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国家气候 >> 区域地理天津篇因地制宜
年,天津建卫
“卫”的意思是“戍卫”
对历代天津政府而言,漕运乃第一要务
“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
三岔河口旁凭借便捷的水运条件
以及在地势低洼,洼淀密布的天津中
地势相对较高,易于建筑的优势
筑起了一座1.8x1.1km的四方城
即便如此,城南部仍有大片积水
因此天津的官衙全都设置在城的北半部
天津便由此由一个码头
逐步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
天津旧城与三岔河口(
小乔)如果说海河是我们的母亲
那么筑城时幸运的地形条件
便是我们在困难里遇到的第一个知己
因为“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非常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而一路北上,通过蓟州区城区
地形便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这里是燕山山脉的南麓
众多景区藏匿于其中
“八仙桌子”(八仙山)主峰米,是天津的最高点
古海洋的亲临者——蓟州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国际年代地层表(侧重于统、阶的分类)(
天津自然博物馆)地质年代表(侧重于动植物的进化和环境事件)(
国家海洋博物馆)距今约25亿-18亿年间
如今的华北地区是一块较为稳定的大陆
从距今约18亿年到8亿年间
由于地壳地陷,
蓟州地区逐渐成为一片汪洋大海
元古宙(距今约25-6亿年)是地球海洋的跨时代时期,海陆格局剧烈演变
大气环境从无氧到有氧
生命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核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雨量使得藻菌类生物大量繁殖
伴随着碳酸盐沉积
形成了大量藻类化石和叠层石等生物地质遗迹
叠层石
被誉为“协同进化的见证者”
这些晦暗的石头上曾充满生命
每平方米岩石上生活着36亿个微生物
正因为它们近20亿年的坚守
地球氧含量才升高到适宜孕育更多的高等生命
2亿年前,燕山地区发生强烈地壳运动
褶皱隆起形成燕山山脉
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因此而出露
作为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难得的叠层石剖面
蓟州区中上元古界剖面是现存世界三大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之一
而蓟州区的地层剖面分为
“蓟县系地层”(以碳酸盐岩组合为主的海相沉积)
“长城系地层”(以碎屑岩为主的海相沉积)
“青白口系地层”(由下部碎屑岩和上部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
其中西井峪组的角砾岩属于冰川成因
蓟州区晚元古代冰碛岩的发现
说明前寒武纪末存在冰川沉积
其展布稳定,厚度大
岩层齐全,出露连续
保存完好,质地清晰
构造简单,变质极浅
古生物化石丰富
具有一定的页岩气发育条件
是名副其实的“叠层石宝库”
如今,“天津蓟州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部大地的史书
有待世世代代去观察、去发现
古海岸天书——贝壳堤
贝壳堤俗称“哈喇堤”“沙岭子”“岭子垒”
古人称“贝丘”
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的海岸洲堤”
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的古贝壳堤
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
南美苏里南贝壳堤
以及中国天津的贝壳堤
贝壳堤是多成因的海岸演化过程产物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地质地貌
一层一层的贝壳层真实记录海岸沧海变桑田的过程
对于研究古海岸线位置,推断海洋环境演变历史,海洋、第四纪地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
对于天津贝壳堤的形成过程
可理解为“淤泥质海岸”“水下沙坝”“障壁岛”“贝壳堤”四个过程
海岸侵蚀与海水入侵
作为两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
是天津海岸患上的慢性病
海岸侵蚀
除了我们最熟悉的海平面上升
还有河流改道、海洋泥沙减少、地面沈降、海洋动力增强等自然因素
以及建造拦河坝、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砍伐红树林等人为因素
海岸侵蚀会破坏海洋构筑物,使海滨浴场退化
使海岸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
以及泥沙搬运到海湾沉积,使河道受损
海水入侵发生在地下
核心因素是“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动力平衡破坏”
于是海水向地下水方向流动
海水入侵还需有水文地质条件
即具备一定透水性能的第四系松散层、基岩断裂破碎带或岩溶溶隙、溶洞等
我国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是山东和辽宁
它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有严重危害
“超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危害生产生活”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崩塌是山体滑坡的一种形式
往往崩塌和滑坡相伴而生
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图(
桔灯勘探)崩塌的含义、前兆、预防、避让(
中国气象局)对于蓟州区北部山地地区
崩塌时有发生
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是岩土
往往岩性坚硬的岩石易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
而松散土层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
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
陡倾角构造面越与坡体延伸方向垂直
以及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特殊地形
更易产生崩塌
此外地震、降雨、融雪、地表冲刷、昼夜温度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是造成崩塌的外界因素
而防治崩塌
我们可以从清理危岩
构建防护网
减轻防治工程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几个角度入手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
是全国十七个重点灾害防治区之一
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沧州、德州等城市和农业区
面积12.7万平方千米
地势平坦,发育巨厚的粘性土和砂性土
防治重点是北京、天津和沧州等区域的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
全国地质灾害重点分布区与地面沉降易发程度(
桔灯勘探)由于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
岩溶塌陷
开采固体矿产
工程环境效应等因素
地面沉降可发生于各个地区
它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特别是对于地下构筑物
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
造成海水倒灌和海水入侵
对于目前的天津
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2.5米
沉降量毫米以上的范围已达平方公里
而防治地面沉降的关键
便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合理开发
可以采取人工补给等措施
同时预测可压缩层的分布
计算分析地面沉降量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
天津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
年降水量约毫米,东部略大
年平均气温约为14度
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度,历史最高温度41.6度
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度,历史最低温度-17.8度
总体来看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
-年天津月平均气温降水(
中央气象台)而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
天津大体位于Bsk类与Dwa类交汇一带
其中D大类
即“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3度,最热月平均温度超过10度”
我认为对于天津尚且存疑
或许对于普遍认同的研究成果
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是我们的目标
柯本气候分类法(
《气象学与生活》)据河北史书记载
从明永乐十年到解放前夕
仅天津就被淹过72次
据《顺天府志》记载
年(明万历三十五年)的一次大水
不仅淹了天津,还涌进北京
冲坏了紫禁城,使长安街变成了“长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