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牛巨无霸指数,与亚马逊雨林大火社会经济

发布时间:2021/1/23 22:51:35   点击数:

拉斯科岩洞壁画所描绘的野牛、马和鹿

年9月12日,法国多尔多涅省韦泽尔峡谷蒙特涅克村的四位少年和狗在玩耍,而那条追逐野兔的狗掉入了一个洞穴内。少年们挖开洞顶,缒入洞内,发现了洞内庞大的壁画,年底法国政府就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这就是著名的拉斯科洞窟(GrottedeLascaux)壁画。年,三位法国探险家在法东南的阿尔代什省发现了肖维岩洞(GrotteChauvet),洞壁绘有千幅史前壁画,经测定岩画距今可上溯至年前。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岩画艺术性都极高,令几万年后的今人莫名惊叹!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利斯泰尔·派克年在美国《科学》周刊上发表研究指出,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应当”出现在西班牙……

年,业余考古学家马塞利诺·桑斯·德·桑图奥拉带着他八岁的女儿玛丽亚发现了洞穴中的壁画。后来洞穴经过桑图奥拉和马德里大学考古学家胡安·比拉诺瓦·彼拉(JuanVilanovayPiera)的发掘后,于年对外发表并称是旧石器时代的壁画。这就是阿尔塔米拉洞壁画——

年桑图奥拉发表的洞穴壁画图

专家见到这些岩画之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谁创作了这些岩画,因为当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同时生存着智人和穴居人。目前这个问题尚无明确的解答。智人抵达伊比利亚半岛是在4.2万年前。如果能在西班牙发现创作于这个时间点之前的岩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必然是穴居人所做,但现在还无法证实。另一方面,穴居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消失的时间是大约两万到3万年前。

《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中最有名的画作?现代仿作

全球诸多史前岩画中,狩猎是主要题材,大象、猎狗、羊、马等都有展现,脱颖而出的是:牛!如果要评出画牛第一的话,古时首推大唐德宗时的宰相韩滉所画的《五牛图》,近世则以毕加索为翘楚了。

毕加索所绘的牛

西班牙《趣味》月刊年2月号发表题为《洞穴里的毕加索》的文章,毕加索在一次造访阿尔塔米拉洞窟时说:“一切都在创造之中,而又在衰败之中。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能画出这里的一切。”毕加索是不是山寨了洞穴壁画的牛呢?毫无疑问,正如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后画风陡变的张大千一样,史前洞穴壁画更早地带给了毕加索艺术灵感。

毕加索所创画作《格尔尼卡》中也不乏野牛。

人与牛的纠葛史有几万年了:

在风车、水车等机械装置利用自然风能、水能之前,牛似有神力,直至今日,在全球一些地方,牛还是神一样的存在。汉语中,关于牛的成语也是极其丰富的。基督徒的经书中曾载,以色列人因以金牛犊为偶像而受到耶和华的惩戒,三千名拜牛者受死。《旧约》中,牛为祭物,而不得作为偶像;新约时代,耶稣不要求宰杀牛羊以献祭。在中国,牛既非祭物,更非偶像,而是如《山海经》所载“诸犍”一样,是力大的“怪物”。在古老的殉葬制度中,虽然没有排出牛,但牛用于殉葬者还是很少见的。活着牛太过重要了,宁可大量地人殉,也要保留牛,哪怕是献祭杀掉,仪式隆重之外,还是巨量的食肉。

上古的残忍是今人难以理解的,人的被宰杀用于各种各样的仪式,在规模与数量上都超过了牛,这是残酷的上古社会的“理性”选择。对于牛,特别是耕牛的保护,在中国,不乏朝廷的法令;而许多大英雄的出场总要配上与牛相关的故事,有如,武松啖牛肉吃酒打虎,少年朱元璋放牛,并伙同小伙伴宰牛烧烤……人与牛之间充满血腥的张力,在西班牙斗牛竞技中彰显无遗,更有流行于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墨西哥的奔牛节,使得人与牛的竞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参与活动。

JohnBull

年由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斯诺特所出版讽刺小说《约翰牛的生平》,主人公约翰牛(JohnBull)是一个头戴高帽、足蹬长靴、手持雨伞的矮胖绅士,为人愚笨而且粗暴冷酷、桀骜不逊、欺凌弱小。这个形象原本是为讽刺辉格党内阁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政策所作,后来成为英国的拟人化形象。

从年3月起,清廷头等钦差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遍访海外,8月底,到访最后一站——美国。这位中兴名臣、洋务领袖对纽约20层高的大厦和美报的自由风范甚为激赏,但他全然不知3个月前纽约创立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而这标志着在工业时代之上又一个崭新的时代——金融时代正扑面而来。这便影射出英国《笨拙》(Punch)杂志在李访英时刊出题为《瓷器进了公牛店》(ChinaintheBull-Shop)的漫画,将李连同大清国定格在那样一个尴尬而色衰的历史画面中。

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赫尔曼·尼特西(HermannNitsch),在维也纳学派图形艺术研究院学习期间,迷恋上了宗教艺术,并于年代开始创作《纵欲神秘戏剧》系列作品,极具宗教和存在主义色彩:宰杀、献祭、十字钉刑,以及鲜血和裸露的肉体,伴随着音乐、舞蹈和观众的参与,上个世纪便演出上百场,表演往往使用大量的牛血和牛内脏。前年秋,正值维也纳度假,有瞻赫氏的作品展,可谓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并至。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尼特西的表演则宣称,牛被杀死了!

"Somechoosepaint,Ichooseblood"----HermanNitsch

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中,有一巨整套牛肠胃的标本展示,整整布满一面墙,还有大量寄生虫等展示与提示,震撼之余,让我们很清楚中华美食中金钱肚、牛百叶等各种牛肚食材的原初位置。虽然牛在宗教及艺术中的地位似乎依然故我,但是,现实生活中,与牛相关的主要是食肉、乳制品和皮革……年,在阿布扎比的购物中心享用美式牛排,服务生是包着头巾的大眼睛印度男孩,这令我吃了一惊,虽然这里的印度人接近居民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但还是好奇地请教他。这位锡克人称,他吃牛肉,印度有两亿人没有吃牛肉的禁忌。

国立科学博物馆?日本国东京

不错,全球的牛肉消费量十分巨大,是肉食的主要来源。似乎欧洲人是肉食为主,牛肉担当。虽然在填饱肚子后,很快就开始嘲笑东亚是自己自足的、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但是,欧洲的的确确就是欧亚大陆伸向西方的一个在农业上不能自给自足的半岛。使其填饱肚子有赖于美洲的土豆作为主粮,使其能够有肉吃则有赖于美洲的玉米作为饲料。即便如此,欧洲人还是一波又一波地移民到美洲,哪里的农民可以过上比欧洲大陆好一些的生活。

年,辛克莱(UptonSinclairJr.,-年)以匿名的方式在芝加哥的肉类加工厂工作了7周,并将结果诉诸报社。这些故事后以题为《丛林》(TheJungle,汉译名《屠场》)小说的形式于年2月26日由双日出版社出版。当老罗斯福总统读到,小说中描绘工人不慎掉入大钢罐子未被取出而参入肉料制成香肠时,直接把正在享用的香肠连同盘子丢飞。该书引起巨大舆论压力,同年6月,美国国会被迫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也于同年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初具雏形。

如今,美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牛肉生产国,世纪之初,韩日等强力抵制美牛进口,但最后都是有条件准入。牛肉也早已成为工业产品,即便日本和牛力图保持其优越地位不堕,但是,各种仿冒和牛还是层出不穷。这不完全是品牌上的伎俩,而是动用了“先进”的技术,使得雪花般的脂肪能够被人造出来。更为普遍应用的技术为牛增重,减少牛只的活动,甚或直接限制其活动,从而使其在宰杀前囤积下足够的脂肪,这不仅增量重,也使得肉质柔软,看起来美观一些,且冠名以“肥牛”。更为普及的技术是将碎肉有效地提取出来,制成肉饼或肉馅,相当部分作为汉堡包的夹肉饼。

年10月7日,环保组织“反抗灭绝”(ExtinctionRebellion)在全球60个城市同步示威。在纽约华尔街奔牛铜像泼洒红漆躺地,指控华尔街伙同石油企业,毒害生态系统,等同“沾染世界的鲜血”。警方以妨碍交通名义,拘捕96人。

在现代经济中,牛的神性早已当然无存了,其全身几乎都是产业原料,包括牛骨,骨胶是工业胶片的主要原料,支撑着柯达胶卷和好莱坞影业。如果说,现代经济中还有什么牛的神性图腾存在的话,那就是华尔街、芝加哥、上海外滩、深圳等金融城的铜牛了……

经济学家们不满足于此,他们创造了所谓的“巨无霸指数”(BigMacindex)。

该指数由《经济学人》编辑PamWoodall于年9月首次推出,之后《经济学人》每年出版一次。巨无霸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即在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下,用以测量并判定两种货币的汇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测量方法,以各国麦当劳餐厅的巨无霸价格,相对于该国货币汇率,作为比较的基准。巨无霸指数在英语国家里衍生了汉堡经济(Burgernomics)一词。各国汇率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而麦当劳的汉堡售价的确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以此评估汇价高低,的确有点儿自娱自乐。不过,经济学家们依然故我,牛气哄哄地又在年推出了“可口可乐地图”,认为人均可乐消费越多的国家,人均健康水平越低。年1月,《经济学人》推出了“中杯拿铁咖啡指数”(TallLatteindex)。以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咖啡豆贸易取代麦当劳汉堡,以此提高数据的准确度。这的确需要一种娱乐至死的精神了。

年金融海啸后,普林斯顿教授UweE.Reinhardt,也是医疗经济学的权威学者之一,吐槽“经济学家其实并不懂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因为对金融危机的无能为力让他感到耻辱,他宣称自己要改成教现代韩剧,而且,他还居然跨界写了一本韩剧讲义。真不知道,也许有一天,这位洋教授会不会像某位中国经济名嘴一样宣称要“上春晚”……

现代经济撕碎了几万年以来的牛图腾,除了全球零零散散几头铜皮牛之外,就是一系列的自圆其说、自娱自乐的牛皮指数了。不过,年4月,米歇尔·沃克(MicheleWucker)出版了题为《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TheGrayRhino:HowtoRecognizeandActontheObviousDangersWeIgnore)》一书。次年,“灰犀牛”为世界经济论坛所延用,犀牛开始代替公牛在媒体和业界持续发酵……

年,灰犀牛没有来,黑天鹅来了,美联储带头,欧洲央行等跟进,全球开始大放水,以应对新冠萧条,经济社会普遍认为,再也回不到新冠疫情爆发前了。牛或熊,抑或是灰犀牛都不重要了,漫长的二十世纪(-)终于过去了……

不论怎样,日子还要过下去,肉还是要吃的,不发展经济怎么可以?

LadayGaga的生肉装。

有牛肉吃,才是硬道理!

砍伐掉森林,种上大豆,获取油脂与饲料,植草、放牧、养牛!这就能够提振经济,改善民生。世界银行表示,约80%遭砍伐的土地用来养牛。在旱季利用刀耕火种的方式非法烧毁森林,腾出牧场和耕种用地,是当地农民的普遍做法。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巴西出口牛肉需求的增长。数年来,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就一直被蚕食着,巴西大豆行销全球,成为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大大豆产出国和出口国,当然,它还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占全球牛肉交易市场20%。过去20年间,巴西的牛群增加56%,牧场主会等到旱季放火烧林,给牛群放牧空间。

尽管每年旱季都会有火灾,年的亚马孙雨林大火还是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rkzz/18367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