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近年来,伴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辖区内遗留了不少老厂房、老市场等闲置资源,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古城中。这些载体既是工业遗存,更是亟待开发的、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在践行古城保护、探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效盘活利用这些闲置的载体资源,聚焦特色化发展,无疑为区域发展注入智力来源,带来消费动力,提升产业能级。“退二进三”,目的就是要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
于是,一大批老厂房内涌动起创意革命,工业遗存变成新空间、新产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古城更新注入新活力。
这方面的工作尽管十分繁重
但姑苏区的思路非常清晰
就是按照“两只鸟论”的思想
来阐释“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意义和方向路径
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
“凤凰涅槃”,“腾笼换鸟”
腾笼老厂房改造,创意产业园遍地开花7月31日,在姑苏区盘胥路号,苏州古城区首个多功能运动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亮相。这里的前身是苏州玻璃厂,年改建为德合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苏州市民低价淘宝的胜地。年初,市场正式闭门谢客,逐渐沉寂。然而,当创意产业遇上老厂房,新的激情重新被燃起。
走进园内,显眼的红砖房、旧仓库展示着时代的印记,文艺范十足的场景和旧厂房融为一体,历史味道的外壳和运动感强烈的内在相得益彰。
原本的老建筑被很好地保留,在经过精心规划和更新改造后,办公区、火车主题市集区、剧场区、网红打卡商业区、联合办公孵化区以及体育场馆区等六大板块区分清晰。园子的正中央,一辆“网红”火车把工业遗存的怀旧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缤纷的色彩和有趣的墙壁涂鸦,则为产业园融入了多元化、年轻化的元素,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座运动主题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囊括了足球、篮球、羽毛球、轮滑、攀岩、乒乓球、潜水体验等体育板块,市民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挥洒汗水,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我们遵循原有建筑风貌,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设计改造,同步紧盯产业定位引项目。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莉介绍,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潮流文艺的聚集地,球鞋狂热爱好者期待的AJ博物馆,各种可供拍照打卡的网红甜品咖不久后也会与大家见面。
除了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花里巷产业园、蓝·芳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姑苏IP创意产业园、蓝·文化创意仓库、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或正在打造,或已经让苏州人耳熟能详的创意产业园区,都是由老旧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搬离主城后留下的厂房改造而成的。??正在打造的花里巷产业园,利用原苏州缝纫机厂的老厂房进行改造,预计今年10月份与市民见面。目前,产业园正面向网红轻餐、创意设计、国际品牌、媒体工作室、展厅场馆、文创IP、轻奢艺术、夜经济、影视传媒等业态展开招商。
??人民路上的蓝·芳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苏州金塔电子厂,曾是全国电视机组装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年起,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对该园区进行了整体设计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创意、体验、服务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影视文艺创业社区”。??位于东中市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其前身是苏州五金产品的集销地和加工场,曾集聚不少低端业态。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打造,姑苏IP创意产业园在这里拔地而起。目前,园内入驻了诸如福马设计、上海文汇出版社、云边铺创意文化公司、荷言旗袍等一些已经具备成熟IP特质的企业。“自去年5月入驻产业园以来,在产业园方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已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有了合作。”云边铺是姑苏IP创意产业园内的一家初创企业,负责人夏赟说,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已成为文创行业中的新锐力量。
姑苏古城里
曾经的一处处破败旧厂房
如今正重新崛起
一曲曲全新的“凤凰传说”
正在唱响四面八八方
换鸟从“制造”到“智造”,盘活资源激发新动力创意产业园
为何在古城区集中落地开花?
年,在姑苏区党建引领产业园转型升级“书记项目”的推动下,古城区的老旧厂房改造驶入了快车道。
姑苏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卫
根据《姑苏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年)》,姑苏区按照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方向,分三年逐步引导产业园转型升级。目前,全区有星辉产业园、花里巷等15个改造项目正在推进,涉及建筑面积31.6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转型升级后的产业园,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新空间、网红打卡新硅巷、项目集聚新高地。助力老旧厂房“华丽转身”,实现产权人、运营者、政府管理等各方的合作共赢,这既是城市更新的需要,也是以产业助力古城保护的重要举措。年,原苏州第二制药厂老厂房,被改造建成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拉开了古城区利用老旧厂房实现创意更新的序幕。在随后的几年中,原苏州丝绸进出口公司仓库、原东中市五金机电市场、原现代服务大厦、原金塔电子厂等闲置、低效载体,分别被改造提升为蓝·文化创意仓库、姑苏IP创意产业园、联实大厦、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
是全市首家按标准化改建的
文化创意产业园
作为运营管理者
沈钧对产业园的发展感触颇深
产业园前身为原苏州第二制药厂,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了原厂内的69栋单体老旧厂房以及烟囱广场、钢罐塔楼等文化元素,重新配套电缆、消防、智能等系统,再结合环古城河风貌带分设功能区,使老旧厂房充满怀旧气息和时尚元素。从规划设计到建成开园至今,产业园不断挖掘整合、统筹利用各类优势,加强和深化文化项目的策划和推介。目前,包括洛可可设计苏州分公司、中国旅游设计院华东分院等一批文化传媒、装饰设计类企业已经入驻姑苏69阁,该园已成为姑苏区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年实现全口径税收万元;今年,产业园已进入提档升级三期设计计划中,预计总投入将达到万元。
涅槃找准特色定位,走出个性化路线城市更新、产业迭代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以全新的产业园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后
下一步
如何让它们的表现更惊艳
生命力更长久?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
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创意产业园,一哄而上带来的问题是个性特点不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此,创意产业园要走得更为长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究竟是走接地气还是高大上的路线,这得和城市的风貌风格、周边的消费群体相匹配,找准定位;在创意产业园的业态上,也要不拘一格,特色酒店、电影院、体育馆等业态都可以尝试。
近年来
姑苏文创产业园正经历着
由粗放型铺量、单一型的房东经济
向量质并举、复合提升道路探索的过程
↓
例如,运营不到两年时间,安和锦在古城区内成功落地及正在改造运营的项目中,引进了诸如HelloKitty、福马设计、荷言旗袍、文汇出版社等自带流量的文创企业,打造了以IP、科创、“一带一路”视听基地等主题方向的新经济运营实体。
姑苏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江南创意设计产业园、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蓝”系列产业园、安和锦系列产业园为代表的这些产业园:
●一方面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如洛可可设计落户姑苏69阁,江苏新湖展览落户江南创意设计产业园;●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服务,如“蓝”系列产业园、安和锦系列产业园连锁品牌化步伐加快,“蓝”系列按照差异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着力打造芳华影视、Sport(体育)等系列大文旅园区;安和锦着力打造IP产业园及网红电商为主的“一带一路”园。部分园区还在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在房租经济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及投资等增值方式,为园区增收及企业成长寻求更多渠道。“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以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意义和方向路径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具有余年历史的苏州来说,古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重要课题。而苏州古城区那些废旧、低端业态聚集的老旧厂房,承载着一个区域甚至整座城市的乡愁与记忆。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深入探索旧城改造(“腾笼换鸟”),致力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的产业园投资与运营(“凤凰涅槃”),赋有深厚文化和经济发展底蕴的土地,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苏报融媒沈红娣高岩胡毓菁朱雪芬编辑:时光1.有想法!
2.老微小区要升级了!
3.新“神器”!来吧,展示!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