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拜登主持40国领导人气候峰会,哪些非洲领

发布时间:2021/5/27 19:25:20   点击数:

4月22日地球日,美国总统拜登倡议并主持召开的40国领导人气候峰会,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全球大国悉数到会。

除了全球重量级经济体以外,还有5位非洲国家的总统也参加了这次峰会,他们是:

——加蓬总统阿里·本·邦戈

——尼日利亚总统穆罕默德·布哈里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

——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

——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凯迪

尽管非洲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份额不到3%,但非洲国家最容易受到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模式的影响,也最没有准备好应对新的气候模式。因此,非洲大陆作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角色不可或缺。面对森林砍伐、荒漠化还是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没有非洲国家的大力投入与合作,全球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发表文章,分析了参加气候峰会的5个非洲国家的诉求:

刚果(金)

作为年非洲联盟主席,齐塞凯迪总统参加气候峰会也代表了非洲大陆的54个国家和西撒哈拉。齐塞凯迪总统利用这次峰会宣传刚果(金)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举措,例如将环境部作为其政府的一个关键部门,并将新部长提升到副总理级别。他的主要诉求是希望世界主要大国向刚果(金)和其他非洲国家提供赠款、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一揽子计划。与参加峰会的其他国家相比,刚果(金)是最缺乏能源供应的国家之一,城市和农村人口中分别只有19%和1%能用上电,近1亿刚果(金)人口中80%以上依靠森林获取能源。然而,刚果(金)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却非常突出。刚果(金)中部泥炭地估计含有亿吨碳,如果三分之一的泥炭地被燃烧,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导致全球气温升高5摄氏度。

加蓬

加蓬总统邦戈(AliBenBongo)利用这次峰会巩固他在气候问题上作为非洲主要声音的地位,将气候、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作为自己总统任期内的首要任务,并承诺将加蓬的碳排放量减半。尽管加蓬不是非洲最易受气候风险影响的国家之一,但极端天气事件加上气温升高,可能会影响安全饮用水,并影响加蓬的农业部门。此外,加蓬还有88%的雨林,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仅次于苏里南的第二大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13个国家公园,覆盖了全国大约11%的面积。

肯尼亚

肯雅塔总统强调要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发展和经济挑战采取协调统一的措施,并为其“四大”发展重点粮食安全、经济适用房、制造业和医疗保健争取支持。尽管肯尼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的0.1%,而且是地热发电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但肯尼亚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气候变化的后果。肯尼亚正面临周期性的旱涝灾害,年遭受了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肯雅塔已将气候适应举措纳入年愿景,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在10年内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的目标。在这次峰会上,肯雅塔与非洲同行一道,要求富裕国家为肯尼亚现有和即将开展的遏制全球变暖的努力提供资金。

尼日利亚

布哈里总统利用这次峰会推动发达国家,特别是那些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国家,致力于实现减排目标,提高气候问题的透明度。尼日利亚经济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农业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雇用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小农耕作。干旱或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不断升级,使大量尼日利亚人面临失去生计或陷入贫困的危险。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土地和水资源的竞争加剧了全国各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尼日利亚需要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减少毁林和水土流失,并建设防洪和预警系统。

南非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南非在年失去了万个工作岗位,GDP收缩了6%。拉马福萨总统认为,恢复南非遭受新冠疫情严重打击的经济,同时实现绿色化转型是严峻的挑战。南非是非洲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全球范围内南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第13位,超过巴西、英国和法国。南非燃煤发电厂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0%以上,排放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南非大量使用煤炭造成了恶劣的气候条件,以致南非的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的两倍。热浪、干旱和野火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高。南非还是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本世纪可能面临严重的淡水短缺。

除了以上5位非洲国家总统,非洲开发银行行长阿德西纳也参加了这次峰会。非行承诺在未来四年向气候融资提供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用于气候适应和恢复能力。非洲开发银行将推动亿美元的投资,把阳光充足的撒哈拉地区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园区,并为2.5亿人提供电力。这样宏大的计划需要全世界的支持,非洲开发银行呼吁各国支持非洲走向零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国家主席在这次峰会上发言,正面回应和支持了非洲国家的诉求。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国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中国国家主席在演讲的最后还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语: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顺便说,新华社对这句话的标准翻译是:

Whenpeoplepulltogether,nothingistooheavytobelifted.

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往期“佳话亚非啦”文章回顾——

也来说说“文科生”比例与社会经济发展到底啥关系?

这家南非公司在中国成就“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

哪些国家/地区批准和使用了中国疫苗?

不管风吹浪打还是碰瓷,我国棉纺织业需要持续升级转型

印度推动的“亚非增长走廊”为何无疾而终?

“英联邦”的非洲朋友圈还能维持吗?

"非洲基础设施悖论":有需求、有项目、有资金,就是难以动工!

于佳PKU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rkzz/1852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