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自然资源 >> 万国志印度的不甘与实力
印度,中国人对其有直观了解是因为早期上海英租界有很多印度锡克教警察,这些警察戴一圈大头巾,所以有了三哥的称呼。
首先说说印度的人口,在官方统计中,印度人口13.24亿,中国人口约14亿,表面上看中国人口好像多一点。我说几个主体民族是印度裔的国家:毛里求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斐济;另外印度裔是英国第一少数族裔,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印度裔都是第一族裔,人口最多,当然大都没有取得所在国户口。据官方数据,印度海外人口是多万,而中国海外人口是多万。为什么印度在那么多国家是第一族裔,但海外人口只是中国的一半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印度海外后裔因技术原因未统计在内,二是有部分印度海外后裔持印度签证。如果算上这两部分的印度海外人口,跟中国海外人口来比较的话,印度海外人口比中国会只多不少。
从全世界来看,如果去除东南亚的华裔的话,海外华裔数量是远远落后印度裔的。先说说美洲的比较,北美十大科技公司,印度裔就占了七位CEO,印度裔深入北美各个角落,北美人饮食中早已习惯了咖喱,这能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印度人在北美的普遍。再转到南美,南美的北部至今有几个小国家还是英法荷的殖民地,其主要人口就是印度裔,比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再看看非洲,也许有人要问:非洲的印度人应该很少吧。其实印度裔已经深入到非洲的毛细血管了,举个例子吧,如果你去南部非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非洲的杂货店和商店老板有太多太多的印度人,印度人抬着他黝黑的面庞对你说:嘿,哥们,我是荣誉黑人。插句笑话哈,调节一下气氛。
印度的不甘
印度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感觉英国给他带来了先进的制度与技术,加上本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让其感觉有些许的骄傲,但同时被殖民总归是不好听的,这使印度人内心有了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存在。如今印度人遍布世界了,并且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了,这自然会激发他的野心,向全世界证明自己。
印度人算不上是一个民族,因为主体民族才占百分之三十几,因此很难总结其民族性格,但还是会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得势了炫耀、欺软怕硬等。这些民族性格也促进了印度的野心生长。
那么印度的野心是什么呢?
用一句话来总结吧。南控印度洋岛屿和斯里兰卡,北扼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东吞锡金、不丹和藏南,西进阿拉伯海。其战略思维已经不仅仅是想当区域性大国,但又没实力当全球性大国,那就退而求其次,当区域性霸国,成了区域小霸王,那么一步步在区域内消化与增强,等强壮了,迈向全球也未可知。
印度的实力
有野心也需要实力来支撑。印度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印度的软件业在全球独占鳌头,美国有大量的软件外包分包给印度,另外有大量的侨汇每年寄回印度,这些资金能很大程度上支撑印度的军购。
军事:印度常规的军队总兵力大约有.5万人,陆军就有.9万人,海军有6.7万人,空军则是12.7万人,加上准军事部队的.5万人和海岸警卫队的人。年,印度军费预算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
经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印度以2.59万亿美元的GDP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但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印度凭借信息技术及大量受过教育并懂得英语的青年,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后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其他行业如制造业、制药、生物科技、电讯、造船、航空和旅游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说到制药,印度的制药业是很发达的,虽然研发不咋样,看过《我不是药神》的朋友应该有过一定的了解。
总体来说,印度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实力至少能支撑起发动一到两场区域性的战争,在这一点上,周边的国家要有警醒地认识。
印度的困局
印度最主要的困局就是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百分之三十多,并且国内语言多种多样,其国内语言的差异性跟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南北只是方言差异,而印度很多民族的语言差异甚至可以算是语种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
创作不易,希望大家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8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