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国家象征 >> 文艺世界走进洞口作协
走进洞口作协
文/侯发亮
远离家乡的岁月,思乡的情结永远埋藏在心底。那份思念的情感纠结因时空的距离被隔断成一块一块的记忆伤疤。
思念的疼痛,需要找到一个释放情感的口子。
因自己对文学的酷爱,于是,在年5月份的一个日子,往百度上搜索“洞口文联”的关键词,马上就出现了很多词条。其中有一条“洞口县建县60周年征文”的词条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便迫不及待地点击进去一看,原来是洞口县作家协会主席周伟老师在其博客上发布的一条信息。
看到这则消息,我欣喜若狂。当即就拨打了周伟在信息中所留下的电话。与周主席通了电话,我在遥远的彩云之南听到他那熟悉而亲切的乡音,心中那份纠结的情感得以彻底释放。
慢慢地,我通过周伟的博客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是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邵阳市作协副主席,洞口县作协主席。他的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读者》、《收获》等全国著名的大报大刊上发表,出版多部乡土散文集。
后来,通过浏览周主席的博客,渐渐地又认识了几位洞口作家,像国家二级作家、洞口县作协副主席林目清、洞口县作协副主席林涛、作协理事卿前鹏、湖南省作协会员平溪慧子(刘慧)及袁姣素和汤岚等。从他们的博客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详细地了解到洞口作协人才济济。他们的作品在湖南或全国各地报刊或杂志上都经常能见到,是一个影响不小的洞口文学群体。他们作品的形式涉及到诗歌、散文诗、散文、小说、儿童文学及文学评论等各方面;他们也经常在全国各种文学征文或大奖赛中荣获大奖,这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洞口文学现象。
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看到家乡的文学如此繁荣,自己内心一直坚持的那种文学爱好便有了一个很好的心灵归宿。就这样,逐渐地认识和熟悉了洞口作协,自己的文学爱好也就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
年6月下旬以来,家乡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一直持续了50多天。从老爹老妈的电话中,能感知到家乡的旱情非常严重。我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回家看看。
我8月1日动身出发,2日回到可爱而又被炙烤得枯焦的故乡。看到父亲那枯瘦、蜡黄而又劳累过度的脸及满目枯黄、龟裂、焦渴的大地,心情十分地郁闷和沉重!
8月8日,我拜访了我初中时的一位同学,在谈话间无意中问她是否认识我们镇上的大才女作家平溪慧子(刘慧),她说认识且是有来往的朋友。
下午5点,我和老同学一起去刘家拜访。房间里摆放着一架流淌着诗意的古筝,电脑桌旁和书柜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是一个充满温馨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心灵栖所。简约的谈话中,感觉刘慧身上,散发着文学的睿智、湘中女子的温婉贤惠、传统女性的婉约柔美。刘老师从书架上取出两本她的诗集《醉梦园》,签名后送给我们。我邀约刘老师陪我一起去县城拜访洞口作协的各位老师,她愉快地答应了。
11日上午10时许,我和刘慧来到洞口县图书馆拜访林目清馆长。他中等个儿,标准平头,话语不多,却透出一种文人的幽默和智慧。我把云南的县文联编辑的《坝美》杂志递给了林馆长,介绍了这本杂志的相关情况。林馆长也拿了一本《洞口作家》赠给我,还赠送了一本他的诗集《送你一朵玉兰花》。
中餐安排在欧湘园酒楼。洞口作协副主席林涛和袁自远老师,早在此等候。林涛是一个高大帅气又十分健谈的人,他有大山情怀,也有罗溪山水的清秀灵气,他的散文和散文诗带有罗溪的地域印记,是一位乡土作家。袁自远老师戴一副眼镜,儒雅深邃的目光里透出一种恬淡闲适。他是洞口一中的老师,与我是同镇的老乡,家乡的那份亲切之感不言而喻。在与他俩愉快交谈中,他们身上的那种亲和力深深地感染了我。
半个小时后,作协主席周伟老师带着他儿子来了。周伟个子不高,却充满无限幽默氛围的魅力。他最喜欢孩子,也最喜欢挑逗林涛的两个小侄子。他的那股童心,让在场的所有孩子非常喜欢他。随后,林目清的夫人和女儿也来了。孩子中,从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到幼儿园小朋友,一应俱全,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意。
人到齐后,服务员就上好满满的一大桌丰盛酒菜。酒是茅台王子酒,菜是家乡各种特色菜。他们对我这个没有名气的文学爱好者如此盛情款待,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席间,周主席介绍了洞口作协的情况,也向我介绍了几位他所认识的在云南工作的湖南籍编辑或作家老师,好让我能去联系他们。我也把我的一些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下午5点,县作协副主席袁昕、书协副主席王祯辅来了。汤岚、袁姣素、严薇、林丽英等4名女作家也随后赶到。大家欢聚一堂,共进晚宴。大家纷纷给我敬酒,让我这个不胜酒力之人只好“宁愿伤身体,也不愿伤感情”了。
酒宴将散,我站起来,端起酒杯兴奋地说:“因为文学,让我们相隔千里,走到了一起。感恩文学,让我们为文学干杯!为友谊干杯!”。
侯发亮,湖南洞口人,云南省文山州作协会员、广南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云南日报》《中国文学》《云南政协报》《云南民族文学》《开封日报》《云南经济日报》等国内多家刊物。另外,在台湾的《台湾新闻报》、日本的《日本阳光导报》、瑞典的《北欧时报》、捷克的《布拉格时报》、美国的《新大陆诗刊》和苏里南国的《中华日报》等海外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获各种文学奖20多次。
◆点击标题下方“雪峰文艺”四个蓝字,可以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xz/18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