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直在强调说“文化+科技”
各种声光电的技术形式来表现文化和艺术内容,像TEAMLAB这些越来越多,各种展览也是圈了不少钱。但其实这种艺术和科学的跨领域融合,也不是新鲜的事情,在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就已经有这样的艺术表现出现,但限于科技水平,没有现在那么大的气势,但是这种跨界学科的融合思维却早已产生。
用艺术来记录科学,这是从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一大融合。
18世纪是植物艺术的黄金时代,因为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远洋交通的便利,博物学家能够走到地球的最远处,寻找鹦鹉,幽灵兰花和玉藤等各种未能在陆地上发现的生物,他们确信对这种稀有物种的分析会推动人类从无知到开悟。
这些科学家经常伴随着插画大师一同旅行,以便记录沿途所发现的各种珍奇。在这期间,就出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植物艺术家,比如乔治·埃赫雷特(-)和皮埃尔·约瑟夫·雷杜特(-)等,因为在插画上署名,所以他们的名字得以留存下来。
乔治·埃赫雷特
植物学在当时的欧洲生活来说,是高层社会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最美丽、最奇特的植物才能在收藏家的花园里找到一席之地。同时也是的植物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乔治·埃赫雷特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园艺的基本知识,因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和他多年积累的植物学知识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植物画家。
乔治·埃赫雷特的第一批植物艺术插图是在到年期间与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斯(CarlLinnaeus)和银行家克利福德(Clifford)的合作。克利福德是一位富有的荷兰银行家,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行长,还是一位敏锐的植物学家,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大型植物标本室。因为航海贸易所带来的众多植物,吸引了像林奈斯这样的植物学家和艺术家埃赫雷特。在克利福德私人庄园里,他们创作出了早期植物学研究著作。
埃赫雷特用在艺术创作中显示了他丰富的植物学知识,他将自然历史的观察转化为艺术作品。在进入英国之后,埃赫雷特开始为邱园植物园中的植物绘制插图,并逐渐得到英国植物学家的赏识。
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和富裕的生活环境,埃赫雷特在英国度过了他的余生,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皇家植物园和邱园、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林德利图书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均有他的作品馆藏。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特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是一位比利时画家、植物学家,以玫瑰、百合及石竹类花卉等绘画闻名于世,并被誉为“花之拉斐尔”。他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的专职画师,即便在法国大革命及恐怖统治时期仍坚持作画。雷杜德得以在政治动荡骚乱中幸存下来,获得国际认可,皆源于精湛的绘画表现技艺,这类技艺在21世纪初仍鲜于人世。
雷杜德出生于比利时卢森堡的艺术世家,13岁时离开家乡,游历比利时,以室内装饰,肖像画和宗教绘画为谋生手段。年,雷杜德在植物学家查尔斯·路易斯·勒里蒂埃·德布鲁泰尔(CharlesLouisLHéritierdeBrutelle)和勒內·卢伊士·德方丹(RenéDesfontaines)的建议下,他开始朝着植物学图谱这个迅速发展的学科迈进。
年,他前往伦敦的皇家植物园邱园中深入研究植物。年,返回巴黎。年,被法国科学院聘用。巴黎商人沃舍让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在皇家植物园中绘制植物艺术作品。法国大革命后的年,这座植物园成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植物园。雷杜德因超高的植物艺术绘制技术,被介绍给了凡尔赛法庭的成员们。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他的艺术赞助人,雷杜德因此获得女王专职制图师及画师的头衔。
年,受到拿破仑一世皇妃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的庇护,几年之后,雷杜德成为她的宫廷画师。年,雷杜德受任委任为路易斯·玛丽·奥尔良皇后的老师,教她学习绘画。
年在约瑟芬死后,雷杜德一度遇冷,直到年,他再度被任命为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画师。年,他在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进行数次绘画授课。并给皇家名媛,多数是比利时的女名流授课。年,他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骑士称号。他以玫瑰和百合上的植物绘画闻名于世,此后,他创作的绘画作品纯粹以美学价值为尊。
雷杜德与同时代的著名植物学家密切合作创作,参与近50部植物绘本的设计绘画。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政治斗争、皇权斗争的雷杜德,但因为艺术天分,对植物学的贡献和持续获得艺术赞助的支持,雷杜德的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他创作大量风靡世界的华丽绘本,远销日本、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及美国等地。
女性植物艺术家,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是德国出生的瑞士博物学家和科学插画家,主要研究植物学和昆虫学,用绘画手法及进行了详细记录。她最大的贡献,是详细观察及记录了蝴蝶蜕变的过程。但是因为当时欧洲女性社会地位低,像梅里安这样的艺术家很少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而她的作品则曾经一度被误认为是植物学家德布鲁泰尔的作品。
梅里安的父亲是著名版画家和出版商马特乌斯·梅里安。她的继父是静物画家雅各·马瑞尔,梅里安在继父的指导下学习了艺术。她在年之前住在法兰克福,随后搬家,先后在纽伦堡、阿姆斯特丹和西菲士兰落脚。梅里安在年,28岁的时候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自然插画作品《新花卉图鉴》。
在年,梅里安在当时的南美荷兰殖民地苏里南的长官科内利斯的鼓励和支持下,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市的资助,和她的女儿桃乐丝一起到苏里南旅行。两年之后,由于疟疾盛行,她被迫回到欧洲,之后在年发表了让她声名鹊起的《苏里南的昆虫变态》。
在梅里安死前不久,彼得大帝在阿姆斯特丹看到她的作品。她去世后,彼得大帝就大量收藏她的画作为学术典藏,今日仍保存在圣彼得堡。
多年前,绘画艺术作为科学的记录方法,留存至今已经,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成为艺术收藏界的一类宠儿。影像技术的突破,让这种手绘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这类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精细作图技术,在艺术界依旧拥有极高的价值。
其实往往我们去追某些看上去很新颖的东西,而其底层逻辑和根本思想,早已是为先人所历练过的。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件事,还是挺有道理的。
Johnny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