如果连接上饮食文化方面,大家会不会发现,闽南和潮汕两地区的饮食是同出一源的,以水产为主的煎蚝烙,土笋冻,碗仔粿(潮州有形神一致的”潮州粉粿”),粿条,哈哈哈,当然还有潮汕闽南一家亲的沙茶酱!
厦门鼓浪屿有名的煎蚝烙
满是沙茶酱
对比起客家菜系的用料为家禽肉类,味道咸鲜,潮州菜系更多的是海产和咸油。
咸,对于古代没有有效的保鲜技术,在炎热的岭南地区,咸的确是和大印度地区的咖哩一样,对食品保鲜有着不谋而合的作用,此为其一;其二,对比起千年商都的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粤北,粤东地区更多的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耕种和捕捞,去获得生活必需品,那么,盐对于配菜下饭,增加体能,是不二之选。
濒海地区的潮汕,长年出海劳作,日常饮食除了对盐咸外,对油料而言比居住在陆地上的居民有更多的需求,这也就形成了潮汕-闽南地区菜系比粤菜,客家菜均略油的感觉。
因此,如果探寻广东地区潮汕人的渊源,我更相信他们是福建闽南地区的移民,而同时,(在广东省内)潮汕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是广东人。
潮汕-闽南人在海外的分布,东南亚,台湾地区占了绝大部分,其余的散布在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和欧洲有少量,如果说分布的广泛性来说,不及广府人和客家人,而潮州-闽南话,也因为这个原因,无法成为海外某一个地区的官方语言。
聊完闽南话,那么细心的朋友一定回问,既然有闽南话,是否会有闽北话?哈哈,真的有!当然,在闽北地区流行的方言,正式的名称叫福州话,这是一种源自北闽文化中心福清,为聚居于闽江流域族群所说的方言,英文名称为:Hokchia,福清话。
福建的河流分布图,是不是也决定了以福州,厦门两大中心聚居的族群间文化的差异?
看到红红的那一片福州话区域,你会不会感觉到,福建是另外一个广东?
当你流连于福州街头,三坊七巷时,是否会感觉到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是彻底的和闽南地区完全不同?锅边,肉燕,鱼丸,芋泥,线面……,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这一刻,和印象中福建,福建人大相径庭?是不是体会到,在族群文化中,以闽江流域为中心的北闽地区,更接近浙南?而福建的厦门,福州之间的差异,与广东的广府,客家,潮州间的差异,是否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福州最有名的肉燕店
福州名小吃之肉燕
如果真要我列举出广东,潮汕-闽南,福州三地最具代表性而又类似的小吃,我会推介:-
粤菜的干炒牛河
潮州-闽南的炒粿条
福州的炒福建面
通过对比这三个地区的饮食特色,是不是更能体会到三者之间族群文化的异同?
『题外话』
为什么广东话会风靡海外,而且成为可与汉语普通话(Mandarin)分庭抗礼,有独立文字的一种中国语文。
据传,当年的香港,与宝安(现称深圳),东莞等地同属客家地带,香港开埠之后,当地华洋混杂,聚居的华人又以宝安,东莞,惠州一带的客家人,不是猛龙不过江的潮州人和省城的广府人为主。在争地盘,拉帮派的过程中,客家人和潮州人经常斗个你死我活。为平息纷争,也为了更好地管理当地的华人,管治香港的英国人就以性情平和,受教育水平更高,来自省治的广府人为核心,建立华人管理阶层,从而也就树立了粤语/广府话/白话为香港地区与英文并列的官方语言之一。
经过英国人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广东话也就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而流向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地,成为海外大部分华人聚居地区的第一语文。而独立,自成一家的文化环境,也促成了粤语创立出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使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一种独立的,全球有1.2亿人使用的语文,而非方言!
嚟广东,你最紧要识做两样嘢,
一个系搲银,
一个系揈!
TAMSIMON笔耕土壤里的营养因你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