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国家象征 >>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河流的水系及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的判读方法: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由此可确定河流的流域范围;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由此可画出河流的位置;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②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③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④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进行判断
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即潜水位线的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潜水位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河流与潜水的互补关系:应用示坡线法和切线法可判定。
⑤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进行判断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经流量比较稳定,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水文特征的判读方法:
(1)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大,水能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2)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3)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标注的四条粗线中,最可能为分水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示区域内河流水系特征最有可能是( )
A.呈放射状B.支流很少
C.汇聚西北D.干流向东流
思维过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1.A 2.D
经典练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A.①B.②
C.③D.④
2.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B.②山峰的海拔可能为米
C.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米
D.⑤处的地形为鞍部
读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据图回答下题。
4.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B.②
C.③D.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5.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B.乙
C.丙D.丁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6.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①-②河段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的地形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题。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10℃积温
12-次年2月降水
6-8月降水
年降水量
-2℃
25℃
℃
60mm
mm
mm
7.关于图中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的温度带为亚热带
B.河流干流的流向可能为西北向东南
C.该区域适宜种植柑橘
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摄影爱好者小马在我国某地区拍摄了梯田景观(图甲)并绘制了此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乙),据此完成下题。
8.若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河岸的BC两点高差为0.5米,AD高差为4.6米下列选项判断准确的是()
A.河流东岸受流水沉积较严重
B.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C.河流东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
D.河流自南流向北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的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基本为西南流向东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坡度陡且一直上行,比较耗体力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0.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11.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题。
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①B.②
C.③ D.④
1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位于分水岭
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米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下图为°E附近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题。
14.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
B.看到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C.可看到期畔丁处游人戏水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下图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完成下题。
16.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
A.岩性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
C.坡度不同D.植被覆盖率不同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17.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
A.a区B.d区
C.e区D.g区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其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米,L为河流,ab线为经线。据此回答下题。
18.图中P点地表水的流向是(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下题。
19.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B.由东向南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D.由南向东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21.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湖为内流湖,其流量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白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
D.③河与④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题。
23.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C.汛期出现在冬季
D.图中河段长度约为km
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题。
24.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湖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2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区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期末考试)湖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图4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6.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读下图,回答下题。
27.④土壤含有的某种微量元素,最可能来自( )
A.③地 B.⑤地
C.⑥地 D.⑦地
元旦假期,山东某学校地理活动小组,到附近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同学们在上山考察后,结合资料绘出了该地的等高线图(单位: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题。
28.图中河流下游的流向是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题。
29.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30.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题。
31.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事实上不存在的是支流_____。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回答下题。
描述丙村和丁村之间的河流流向及该河径流变化的特点。
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33.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小河中,位置明显不正确的是;
(2)水流最急的是;
(3)干流流向。
1.A
图中?地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流急,适宜漂流运动。
2.C
依据比例尺可判断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米;注意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南流向西北;②山峰的海拔介于~米之间;⑤处位于山间较宽阔的河谷中。
3.B
②处等高线最密,说明此处坡度最陡,水流较急。
4.A
洼地积水成湖。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判断①地为海拔低于米的洼地,②为海拔低于米的洼地,两处均可积水成湖。③为海拔高于米的高地,④为海拔低于米的洼地,但因④地位于山脊上,不易积水成湖。①地位于②地下游,且①地位于陡崖下游,所以该湖泊可能是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
5.D
河流发育在沟谷,谷地的等高线特征是数值由低值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如图,不难看出河流从右向左流。甲丙在河流下游,丁位于鞍部的东北侧,都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是乙,农药随着河水发生迁移。
6.A
①—②河段位于河流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平缓,最利于泥沙沉积。
7.B
根据气候资料分析,该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位于温带地区;河流下游河段地形平坦,多聚落分布,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干流的流向可能为西北向东南;柑橘是亚热带作物;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8.A
读图判断,A的海拔约米,B、C两点高差为0.5米,则AC或AB的高差是4.5米,AD高差是4.6米,说明D点最低,河流由B流向C、D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是西北流向东南;图示区位于北半球,右岸被冲刷、侵蚀,右岸是西岸,所以西岸侵蚀严重,东岸沉积较严重。
9.C
图②居民点位于河谷附近,地势低洼,易被汛期河水淹没;站在M山顶无法看到山脊侧面的⑤居民点;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和图中指向标知,河流流向基本为自西南向东北流;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中途必须经过河谷,所以坡度陡,先上行再下行再上行到M山。
10.A
依据图中指向标判断该图右方是北,左方是南,上方是西,下方是东,再依据图中等高线数值上大下小,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可知河流是由右上方流向左下方,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是从西北向东南流。
11.B
读图,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若在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是西北方向。
12.D
图示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反映了地势变化,④地等水位线稀疏,说明该地地势最为平坦。
13.B
甲地附近的陡崖位于山脊上,所以不会形成瀑布;6月份降水多,是河流的丰水期,所以河水补给湖水;图中等高距为50米,海拔最高处是位于图中西北部,应在米以上;而乙处是山脊,其两侧是河流,所以是分水岭。
14.B
结合题意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即判断当地的时间为12时,根据图中指向标,丙在该地的北部,太阳有可能在正南,也有可能在正北;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山顶处没有悬崖。
15.B
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
16.D
结合题干信息:“东部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植被破坏)、“较强降雨”(天气气候),结合丘陵地形坡度较缓(地势),该流域“浑浊的径流”即水土流失东西差异最有可能“植被覆盖率不同”。
17.A
河流分布于山谷地区,即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且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知,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漂流的出发地应为河流上游,即a区。
18.A
地表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图中P点北侧等高线向南(高处)凸出,说明该处为一个小山谷,则P点地表水沿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可判断P点地表水流向北方。
19.A
河流一般从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图中等高线向南凸出,河流先由南向北流,流经山峰河流转向,向东流。
20.D
从图示中可知丙、丁两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形,为瀑布发育提供了地形条件,而由于丁地地势低,有较大的集水区,最可能形成瀑布。
21.D
从图中可以看出,白湖周边地势高,又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内流湖,其补给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大;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知,图中①②河均注入白湖,③河发源于白湖;②河沿线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更大;④河发源于山地,其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水量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大,季节变化大,③河发源于湖泊,补给稳定,水量季节变化小。
22.C
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和风向,图中风向向右偏,说明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指向标指向正北方向,与经线方向一致,根据图中昏线与指向标的关系,越往北,白昼越短,该日昼短夜长;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图中河段流向低纬地区,无凌汛现象;图示区在0度等温线以北,典型植被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3.C
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海拔较两侧低,因此山谷等高线应向海拔高的地方凸,河流从m等高线处向甲流,再根据指向标可知,河流应先向东再向南;该地位于30°N附近,海拔m左右不可能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根据图中的比例尺计算,图中河段长度约为KM。
24.A
河流②、③流域面积小,集水面积小,产生降水后,入河水量有限。河流①流域面积广,集水面积大,产生降水后上游来水量大,同时河流①两岸等高线密集,说明河谷坡度大,水流汇聚快,所以水位上涨最猛。
25.D
坡面径流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由西北向东南流。
26.C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太阳东升西落。15时(地方时)太阳位于当地西南方,说明P位于Q地西南方。河流流向如下图,说明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27.A
③④两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如有河流发育,二者即位于同一河谷的上下游。
28.自西南流向东北
由此图可以看出河流的上游河段自南向北流,流出山口后自西南流向东北。
29.从西北向东南
从指向标看河流流向从西北流向东南。
30.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河流发源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
31.乙
乙处有山脊,不会发育河流。
32.东北流向西南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或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区,所以河流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33.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即可判断河流流向。
34.④③自西北流向东南
(1)河流发育于山谷中,而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值。①、②、③处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凸向高值,为山谷,有河流发育。④处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凸向低值,为山脊,没有河流发育。(2)等高线越密集,落差越大,流速越大,水流越急。①、②、③、④四处中,③处的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流速大,水流急。(3)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可推知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推荐全网最值得一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xz/18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