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老树开新花姑苏古城孕育文化新经济

发布时间:2020/9/23 17:13:31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苏州作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上海高端要素溢出的最佳承接地。而所谓的“上海高端要素”,笔者理解,除了通常所指的人才要素和资本要素,也包括上海的“发展理念要素”。

早在年,夏雨先生在《上海培育发展创意产业的探索和实践》一书中提出:“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于激发全民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顾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早期阶段,一大批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工业厂房被改造成为产业园区,用来承接各类创新创意产业,其中经典的园区包括八号桥、田子坊、M50、幸福里、老码头、老场坊等广为人知的转型案例,它们不仅更新了城市面貌,更是从产业结构这一根本问题上实现了调整和优化,改变了城市中心区功能衰退和市容衰败的局面,为上海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也为中心城区吸纳了大量活跃的创意人才。

其实,创意产业以城市中心为布局的战略早在后工业化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就已经得到实践验证,伦敦、纽约、巴黎、巴塞罗那、米兰等城市都是引领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的大都市。中心城市特殊的优势——文化沉淀深厚、配套设施齐全、交通出行便捷、街道尺度宜人等等,对技术、智慧、艺术等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并能迅速营造出包容、开放、多样化的人际沟通交流网络,从而形成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

从学者们的分析也得出相同结论:吸引知识工作者的环境特征包括零售业发达的环境、定期的体育活动和音乐表演、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高密度的道路网络。而所有这些描述往往能在中心城区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

而如今,这一发展理念又在苏州得到体现。姑苏区是中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也是人文积淀深厚的中心城区。姑苏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九座园林,有八座位于姑苏区。而辖区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计72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2项、省级8项。

然而,一体两面。历史悠久的古城区随着时代变迁,往往会在一定阶段沦为“老城区”,相比“幅员辽阔”的相邻城区和新区,“老城区”则面临发展空间局促、城市面貌老旧、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不足、年轻人口外流、创新驱动乏力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古城相对落后的格局,年苏州“一核四城”的全新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姑苏区被定义为“一核四城”中的重要之“核”,提出聚焦科学化保护,系统推进古城更新利用;聚焦特色化发展,整体提升古城产业能级;聚焦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古城环境品质;聚焦多元化保障,持续改善古城民生事业,从而尽快展现出“核”的形象、影响、品质和实力,吸引优质要素回归古城。

年,姑苏区正式启动了以“央地共建IP+共创育商能力”为核心基础的文化新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文化新经济,是以文化元素为内在驱动,以拉动文化消费为主要手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最终目的的发展战略。笔者理解,这里所说的新经济,便是创意经济,姑苏区试图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文化是姑苏区最显著的特色,而利用好深厚的文化资源,将文化优势转换成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活化本地文化元素,通过创新业态模式,为传统产业融入高附加值,推动产业新消费、新增长,成为姑苏区的独到之路。

由此,一年后,“姑苏IP创意产业园”在姑苏区中部的东中市应运而生。东中市东接人民路,西至阊门内皋桥至西中市,路宽9-13米,长度不到一公里,旧称阊门大街,街道尺度宜人,沿街建筑具民国风情。在本世纪初,依托创建于年的苏州五金机电市场,东中市成为五金机电一条街,各类五金机电、电线电缆店铺鳞次栉比,为当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类“底商上居”的经营、仓储、居住“三合一”混乱模式越来越不能符合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整条东中市面临业态转型、功能提升和环境优化的迫切需求。

下图:东中市街景,沿街老旧的民国风建筑经营着各种五金机电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江苏安和锦公司秉承“城市复兴,建筑更新,文化运营”的发展理念,在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历经20年经营的旧五金机电市场改造转型成了苏州首个以IP创新为产业内核的创意产业园。园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6栋单体建筑全部由原来的五金市场改建而成,设计理念上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姑苏古城的文化精髓,并完全保留了场地内的参天大树和原先宜人的空间尺度感,成为姑苏区乃至苏州市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的新地标,也为创新企业和创意人才回归中心城区营造了一片新天地。

下图:改造前的旧五金机电市场

下图:改造后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与相邻旧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已有20多家知名文创企业入驻IP创意园,包括喜马拉雅FM、上海文汇出版社长三角机构、HelloKitty、南大传媒城市更新事业部、IP超导体研创中心、梵尼·洛芙、苏大文创、苏宁易购、日本柴犬咖啡(道吉的汪星球)等,成为苏州文化新经济示范基地,可谓开启了苏州中心城区利用存量载体成功转型发展创意产业的新篇章。

下二图:姑苏IP创意产业园的入口、园内保留大树下的咖啡店

今年4月初,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转型院)作为姑苏IP产业园的全程顾问,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将转型院牵头的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发展联盟苏州交流中心落地姑苏IP创意园,按照空间调整推动转型、技术创新带动转型、资本助力撬动转型、产业政策引导转型和人才集聚支撑转型五大重点,不断充实文化新经济内涵,为苏州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苏州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人才吸纳,以及苏州创新城区的打造,持续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条东中市的五金机电业态将陆续被新业态和新功能替代,姑苏区也将越来越充分展现为苏州“一核四城”战略中的活力之核。

本文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欢迎留言。

——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园区招商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辐射桥头堡苏州得天独厚!苏州市中心金牌产业园诚邀优质企业共创未来!

——有意向者,可电话咨询

韩女士:

一、苏州文化新经济示范基地(1号园区)

区位:地处苏州市中心姑苏区(类似上海黄浦区位置)

公共交通:地铁4号线步行5分钟

园区规模:总建筑面积㎡,由16栋单体建筑组成

主导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已入驻20多家知名文创企业

户型特点:50-㎡可自由组合分割;-㎡独栋LOFT产品,稀缺古城洋房

二、苏州智慧产业基地(2号园区)

区位:地处苏州市中心姑苏区(类似上海黄浦区位置)

公共交通:地铁4号线步行10分钟

园区规模:总建筑面积0㎡,1栋单体建筑,单层㎡

主导产业: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

户型特点:主力面积:25㎡、68㎡、78㎡、85㎡、㎡、㎡、㎡、㎡、㎡、-㎡,可自由组合

停车:地下个停车位(免费)

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点击!

普通的混凝土下水道管还能有什么用?设计师会让你“脑洞大开”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多,如何让它更有艺术感、吸引人?设计师这样告诉你荷兰一项“你最想在哪里办公?”的调查出乎人们意料:“办公室”居然被排除在前五位选项之外同比增长%,北京公园文创是如何实现业绩“井喷”的?麦肯锡最新研究报告提出:未来30年全球化转型有五大方向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qh/18279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