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6/16 12:21:08 点击数: 次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荷兰王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值此周年之际,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不同行业的人物访谈,讲述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故事。近年来,中荷两国的双边合作不仅涉及商贸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也保持着持续的合作关系。在荷兰留学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数量排名前列;同样,在疫情之前,也有不少荷兰学生到中国交流与学习。语言往往是留学路上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是思想之舟楫,文化之桥梁。透过语言,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两国教育、文化与生活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为此,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两位分别来自中国与荷兰的语言专业学生——上海外国语大学15级荷兰语专业的徐子归(Sabrina)和荷兰莱顿大学17级汉语专业的林飒(Lisa),听她们讲述自己如何与荷兰语和汉语结缘以及各自在荷兰及中国的经历。Sabrina于荷兰莱顿小城,图/受访者提供林飒于复旦校园,图/受访者提供与语言结缘的背后作为小语种,荷兰语在全球范围内约有万人使用。其中约万人居住在荷兰,万人居住在比利时,40万人居住在苏里南。而中文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自年起,荷兰正式将中文纳入为荷兰中学第二外语的选修语言之一。你们是如何与荷兰语以及中文结缘的呢?Sabrina: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算是“半自主”地选择吧。我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这门语言有多特殊,但我十分喜欢学习不同的语言,加上当时对荷兰的印象还不错。所以填报志愿时,便选择了荷兰语专业。林飒:我和汉语的结缘更多是始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年暑假,我曾到上海的一个语言机构学习汉语,这段时光也让我加深了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好感。因此,在返回荷兰后,我选择继续在莱顿大学系统性地学习汉语。之后,又在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多个中国高校学习与交流过。用语言触摸社会/感知多元世界通过荷兰语课程,Sabrina开始一点一点认识这个有些陌生的国家。“我觉得学习荷兰语带给我的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知识,更是对另一种文化的体悟”。大学期间,Sabrina作为交换生到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一年,这一年的留荷生活让她有机会真正接触与了解荷兰的风土人情,也让她对荷兰的文化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例如,在和荷兰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荷兰人并不是事事“goDutch(各自买单)”,他们也会时常请客买单,这也让她认识到了“书本以外”的荷兰。Sabrina于莱顿文化节活动,图/受访者提供莱顿大学学习期间,Sabrina参加了话剧社,在这里她遇到29岁半工半读的荷兰同学,也结交了40多岁嫁到荷兰后才开始学习荷兰语的伙伴。“这一定程度上治好了我的‘年龄焦虑,”Sabrina笑着说。身边同学多元化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让她体会到没有什么是所谓“太迟”或者“不应该”的,人生不应该设限。留荷期间的种种经历,打开了她认识世界的角度,可以说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林飒十分庆幸当初的选择:“作为荷兰母语者,学习汉语并不简单。但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到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认识了这么多中国朋友。是语言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与当地人交朋友是林飒最喜欢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在中国的经历充满了乐趣,我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中国朋友”。在林飒眼中,不论是在厦门、上海,还是重庆、成都,所到之处都值得学习和探索,也十分高兴一路旅程有朋友相伴。林飒摄于复旦大学路,图/受访者提供在体验过众多中国城市后,林飒觉得上海的生活最让她心向往之。“多样的文化、善良的人、数不清的美食”她用这三个短语概括自己眼里的“魔都”。其中,最让她惊喜和钟爱的是——上海街头充斥着的大大小小的精品咖啡店,甚至比在莱顿的咖啡体验还要出彩。“有时候周末喝杯咖啡,只是在街头走一走,就感觉很惬意,”林飒每次说起上海生活的点滴,嘴角总是会微微上扬。在Sabrina看来,语言不仅是用于沟通的工具,更是打开另一种文化的“钥匙”。一旦拥有荷兰语这把钥匙后,就可以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荷兰莱顿小城,图/受访者提供Sabrina在荷兰交换期间,参观了各式各样、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荷兰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拥有约家博物馆机构。在一次参观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兰克博物馆的过程中,Sabrina发现博物馆没有提供汉语版导览,这让她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在中国,安妮弗兰克的故事也被大家熟知,许多中国游客会特地到博物馆参观。上外15级荷兰语班与荷兰大学生合影那次参观结束后,Sabrina便和同学联系到了安妮弗兰克机构教育部门提出了建议,并且表示作为一名学习荷兰语的中国学生,愿意帮忙完成翻译工作。他们的反馈很快得到了回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并在之后的来往中,邀请Sabrina和她的同学们翻译一部关于安妮弗兰克的影片。那是一部时长27分钟的影片,对于刚上大二的学生来说可谓是一个挑战。但与另外三名同班同学的合力协作下,他们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影片的翻译工作。这次经历不仅让Sabrina体会到拥有荷兰语这把钥匙带来的成就感,也影响了她未来的学习方向。本科毕业后,Sabrina选择荷兰博物馆作为自己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对林飒来说,学习汉语也是在学习中国的美学与哲学。“我最喜欢的成语是‘美轮美奂’,这背后蕴含了中国式美学,有一种意境美”,林飒提道。此外,她还喜欢听王菲的歌曲。学习成语和听中文歌曲是林飒了解“中式美学”的方法。林飒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图/受访者提供“每门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文化,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我也在学习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和方式。”在林飒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她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职业生涯与人生选择学习荷兰语和汉语,对你们的职业和人生选择有什么样的影响?Sabrina:今年是毕业的第三年,目前在国内从事荷兰语教学工作。上学期和一名毕业于汉语研究专业的比利时外教Merle麦乐共同研究《荷兰艺术史》这门课程。受限于疫情,麦乐没办法亲临课堂,但和麦乐的合作是愉快而难忘的。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关于中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林飒:目前正在荷兰,由于疫情,两年前不得不停止在复旦大学的交换学习,返回了荷兰。今年即将从莱顿大学毕业,希望能够再次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收获专属的独特之美“从古至今,中荷之间就有许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往来与合作。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促进中国与荷兰之间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想要了解荷兰的中国学生,学习荷兰语是十分重要的。”Sabrina讲道。林飒认为,即便荷兰的英语普及率居世界前列,汉语专业在荷兰的设立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随着中荷之间合作和发展的日益紧密,相互了解各自的语言对两国的商业、政治、贸易合作都非常重要。目前国内荷兰语学习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大学的专业教学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工作、学习、文化交流、生活等不同的原因选择学习荷兰语,学习队伍不断壮大。就像Sabrina所坚信的,“小而美”的荷兰语专业会始终拥有自己独特的立足之地,每个学习它的人都会收获独属自己的成果。透过语言去探究中荷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只是多棱镜中小小的一片,两国在众多领域间的交流和合作都前景广阔。教育交流对中荷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促成了两国的文化互动和世界文明的碰撞与繁荣。随着合作和发展的日益升温,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必将更加紧密,而合作所产生的成果也不可小觑,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inyongxia.com/gjqh/1880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