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1118ldquo人民圣殿教

发布时间:2020/11/2 4:26:27   点击数:

今天是年11月18日

这是馒头说第篇文章

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雷同的故事

却又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我们自以为对“邪教”的套路耳熟能详

但真的把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摆到你面前

你依然会觉得:

这些人都疯了吗?

年11月18日

“人民圣殿教”集体

1

年11月17日,下午。

两架由南美小国圭亚那首都乔治敦起飞的双引擎飞机,平稳降落在了“琼斯镇”附近的一个简易机场上。

两辆早已等候在机场的卡车,将从飞机上下来的一行人接上,开往离机场几公里远的一个小镇。

那一行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众议员里奥·约瑟夫·瑞恩(LeoJosephRyan)领衔的一支10人调查团,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记者和摄像师。

瑞恩调查团此行的目的,是要考察“琼斯镇”——这个以一个宗教 吉姆·琼斯命名的小镇。事实上,这个小镇的居民,都是“人民圣殿教”的教徒,他们都是跟随教主吉姆·琼斯从美国迁徙到圭亚那来定居的。

“琼斯镇”的入口

由于这个宗教团体内大部分都是美国公民,所以瑞恩决定代表美国政府前来考察一下。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瑞恩在美国接到了大量举报信,声称在这个被宣扬为“世外桃源”的宗教小镇上,发生了多起虐待和囚禁事件,其中的一份求助还来自瑞恩的老友。

车沿着泥泞的道路很快就到了“琼斯镇”,早已恭候多时的“人民圣殿教”教主吉姆·琼斯面带微笑地带人迎了上来。他一上来就向瑞恩这个代表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参观我们所有的设施,欢迎你们随意和人民圣殿教的成员交谈。”

吉姆·琼斯进一步强调:

“这里没有任何限制,你们可以像在家里一样,顺便走走转转。我个人有兴趣要外界了解在我们的公社里人们怎样劳动,我们如何根治我们这个腐朽社会的各种恶习以及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里的一切情况你们都可以调查核实……”

瑞恩在小镇的大厅里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人民圣殿教”教众。

他们在高音喇叭的通知下集合到了大厅,席地而坐。在这些人中,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夫妇,在开心地逗着孩子玩耍。他们看上去是中断了劳动赶来集合地,因为不少人手中还拿着劳动工具。

瑞恩和代表团注意到,他们衣服很破旧,且面黄肌瘦,但似乎看上去洋溢着幸福的表情,面带微笑。

在和所有人见面后,代表团各个成员开始分散行动,到小镇的农场、种植园、养殖场、工作车间,甚至居民的家庭中去探访。虽然有些人在回答问题时有些支支吾吾,但总体来说,都在赞扬教主琼斯,赞美他的无私,赞美他的功德。

入夜,广场上燃起了篝火,“人民圣殿教”的教众们聚集到了篝火旁,聊天,谈笑,载歌载舞。

这一幕深深感染了瑞恩调查团的大多数人,瑞恩本人更是怀疑,那些他收到到举报信是否都太片面,甚至言过其实,因为眼前的这一切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格外的美好和宁静。

但是,就在此时,随团的NBC记者唐·哈里斯感觉手心里被人悄悄塞了一张纸条。

那是“人民圣殿教”的一位姑娘塞的。而纸条上的写的字,让调查团成员都感到意外:

“敬爱的议员,我们是弗农·格斯尼和莫妮卡·巴格比。请帮助我们逃离琼斯镇!”

这张纸条显然同样震撼了瑞恩。

此时的瑞恩,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对两件事一无所知:

,他根本就不了解吉姆·琼斯和他的“人民圣殿教”;

第二,他本人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了。

2

让我们先回到年,来了解一下吉姆·琼斯这个“教主”。

吉姆·琼斯(JimJones),年出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州。

琼斯的父亲在铁路上工作,同时也是当地“3K党”的核心骨干——没错,就是一名标准的极端种族主义者。从童年开始,琼斯对自己的父亲就非常反感,甚至称他为“卑鄙的种族主义乡巴佬”。

三K党(KuKlux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主义运动的极端民间排外团体,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不过,琼斯的父亲去世得早,他童年大多数时候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琼斯的母亲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靠给人打短工把琼斯拉扯大。琼斯的母亲是一位“灵魂转世说”的信徒,经常给琼斯讲各种关于前世今生的灵异故事,这一点对琼斯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后来琼斯小时候邻居的回忆,琼斯从小就表现出两个很明显的特点。

,是他对宗教非常感兴趣。他一直按时去教堂,并熟读《圣经》里的故事。

第二,是他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琼斯7、8岁的时候,就能聚拢10几个小伙伴,向他们发表演说,制订纪律,告诉他们罪人将在地狱中受到烈火煎熬,让他们按照他的意图行事。

所以,这两项能力结合起来,琼斯从小就希望成为一名牧师。在他10岁那年,他把小伙伴们带到一个库房,打开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面是一只死老鼠。然后,琼斯就点燃蜡烛,号召大家一起为那只死老鼠祈祷。

年,琼斯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虽然他之后要通过十年断断续续的学习才拿到学士学位,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完成了其他很多事。

比如,医院打工时遇到了一名护士叫马瑟琳·鲍德温——也是一名狂热的教徒——两人很快相爱并结婚。

又比如,他开始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卫理公会教堂供职,又向他向往的宗教职业进了一步。

当时印第安纳州的种族歧视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而琼斯坚持的就是反对种族歧视。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和自己妻子生下一个孩子之后,又领养了八个孩子,其中包括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孩子,他骄傲地宣称自己的家是“彩虹家庭”。

吉姆·琼斯和他收养的孩子们在一起

但是,琼斯反对种族歧视的行为,尤其是他允许黑人也可以进教堂进行礼拜的举动大大惹怒了当地的种族主义者,他们对琼斯的工作进行各种阻挠,甚至会扎破他的自行车胎。

在这样的背景下,琼斯凭借自己不断的征集募捐,终于在北新泽西街建起了自己的一座小教堂。在这座教堂里,他宣布黑人和白人有坐在一起祈祷的权利,他帮助和救济那些贫苦无助的人,甚至设立免费食堂,日间托儿所以及老年人诊所——虽然他用来医治疾病的办法只有一个:信仰。

尽管琼斯的小教堂受到很多黑人和穷人的拥护,但当地强大的种族主义势力最终还是迫使他的教堂几次搬家,最终搬到了特拉华州的北部。

这时候,已经是年了。琼斯虽然只有29岁,但他已经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拥趸。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他,已经创立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教会:

“人民圣殿全福音基督教会”(thePeoplesTempleChristianChurchFullGospel)

简称“人民圣殿教”。

“人民圣殿教”的标志

3

必须承认,琼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代。

二战之后,尽管美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国力空前提升,但结合世界大环境,却又遭遇大量社会问题:在东西方陷入“冷战”的大背景下,先是“麦卡锡主义”在国内掀起狂潮,国际上又有 和越南战争前仆后继,中间还夹杂了一个“古巴导弹危机”,外加上由来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比如年的”小石城事件”——让很多美国民众陷入了一种思想和信仰上的混乱,再加上“嬉皮士”运动的盛行,最终让这些人把解决的办法投向宗教。

而吉姆·琼斯恰恰是迎合了这个时代而产生的人物——他自己思想经历的复杂程度就足以折射那个时代:

最初琼斯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熟谙《圣经》,但他后来又通读了《资本论》,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徒,随后他了解到了毛泽东思想,开始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但同时他又痴迷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按理说,他崇拜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他却又深信“转世”的学说,并且将自己当作典范,介绍给他的信徒——称自己是列宁转世:

“我早已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来到世界是为了一种特殊的用处,追随我的你们是我的选民。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我化身之前就跟随我了。我在几千年前化身为佛,后来我短期化身为巴布,即为建立巴哈信仰的人。我曾经在世上生为耶稣基督,我 一次化身为俄国的弗拉基米尔·列宁。”

即便琼斯的“转世”学说听上去似乎太过玄乎,但他的说服能力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对那些贫苦的黑人说“3K党必将杀死你们”,对那些畏惧极权的人说“FBI或CIA肯定会将你们投入监狱”,对那些害怕死亡的人说“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一场核爆炸”……

于是,愿意追随他的信徒开始越来越多。

年,吉姆·琼斯和他的信徒们在旧金山和洛杉矶各建了一座气派的大教堂,顺带把教会的总部迁到了旧金山。熟谙宣传之道的琼斯让上千名教徒乘坐轿车,排成车队,在两城市之间招摇过市。这种新奇且有效的宣传效应顿时又为教会增添了几千名教众。按照“人民圣殿教”自己的宣称,当时他们的教众达到了3万之多。

琼斯和一位黑人老妇人在一起

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哪怕是一个明显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宗教团体,一旦拥有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依旧可以成为一股可以借用的力量。

作为美国民主党的“大本营”,加州的民主党率先找到了琼斯,因为每次民主党政治家的集会总是需要大批的志愿者或情绪激动的群众撑场面——当然他们更欢迎可以投票的选民。

在年和年的两次选举中,旧金山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从市长、警察局长到地方检察官,他们的当选或任职,背后都有”人民圣殿教”的推手,甚至连加州州长的竞选都借助了“人民圣殿教”的帮助。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会被官方证实,但可以证实的一个证据是:在用“人民圣殿教”的力量大力帮助莫斯科恩当选旧金山市市长后,吉姆·琼斯很快被任命为旧金山市住房委员会主席。

吉姆·琼斯在街头进行宣讲

琼斯得到的荣誉当然还不止这些:

年,“美国宗教生活基金会”让吉姆·琼斯名列“美国百名 牧师”。

年,《洛杉矶先驱调查报》提名琼斯为“本年度人道主义者”。

年4月12日,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琳从白宫给琼斯发来了一封亲笔信——总统夫人曾在一次晚会上和琼斯共舞。在信中,总统夫人提到“希望不久能再与您相会”,因为“您对古巴的评论对我们很有帮助,我希望你的建议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到执行。”

毫无疑问,“人民圣殿教”的地位和声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同时发生巨变的,还有吉姆·琼斯本人。

4

在巨大的,尤其是毫不受制约的权力面前,几乎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诱惑。

“人民圣殿教”很快就显露出所有邪教共有的几个特征。

首先是在管理方面。

“人民圣殿教”的管理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层级。以琼斯为 权力,第二层是他敕封的“天使”,大概由15~20人组成,这是琼斯的铁杆心腹;

第三层是“计划委员会”,这个层级有多人,全是慕名而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这个阶层为“人民圣殿教”的扩张和兴盛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但同时也是琼斯最提防的一个阶层——因为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四层就是 层,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甚至是贫困的人,他们要入教集体生活,共同劳动,承担起“人民圣殿教”几乎所有的负担,并且要把自己的收入全部上交——琼斯规定在教内生活的信徒不能拥有私人财产。

其次是在金钱方面。

于是就要说到财产。

按照琼斯的规定,放弃一切入教生活才是最虔诚的,但只要你选择这一点,就要上交你所有的财产。而那些在并没有放弃自己工作的,则要上交自己25%的收入。在这一点上,琼斯一视同仁,连那些每月是靠领养老金、抚恤金和福利救济的教徒,依旧要按时将支票转给“人民圣殿教”。

那么那些钱财到哪里去了呢?

除去必要的开支和慈善活动的募捐外,统统进入了琼斯的私人账户。数据显示,到年的时候,琼斯的账户上至少已经拥有了万美元。

吉姆·琼斯在春风得意时,受到各方面的吹捧。他尤其喜欢别人把他比肩为马丁·路德·金

第三,自然是各种“神迹”。

一位名叫吉泽尔的法国记者曾在年4月专门采访过“人民圣殿教”的一次集会。在那次有名教徒参加的集会上,一位老妇人走上讲台,拿着一个血淋淋的内脏类物体对众人宣布:

“这是上帝的奇迹!这是琼斯的奇迹!那是上周我听完琼斯的布道后,从身上生下的肿瘤!”

而吉泽尔一眼就看出,那其实只是一只鸡的心脏而已。

第四,是对教徒的人性压制和侵犯。

琼斯对教徒的管理非常严格,要求教徒不能拥有任何隐私,一切都需要公开。而当教徒违反纪律——有时只是开教会的汽车出去工作而被贴了一张罚单,或者多吃了一个汉堡——就要当众受到责骂乃至肉刑。

教徒们开始被逼迫(当然也有自愿的)给琼斯写“感谢信”和“效忠信”,一开始是只有几个人写,然后慢慢发展成如果谁不写就代表“不忠诚”,各种场合对琼斯的肉麻吹捧开始越来越多,而琼斯微笑坦然地接受这一切。

还有一个所有邪教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性。

琼斯规定教内夫妻过性生活必须申报,但他自己却有权利向任何有魅力的女性提出性要求。他会逼迫女性当众谈论性生活的细节,如果有人觉得尴尬,他就会表示,如果和他发生性关系就可以“克服这种恐惧”,并且和很多邪教教主的台词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和我上过床后,你会更有革命的热情。”

在被强迫(也有很多自愿的)和琼斯发生性关系的女教徒中,甚至还有不少不满14岁的少女。琼斯在教内严格禁止同性恋,违反者会受到鞭笞。但他自己却经常与男性教徒发生性关系,并要求女性教徒在旁边观看,而他对此的解释是:

“我与任何人上床的 原因都是为了帮助别人。”

在这样的高压和严苛管理下,尽管依旧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并愿意追随琼斯,但毕竟还是会有不赞同甚至是反抗的声音的。

有一些“人民圣殿教”的教徒顶住巨大压力宣布脱离教会,其中有些人更是选择向媒体检举揭发,揭露所谓的“幸福大家庭”内其实充斥着贪污、强奸、暴力、吸毒和私刑。尽管琼斯始终反驳说这一切都是“污蔑”,但“人民圣殿教”在美国遭受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更让美国政府感到警觉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琼斯甚至提出:希望可以购买武器,拥有一支私人武装。

吉姆·琼斯

年7月4日,正当琼斯率领教徒为美国独立周年庆祝游行的时候,他得知一个消息:格蕾丝悄悄离开了“圣殿”。

格蕾丝是琼斯最主要的助手斯托恩律师的妻子,但却和琼斯生下过一个孩子,而琼斯的妻子马瑟琳也很愿意和格蕾丝“共事一夫”。

这对曾经“忠心耿耿”的夫妇的“背叛”,让琼斯感到胆颤心惊。结合近几年来越来越“糟糕”的环境,琼斯终于做出一个决定:

举教迁移,离开美国。

5

年7月,琼斯率领他的“人民圣殿教”约0名核心教徒,迁移到了南美小国圭亚那。

圭亚那,东接苏里南,西接委内瑞拉,南临巴西。国土面积2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是南美洲 一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之所以选择圭亚那,琼斯主要是基于下面几个原因考虑:

,圭亚那是一个黑人人口众多的英语国家,执政党也是黑人政党,而“人民圣殿教”内部的很多信徒也都是黑人;

第二,圭亚那自年开始宣布搞“合作社会主义”,而“人民圣殿教”表示他们追求的也是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并且宣布效忠圭亚那的执政党人民全国大会党;

第三,圭亚那地广人稀,除沿海地区外,内陆地区基本都荒无人烟,而“人民圣殿教”主动提出要去内陆定居开荒,圭亚那政府也乐得有这样的一个“样板”;

第四,圭亚那在国内对原本英美控制的铝土、蔗糖等产业实行了国有化,他们也怕美国干涉,所以容纳一个基本有美国公民组成的团体,圭亚那政府认为有助于搞好和美国的关系。

基于这些原因,琼斯和他的“人民圣殿教”就在圭亚那的腹地安顿了下来。琼斯干脆将那个地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琼斯镇”。

琼斯刚率领教徒来到圭亚那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片荒凉之地。在那个阶段,大家从头做起,伐树,耕地,浇灌,饲养家畜,住木板房,睡上下铺,同甘共苦,倒确实又仿佛回到了“人民圣殿教”的初心,那种“不分种族的平等社会”。

但是,随着条件一点点改善,阶层又重新回到了“人民圣殿教”——主要是教主琼斯的生活又特殊化了。

在这个属于琼斯的“独立王国”中,他自己一人独占三间卧室,冰箱、彩电、空调样样俱全,吃的都是和教众不一样的“ ”食品,出入都有轿车。而且他又恢复了老规矩:每对夫妇性生活必须得到批准,自己却可以随时召唤女教众“侍奉”。

不仅如此,琼斯的“人民圣殿教”还无视圭亚那的国家法律,大肆进口毒品、枪支、弹药和其他药品。“人民圣殿教”拥有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功率比圭亚那政府的功率还要大,拥有一整套圭亚那 的通讯系统。此外,琼斯还成立了一支30人左右的全副武装的“护卫队”,表面上说是用来保卫“琼斯镇”的安全,但实际上主要是来约束自己的教众,一旦发现教众有违纪乃至外逃,这支队伍就用来执行“私刑”。

毫无疑问,“琼斯镇”已经成了圭亚那的“国中之国”了。

在圭亚那,琼斯和教徒的孩子在一起。“人民圣殿教”的很多照片都带有对外宣传的功能

但与此同时,包括琼斯原来最亲密的助手斯托恩夫妇在内的近千名原“人民圣殿教”教徒,在美国开始组成团体,不断地写信、开新闻发布会、投稿给各大媒体,控诉琼斯的“人民圣殿教”犯下的累累罪行。而圭亚那的那个“国中之国”究竟发展得如何,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lyjd/1831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