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自然资源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孕妇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月9日通报,我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男,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委内瑞拉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
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2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当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病例为疑似塞卡病毒感染病例并上报我委,同时于当晚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2月9日,我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什么是Zika病毒塞(兹)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
该病毒最早于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
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年-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人。
截止年1月26日,有24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道,其中22个在美洲,目前欧洲多国也有报道,有蔓延全球之势。
塞卡病毒可能和新生婴儿小头症有关联年巴西的寨卡暴发流行中发现了很多小头畸形的新生儿(出生的新生儿头围与匹配的相同性别和孕龄的孩子比,低于平均值超过了两个标准差)。在年5月-年1月间,共报道例感染塞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与往年小头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
35例小头畸形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弥漫性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和丘脑区域、基底节区域。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能见到。小部分婴儿出现关节挛缩,提示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然而,在解释婴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的关系之前仍需要做出更多调查。
塞卡病毒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年和年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间,有报道称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如何诊断塞卡病毒由于寨卡病毒与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等其他黄病毒会发生交叉反应,因此通过血清学方法做出诊断可能较为困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血中病毒分离培养可以确诊。起病7天内,如果检测到外周血清中寨卡病毒RNA阳性可以诊断,但由于RT-PCR阳性窗比较短(3-7天),也就是病毒血症期短,因此阳性窗之外阴性结果不能除外感染。
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对症退热治疗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小头畸形肯定对生长发育有影响,具体影响要进一步观察。
预防塞卡病毒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疫情区目前无塞卡病毒疫苗。避免去该病毒存在的疫区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如果无法避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驱虫剂;
2、穿戴尽可能覆盖身体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浅色衣服;
3、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
4、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环境。
该病毒可能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遵循这一建议,当前往已经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时也可征求当地卫生部门的意见。
建议孕妇推迟前往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和波多黎各等疫情高发国家。
更多健康科普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8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