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旅游景点 >> 逐梦航天强国,献礼百年华诞航天人以多种形
逐梦航天强国,献礼百年华诞
——航天人以多种形式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庆祝活动,激励航天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重温发展史建功航天伟业
“学习载人航天发展史,再创神舟飞天新奇迹。”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礼堂,0余名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聆听波澜壮阔的载人航天发展史。他们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了科普讲座、图文展览、读红色家书等7项活动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有效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大漠、建功航天的壮志豪情。
系列纪念活动中,中心邀请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荆木春,围绕“回顾载人航天事业辉煌历程、传承伟大载人航天精神、誓夺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作主题报告;“信念永恒”家书诗作朗诵会,甘肃省朗诵协会名誉主席边城等著名艺术家诵读红色家书,引导科技工作者学习奉献精神、凝聚奋进意志;“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美”科普讲座现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新闻中心主任吕晓戈,用多年亲身经历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一条红色标语,激发无穷斗志;一堂历史报告,点燃奋进激情……某任务0号指挥邓小军感慨地说:“铭记历史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从事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接下来一定全力以赴,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组织交予的每一项任务。”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共建活动播种航天梦想
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所属各测控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激励牧星人扬帆起航,逐梦九天。科普航天知识、讲解航天故事、创作航天主题绘画……在千里之外的西域戈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的科技人员来到当地的航天希望小学,开展航天主题共建活动。“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飞到天上去看一看星星和月亮……”讲台上,维吾尔族小朋友阿布都沙拉木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对太空的憧憬。科技人员的悉心讲解,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航天梦”的种子。工程师李鹏向记者介绍:“前期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工作,意图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深奥的航天知识表达出来,让孩子们便于理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探索航天、探索太空的兴趣。”与此同时,在林海雪原、东南鹭岛,该中心所属各单位组织开展航天开放日活动,邀请科技人员家属走进航天测控站,参观航天测控装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奋战一线庆祝“中国航天日”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举办的动员大会上,科技人员慷慨激昂,他们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后续发射任务。航天工作者廖国瑞说:“这个航天日,在一线积极备战发射任务,这样的庆祝方式让大伙倍感振奋、倍感自豪。”
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他们同步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寄语中国航天”群众性签名、任务党日活动动员、科普讲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在重温初心使命中传承航天精神,为后续任务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系统抓好统筹指挥,扎实开展训练考核,精心准备设备设施,以精心精细的作风支撑任务顺利实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邓洪勤说。
千里之外,西昌发射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射任务。今天,三号发射工位场坪上,塔勤操作手正在进行火箭、卫星转场吊装,高大的发射塔架在深山峡谷中剑指苍穹。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乘风破浪激发航天豪情
为了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刚刚起航出发前往某预定海域执行航天测控任务的远望5号船,正在举办海上升旗仪式。国旗迎风招展,远望5号船气象预报员雷宇鑫说:“我骄傲自己是航天人,作为新上岗人员,第一次在海上度过‘中国航天日’,这样的经历让我豪情满怀,我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远望号保驾护航!”海风呼啸,巨浪拍打甲板,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全速航行,向着目标海域进发。针对日益临近的海上测控任务,全船科技人员扎实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全面检验测试设备性能。远望6号船人力资源部主任罗海艇介绍:“春节前夕出航后,我们已在大洋航行了2个多月,能够在任务一线度过航天日,对于全体船员来说意义非凡。当前,恶劣海况和复杂的气象环境给后续任务带来不小挑战,但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任务成功。”在长江之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母港,即将出航的远望7号船以及远望3号船正在紧锣密鼓做着准备工作。在远望3号船甲板,科技人员正利用有利时机,使用无人机开展测控设备标校试验。
“在码头期间,我们针对后续任务严密组织船内联调,多次开展技术交流对话和技术状态测试验证,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随时准备启航出发。”远望3号船副船长史开这样说道。
(解放军报记者安普忠、王凌硕、岳雨彤特约记者郑伟杰通讯员黄国畅、屠海超、吕炳宏、刘畅、张若兰、余天媛、倪金盾、亓创采写)▋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装备科技
▋监制:安普忠
▋责编:徐童
▋编辑:臧家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