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里南 >> 自然资源 >> 新一轮财富机会,氢能源即将爆发全球碳排
现在,大家都在找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但实际情况是,既有新引擎,还有传统引擎,不能只盯着新兴产业,要新旧引擎一起发力、新旧动能一起发挥作用,才能支撑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未来15年,中国经济规模
对于年的经济增长,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6%的经济增长目标。虽然简单看,要比年受到影响的经济,几乎翻了2番,从年的2%以上,直接跃上年6%,增长幅度非常大,但我以前推断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形态,年-年-年,这是一个危机周期,在这个危机周期中,经济增长率会呈现拱形状态,所以年的增长率是会相对较高的,这是疫情之后的反弹。如果能够顺利实现6%的经济增长,那么将为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创造好的条件。
年到年,是中国的“十六五”时期,按照远景规划目标,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进入高收入国家水平。
如果这段时间不出大错,按现有的轨迹平稳发展,同时找到应对老龄化的有效办法,如果中国以平均4%的速度增长,中国经济规模在年可能近万亿元人民币,年有望超过万亿人民币,中国经济规模将比肩美国。那时候,中国将成为一个影响力更大的世界主要大国。
“碳达峰”、“碳中和”背后
这个领域很关键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去年9月我们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目标,分别在年和年实现。这既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也是中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约束。
将“碳达峰”、“碳中和”提到战略高度,简单说:
一是世界的需求和压力;
二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构成中,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大约占了25%的全球排放;美国其次,占12%;欧盟和印度分别占7%。总体来看,世界上排放最多的20个国家产生了大约80%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自身发展也需要转型,高能耗、粗放发展、环境污染,中国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持续了。如果不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全球气候问题压力下,中国的产业必须及早转型,一方面要提升传统产业。全球碳排放的行业分布为:建筑业占17%,道路交通占12%;船舶运输和航空运输占2%。在工业领域,钢铁业占8%,化工与石化占6%,水泥行业占3%。此外,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行业,将面临中长期压力。
另一方面,减碳发展也带来机会,中国需要在新能源、新经济领域抢占先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落下。
比如:清洁能源(风电、光伏、核电、氢能、地热、储能)、新能源汽车(包括整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充电桩、换电站、空压机)、碳捕集与碳吸收、新材料、绿色建材、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物联网、高端装备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实践,将受到政策、资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zrzy/18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