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国家气候 >> 行业资讯海工行业资讯年3月
本期精彩预览(年3月)
一、产业链上游动态
二、产业链下游动态
三、行业前沿资讯
/产业链上游动态/
3月5日
AdnocDrilling接收“ShelfDrillingJourney”自升式钻井平台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麾下子公司AdnocDrilling接收了自升式钻井平台“ShelfDrillingJourney”号,尽管目前市场动荡,该公司仍在继续扩大其海上钻井平台的船队规模。总部位于迪拜的ShelfDrilling公司公告称,完成向AdnocDrilling公司出售并交付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ShelfDrilling去年12月表示同意将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以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AdnocDrilling。AdnocDrilling公司在年公布了一项重要的钻井平台船队的扩张计划,与阿布扎比计划到年将石油产量提高到万桶/天的目标相符。
3月8日
油价再次大涨,突破70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期货站上70美元/桶,为年1月以来首次。WTI原油期货一度站上67美元/桶,为年10月以来首次。截至石油link发稿,WTI原油期货涨1.92%,报66.63美元/捅。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82%,报70.66美元/捅。本轮油价上涨,受多重因素利好。一方面,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和经济复苏预期提振了原油需求。另一方面,欧佩克减产致原油供应趋紧。此外,拜登上任以来,积极推动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油价上涨。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也对油价波动产生影响。
3月11日
马国油拟对马来西亚深水油田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以下简称“马国油”)计划今年对东马沙巴海上的Bestari深水油田做出最终投资决定。为了开发Limbayong油田,马国油重新招标该项目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船。马国油首席执行官阿迪夫·祖基夫利(AdifZulkifli)在上周公布年业绩后表示:“对于上游板块,我们通常每年要进行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有十几个左右,通常这些最终投资决定的规模大小不一,但我们预计今年Bestari将引人瞩目。”
3月11日
Adnoc授出阿布扎比海上油田合同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向国家石油工程公司(NPCC)授出了一份重要的海上合同,进一步开发其在波斯湾的姆阿尔达尔赫(UmmAlDalkh)油田。国家石油工程的总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Adnoc的目标是到年将其石油产能从目前的约万桶/日提高到万桶/日,姆阿尔达尔赫油田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由于Opec+(由Opec成员国以及主要石油生产国组成的集团)持续减产,目前阿布扎比的油井产量大幅低于其装机产能。
3月16日
BorrDrilling一座自升式平台获长期租约
挪威钻井公司BorrDrilling在新加坡的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年建成)正在准备在泰国海上钻井作业。BorrDrilling在最新的船队更新中表示,公司与PTTExploration&Production签订了租约授权书。该合同涉及自升式钻井平台“Skald”号从年6月至年6月在泰国海上为PTTEP工作。日费率未披露,但消息人士估计是70,美元/天。“Skald”号采用KFelsSuperBBigfootClass设计,作业水深达英尺。目前PTTEP还租用了BorrDrilling另外两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即“Gunnlod”号和“Saga”号,在马来西亚作业。
3月18日
ONGC准备收购新造海洋钻机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希望利用目前低迷行情收购新建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增加公司未来浅水钻井能力。印度浅水钻井市场素来日费较低,年印度国油曾以2.5万美元的日费招标8座尺左右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为印度国家石油公司,为配合印度政府减少对石油进口依赖,ONGC在未来几年有一项雄心勃勃的海上勘探计划,旨在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的搜寻力度,增加浅水勘探和开发井。不过,公司尚未澄清计划收购的钻井平台数量。
3月23日
沙特阿美:未来50年将优先供应中国
据路透社消息,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敏·纳赛尔(AminNasser)在中国发展论坛上表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还将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在未来5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沙特阿美仍把保证中国能源安全当作首要任务。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仍然是中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国,石油供应量增长2.1%,达到每天万桶。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国在疫情期间需求骤降后,为平衡全球市场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减产协议,但沙特在年超越俄罗斯,成为了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
3月24日
埃克森美孚续签三艘钻井船合同
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已将Noble公司旗下三艘钻井船的合同延长至年,这三艘船在圭亚那海上作业。圭亚那和邻近的苏里南是主要勘探热点,埃克森美孚及其在圭亚那近海斯塔布罗克(Stabroek)区块的合作伙伴已发现了约90亿桶石油当量的可采资源量。埃克森美孚今年将在圭亚那钻探勘探及开发井,与Noble公司达成的新协议将确保该公司拥有勘探活动的一支强大钻井船船队。
3月24日
租赁40艘节能油船,挪威国油助力航运业脱碳化
为了帮助海运行业减少碳排放,挪威国油(Equinor)到年将长期租赁多达40艘节能油船。根据挪威国油最新发布的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目前挪威国油的油船船队中包括30艘长期租赁的节能油船,此外该公司还签署长期租约租入另外10艘新造船,将于年至年陆续交付运营。该公司强调,其船队中数艘穿梭油船使用LNG和从货物装载中捕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作为燃料运营,同时其租赁的LPG船还使用LPG燃料。
3月25日
埃克森美孚就圭亚那第四座FPSO与供应商接洽
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正在为其位于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第四座FPSO(YellowtailFPSO)的租赁合同与主要承包商展开早期对话,荷兰浮式生产巨头SBMOffshore和日本浮式生产巨头Modec参与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年高层发生变动,随即公司在圭亚那油田的采购招标策略,从与SBMOffshore长期合作转向市场招标。招标策略改变后,Modec从去年9月份左右开始和埃克森美孚接洽。埃克森美孚可能会选择对YellowtailFPSO进行竞争性招标。
3月25日
中石油、中海油发布年业绩
中石油、中海油相继发布年业绩:中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人民币,下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58.4%;中海油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亿元,净利润人民币.6亿元,同比下降59.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全年平均实现油价为40.96美元/桶,平均实现天然气价为6.17美元/千立方英尺。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亿元,净利润人民币.6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56元人民币。
3月26日
中海油服发布年年报
中国最大的海洋钻井承包商中海油服发布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中海油服表示,年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2百万元,同比减幅7.0%。净利润为人民币2,.3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百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57元,同比增加人民币0.05元。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集团服务价格、工作量方面出现双降。
3月26日
Noble收购PacificDrilling,钻机规模扩大至24座
两家美国海洋钻井承包商Noble和PacificDrilling已经达成最终合并协议,Noble公司将收购PacificDrilling全部股票,最终合并协议已获得各公司董事会的一致通过。PacificDrilling将以无债务方式整体并入Noble公司,公司并入状态拥有约3万美元的预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通过此次收购,Noble将拥有和运营由24台钻机组成的高规格船队,其中包括11艘钻井船,1台半潜式钻机和12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此外,Noble公司将备有大约17亿美元的手持订单,涉及不同的客户和运营区域。
3月28日
海油工程营收同比增长21.43%,利润增长.9%
海油工程年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90%。营业成本.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9%,主要原因是工作量较上年同期上升,以及受疫情影响公司项目赶工成本增长。由于两个国际项目开工延迟,营业收入低于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预计收入增长40%的目标。展望年,公司工作量将超过历史峰值,预计国内有17个海上油气田项目要建成投产。
3月29日
美国墨西哥湾NorthPlatteFPU招标重启,多家海工承包商参与竞争
法国油气巨头道达尔已经重启其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北普拉特油田的一座半潜式生产设施(NorthPlatteFPU)的设计、采购和建造投标,该项目招标因为新冠疫情推迟了一年左右。行业人士表示,道达尔已经对部分海工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包括中国的海油工程、中集来福士和中远海运重工,新加坡胜科海事以及韩国的现代和三星。
3月29日
“三桶油”今年上游预计投资3亿元
在“三桶油”发布的年报上,公布了年的支出计划。其中,中石油年度资本支出计划为人民币亿元(约合亿美元),这比包括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在内的全球大型石油公司要多。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石油公司正在削减开支,尤其是上游勘探开发,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对石油需求不确定的后续影响,另一方面则因为各大石油公司践行低碳、向新能源转型而进行的资本重新分配。根据中国“三桶油”财报中的展望,年在上游勘探开发生产板块,中石油将支出1,亿元人民币,中石化支出亿元,中海油支出-1亿元。三桶油合计支出预计达3亿元人民币(超亿美元)。
3月30日
Seadrill削减美国墨西哥湾工作岗位
钻井承包商Seadrill计划解雇其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艘钻井船的船员,该公司准备将钻井船完全停工。SeadrillAmericas在2月8日提交给德克萨斯州劳动力委员会(TexasWorkforceCommission)的一封信中表示,将从3月1日开始解雇“WestNeptune”号钻井船的名工人,所有人将于5月底离开工作岗位。年建成的“WestNeptune”号钻井船正根据KosmosEnergy在美国墨西哥湾的万美元合同完钻一口井。由于市场需求疲软,这艘钻井船无法获得额外的工作。
3月31日
新冠疫情导致石油需求下降,但未必持久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EA)的数据,到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这个板块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年石油中期前景报告指出,全球石油市场已经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极端需求冲击中反弹。这份报告的基础预测反映了当前的政策环境,到年,石油需求将增至1.04亿桶/天,比年的水平增长4%,即万桶。在国际能源署报告的基础预测中,亚洲将占年至年增长幅度的90%。
/产业链下游动态/
3月2日
大宇造船超深水钻井船第4次延期交付
大宇造船发布公告称,根据美国钻井承包商AtwoodOceanics的要求,双方签订了延长超深水钻井船“AtwoodArcher”号合同期限的修改合同,将该船交付期限再次延长至年12月31日。这也是该船交付期限第四次被推迟。据悉,此次修改合同是经过船东方面的相关法律批准程序后,于2月26日生效的。韩国业界人士表示,“AtwoodArcher”号之所以一再被推迟交付,是因为AtwoodOceanics尚未为这艘钻井船找到租船合同。
3月3日
国海公司管理的两座JU2E自升式钻井平台交付
在国海公司运作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管理的两座JU2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顺”和“国信”号签字交付。国海公司副总经理杨立平、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张启鹏、参加交付仪式,双方代表签署交船文件。
3月3日
航通船厂新签一艘6匹马力全回转消拖两用拖轮订单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与汕尾粤电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6匹马力全回转消拖两用拖轮建造项目合同。该6匹马力全回转一级对外消防消拖两用拖轮为钢质全焊接、单底(局部设双底)、单甲板、长艏楼、艉开敞甲板、双机、双全回转舵桨的拖轮,全长38米左右,入级CCS,主要用于粤东地区沿海港区协助满足大型、超大型散货船、LNG船和超大型油船的助泊、顶推作业,同时兼备海上拖带和对外消防(入级)等应急救助功能,满足国内沿海航行的要求。
3月5日
福港拖轮获两艘5马力拖轮订单
福港拖轮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在镇江举行合同签约仪式,福港拖轮公司总经理陈强、镇江船厂董事长郭琰分别代表双方在新建两艘5马力(KW)全回转拖轮建造合同上签字。根据建造计划,两艘新建拖轮总投资5万元,预计于年5月建成投产,新船交付后公司拖轮总数量将达22艘,总拖力近10万马力。
3月8日
三星重工输了StenaDrilling撤单官司
三星重工发布公告称,英国伦敦国际仲裁法院(LCIA)已于本月5日(当地时间)作出判决,认为瑞典钻井承包商StenaDrilling公司做出的解除半潜式钻井平台“StenaMidMAX”号建造合同的行为是合适的,并判决三星重工退还已经收取的预付款和与此相关的利息等共亿韩元(约合4.1亿美元)。伦敦国际仲裁法院认为,在合同规定的交付期限内,“StenaMidMAX”号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因此船东有权解除合同。对于伦敦国际仲裁法院的判决,三星重工已经提出强烈抗诉。
3月8日
马国油首批16艘海工船招标启动
沉寂数年的海工船市场终于有望迎来新一轮“订单潮”。马来西亚国油(Petronas)计划在未来4年订造多达艘海工支援船(OSV),首批16艘已经启动招标。据了解,目前在运营OSV中约有60%已经使用了至少11年,接近其15年使用期限。马来西亚国油在其-年活动展望报告中表示,正努力通过与船舶行业合作,更换目前在运营的老龄船。该公司考虑为其业务运营提供新的船舶技术方案,以适应每年天运营能力。虽然海工市场尚未脱离危机,但马来西亚国油表示,现在是当地企业和金融公司重新评估投资机会的大好时机。
3月12日
中集来福士进军海上风电市场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博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海上风电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华电重工是华电集团科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工程系统设计与总承包为龙头,致力于为客户在海上风电工程、物料输送工程、热能工程、钢结构工程等方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经验,是国内海上风电工程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博强重工成立于年,拥有先进的海上风电装备和船组,是目前国内海上风电施工的主力军。主营业务板块为海上风电工程和火电港口工程,具有丰富的海上风电施工经验。
3月19日
吉宝完成SBM首艘Fast4Ward型FPSO上部模块吊装
在因疫情延期大半年后,荷兰SBMOffshore首艘世界独创Fast4Ward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LizaUnity”号终于在吉宝岸外与海事完成了建造工作的重要里程碑。3月16日,SBM表示,“LizaUnity”号已经于近日完成了超过26吨的上部模块吊装。这艘FPSO的船体部分由外高桥造船建造,在年1月抵达新加坡,但由于疫情导致的船厂停工,直到去年11月吉宝岸外与海事才开始进行FPSO上部模块集成作业。
3月19日
“渤海7号”改造转型EPS海上工厂
近40年船龄的渤海7号开赴威海金陵开展平台转型EPS海上工厂改造工程等,威海金陵和平台项目组在码头举行了欢迎仪式。EPS海上工厂改造适用于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进行海上油田钻井液处理回收再净化处理,能克服现场废弃物处理能力不足对钻井进度的制约,保证钻井液资源最大化利用,降本增效,满足海上油田现场的“零排放”需求。渤海7号本次改造修理工程主要包括拆除井架钻台及其附属钻井设备,船体结构、管系阀、电气系统和零排放改造,新增设备安装,船体涂装、倾斜试验、中检坞修,以及升降液缸大修等项目。
3月21日
金海智造一艘半潜船风电改装项目签约启动
金海智造长涂区域举行“永福华景”半潜船风电改装项目签约启动仪式。据了解,“永福华景”半潜船风电改装项目原船船长60m,型宽38m,型深4.8m,为一艘非自航钢质半潜驳,用于出运0t及以下的大型混凝土沉箱,主要由浮箱、艏艉四角塔楼和艉部甲板室组成。为适应海上吊装作业需要,拟将原船进行适当的改造。该船改造后,船型改为半潜驳船兼起重船船型,属于船舶重大改建。
3月24日
我国北方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承建的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场址IV1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北方海域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大连庄河海上风电场址IV1项目装机容量为兆瓦,总投资59.6亿元,计划安装25台6.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和26台7.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并建设一座上部模块钢结构重量超3吨的千伏海上升压站。该项目由华能集团东北公司投资建设,是继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场址Ⅱ(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在辽宁实施的又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3月25日
“振江号”风电安装船修复试航
振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子公司尚和海工通知,其旗下海工平台“振江号”已维修完成并成功试航,近日已重新取得CCS(中国船级社)证书,已具备重新开展海上风电吊装工作的条件。尚和海工表示,振江号去年7月4号出现事故,11月进入舟山市华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进行整修,本次振江股份打捞和维修费用,约在1.5亿元左右,未超出之前跟上市公司借款金额。目前,“振江号”今年的新的租用合同已经签署完毕,客户并未发生变化。
3月25日
国海公司管理的“国湛”修井多功能平台交付中海油服
在国海公司运作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建造、改装的新型自升式修井平台“国湛”号,在广州南沙新区顺利交付中海油服。“国湛”号将大大提高北部湾油田检泵作业时效,提升单井产量,为南海西部原油上产2万方助力。国海公司、中海油服、黄埔文冲、ABS、CCS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交付仪式,对该平台的交付表示祝贺。
3月29日
中集来福士交付抢险打捞工程船
中集来福士为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建造的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德建”轮交付仪式在龙口基地举行,自此“德建”轮正式入列烟台打捞局从事海上应急抢险打捞和海洋工程施工作业。“德建”轮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船长.1米,型宽41.3米,型深9米,定员人,自持力20天,续航力3海里,适用于无限航区航行,入级中国船级社。该船配置4根90米长圆柱型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单桩最大举升能力5吨,可在近海海域实现自升降,最大作业水深50米,可变载荷0吨。
/行业前沿资讯/
3月5日
“海上特斯拉”设计吸引投资者兴趣
在不久前披露“海上特斯拉”设计之后,英国Windship技术公司已经和来自航运业和投资圈有兴趣的企业进行了洽谈,将共同把这种真正零排放的船舶设计推向市场。据介绍,Windship公司披露的“海上特斯拉”设计是一种全船方案,用于处理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零排放的散货船和油船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与DNV船级社结成了投资合作伙伴关系。在新设计中,Windship已经开发了具有专利的高性能、高效三翼平台,以及新的柴电船舶推进系统,去除了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和颗粒物,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3月7日
DNV:海上风电市场呼吁新作业方式
随着传统海上风电场的发展空间日渐局促,海上风电产业正在进入新的领域,离岸更远、环境更为严苛,海底条件也更加恶劣。为此,海上风电产业集众家之长,启动了一项联合行业开发项目(JIP),以谋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扩展新的作业理念和更加优化的运营局限。对可再生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正不断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扩张,为第一轮装机浪潮留出的空间已所剩无几。在更为严苛的新环境下,海上风电场需要新的作业理念、运用先进计算方法来优化作业极限,同时保证安全性不打折。
3月9日
StormGeo发布战略性功率导航
挪威卑尔根StormGeo作为提供航线设计、航线咨询及船队绩效管理等船舶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于今天正式发布战略性功率导航(StrategicPowerRouting),一种优化船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功率输出,以提高整体燃油效率,并减少排放,而又不错过船舶抵港时间窗口的服务。当船舶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高浪、强风和洋流,就必须输出更大的功率,从而增加油秏来维持速度和引擎转速(RPM)。战略性功率导航将气象条件考虑在内,并根据不同船型来计算他们的统计学掉速。
3月11日
Stena推出混合动力模块化运输船概念
油轮船东StenaBulk公司近日披露了其InfinityMAX概念的混合动力模块运输船设计,旨在推动航运业朝零碳、多式联运船舶设计发展,该船采用电动和模块化设计,能满足可持续、零碳、高效和灵活的海上运输需求,其设计将提高船队利用率并进一步促进供应链标准化。InfinityMAX概念将使用氢气作为一种船用燃料,风力涡轮机则将产生更多的能源,可折叠翼帆和鲨鱼皮船体也被融入了概念设计,大大提高了效率。
3月13日
“深蓝探索”成为世界首艘获DNV智能船级符号海工平台
由招商工业制造的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蓝探索”获得DNV全球首个Smart智能船级符号。3月10日,DNV大中国区总经理科莱(NorbertKray)在其地区总部上海办公室向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总经理梅先志颁发了该平台的“智能船级符合性证书”。“深蓝探索”号由招商工业与中海油服联合研制,历时4年建造完成,是目前国内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并具有智慧科技、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特点的CM-SD1型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3月28日
瓦锡兰为美国海上风电市场设计多用途SOV
芬兰技术集团瓦锡兰已经设计了全球首个悬挂美国国旗、符合琼斯法案要求的混合动力、多用途服务运营船(SOV),用于服务美国海上风电市场的需求。据介绍,这种长76米的船设有55间单人房和5间套房,可住宿60名船员和风场技术人员。瓦锡兰方面指出,”随着风能成为美国的一个大市场,船东和运营商们在投资方面都纷纷具有更具战略性的长远目光。这类下一代船将针对所有的IMO框架排放法规进行灵活设计,以确保投入运营时能利用先进的技术。”
END
敬请期待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
海工行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