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备考干货高考地理是如何考查河流水文水

发布时间:2021/3/23 8:10:09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区别在于水系是指河道的结构,而水文特征指的是河水的特征。简单理解就是:

水系特征是河流的“样子”,多长(流程),多宽(流域面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流向),直的还是弯的(河道弯曲状况)等等。

水文特征是水文站所测得的河水的一系列指标,如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位、水能、流速、透明度等。

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一下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1、流量

描述词语:大小,季节变化大小。

影响因素:①流域内的气候类型(降水量和蒸发量);②河流的补给类型;③水系状况(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等);④土壤类型(地表覆盖物质);⑤植被覆盖情况;⑥人类活动(修水库、植树造草——改造下垫面性质、取用水等)。

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流程长,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量一般较大。

2、水位

描述词语:高低,季节变化大小。

影响因素:①河流补给类型;②流域内的气候类型;③下垫面性质(植被、土壤);④湖沼调节;⑤人类活动(修水库、植树种草—改造下垫面性质)。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参考流量。

、含沙量

描述词语:大小。

影响因素:①流域内的气候类型——降水强度(流量);②地形起伏(流速);③流域内土质松紧;④植被覆盖率;⑤人类活动。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4、汛期

描述词语:汛期在什么季节,汛期长短。

影响因素:①河流补给类型;②流域内的气候类型。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5、结冰期

描述词语: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①流域内的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②流速和流量;③河水深浅、风力。

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0℃以上无结冰期。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

6、水能

描述词语:丰富或贫乏。

影响因素:①地形——落差;②流量(流域内的气候类型和流域面积)。

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丰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丰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开发水能为主。

7、航运价值

描述词语:大小。

影响因素:①地形——落差;②流量(流域内的气候类型);③结冰期。

地形平坦,流量丰富河流航运价值大。同时需考虑河流有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小能否保证四季通航。

水系特征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1、流向

描述词语:某方位向某方位。

影响因素:地势高低。

图上判别:等高线、分层设色图中的颜色、河道粗细、海洋、支流流向。

2、流程

描述词语:长短。

影响因素: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河流的位置。

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大部分都较短。

、流域面积

描述词语:大小。

影响因素: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流域面积大。

4、河道弯曲状况

描述词语:弯曲、平直。

影响因素: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

5、支流数量

描述词语:多少。

影响因素:高山峡谷地区,支流少;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即支流多。

6、支流排列形状

一条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称为水系,如果有湖泊与河流相通,湖泊也应是水系的一部分。水系有各种各样的型态,不同的型态可产生不同的水情。

水系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包括:

1.树枝状水系(海岸平原地区、珠江、华南丘陵)

干支流呈树枝状,是水系发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在抗侵蚀力较一致的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地区。如西江上游接纳柳江、郁江、桂江等支流。

2.扇形水系(冲积扇、海河)

干支流组合而成的流域轮廓形如扇状的水系。如海河水系。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大支流交汇于天津附近,之后入海。这种水系汇流时间集中,易造成暴雨成灾。

.羽状水系(淮河水系)

干流两侧支流分布较均匀,近似羽毛状排列的水系。汇流时间长,暴雨过后洪水过程缓慢。如西南纵谷地区,干流粗壮,支流短小且对称分布于两侧,是羽状水系的典型代表。

4.平行状水系(有时候也叫梳状水系——淮河)

支流近似平行排列汇入干流的水系。当暴雨中心由上游向下游移动时,极易发生洪水。如淮河蚌埠以上的水系。

5.格子状水系(闽江)

由干支流沿着两组垂直相交的构造线发育而成的。如闽江水系。

6.此外还有梳状水系(有时候也叫平行水系),即支流集中于一侧,另一侧支流少。

7.放射状水系(海南岛)及8.向心状水系(辐合)(台北盆地、内陆湖水系),前者往往分布在火山口四周,后者往往分布在盆地中。通常大河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水系组成。

描述:河流长度/流向,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峡谷落差,湖泊沼泽状况。

常见的排列形状有:

①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亚马孙河树枝状水系

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刚果盆地的水系。

▼刚果河向心状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状分布。

▼海南岛放射状水系(不是一条河流)

④梳状水系(平行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淮河梳状水系

⑤扇形水系,如海河水系。

▼海河扇形水系

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网状水系。

▼恒河三角洲网状水系

7、落差

描述词语:大小。

影响因素:相对高度。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qh/1841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