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地形地貌 >> 他们是正宗的汉族人,只说古代方言,学者虽
中国拥有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而地大物博的中国,自然而然划分了许多地区。不同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习俗,甚至语言,这就是中国方言的由来。
中国方言作为汉语的分支,有的与普通话相似,有的则非常复杂拗口,其中有一种方言,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我国最正宗的古代汉语。而说这种方言的人,也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汉族人,他们就是客家人。
我国方言大致可以分成7类,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其中最古老的就是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作为方言中的“活化石”,客家话有着万使用人口,就连远在东南亚的兰芳共和国,以及南美洲苏里南共和国,都将其定位法定语言之一。
为什么说客家人是最正宗的汉族人,而客家话又是最正宗的古汉语?这就不得不说起客家人的来历和历史。这个诞生自秦朝时期的族群,在经过了多年之后,已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也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华夏族人之一。
首先要理解,客家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而是一个“民系”,他们作为汉族的一个分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大迁徙的参与者。“客家”二字的来历是“客而为家”,这也说明了他们曾经是远离故土的迁徙者。
早在秦朝平定百越,并且建立郡县时,福建周围引来了第一批汉族住户,他们就是最早的客家人。此后直到西晋永康年间,客家人才得到中原人的补充。随着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越来越多的北方汉人南迁,他们有的去了浙江江苏、有的去了湖南广西,其中大部分都来到了福建浙江和广东,成为了客家人。
第二次人口大迁移则是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时期。随着金人南侵灭亡北宋,在宋高宗的带领下,一大批汉人南下,在南方等地繁衍生息。这让客家人再一次得到了补充,而南宋末年,闽南广东更成为了反元的最后根据地。
以文天祥为首的反元义士驻守在这最后一片汉家土地上,带领着客家义军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同时在南宋末年,也是客家第三次迁徙,也正是这一时期,户籍有主客之分,潜入闽粤等地的新人被编入客籍,因此有了客家这一叫法。
第四次迁徙则是在满清入关之时,清兵在北方和江苏扬州等地的大屠杀,吓坏了无数汉人。而福建广东等地则是反清根据地,因此许多明朝遗民来到了福建广东。后来又随着郑成功前往台湾,康熙年间发起了著名的“湖广填四川”,许多客家人从闽粤迁到两湖,又从两湖迁到了四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湖南湖北和四川,有着许多客家人的后裔。
不难看出,闽粤地区往往是战乱发生之后的避难所,吸引了历史上许多逃避战乱的汉人,因此闽粤地区的方言带有古汉语的韵味。专家对此表示:客家话虽然听不懂,但是好听,这也是因为客家话在南宋时期初步定型,算是古代的一种方言。
现如今客家话已经成为我国在世界上传播最广泛的一种方言之一,和粤语并列,都是影响力巨大的方言。前文就提到过,远在南美洲的苏南共和国将客家话作为法定语言之一,同时客家话也是台湾的官方语言,是香港的本土语言之一。
而在东南亚,甚至非洲美洲等地都有许多客家话流行的地区。最集中的还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婆罗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区。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我国明清和近代下南洋的原因,许多客家人前往东南亚发展,自然而然就将客家话带到了世界各地。end
零点壹让你的生活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