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

中日韩相继宣布ldquo碳中和rd

发布时间:2021/3/28 18:28:05   点击数: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520.html

今天是Olina陪你的第天

第章

Olina

陪你一起在路上

11月2日下午,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后,日本、韩国也相继宣布了各自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10月30日对此表示欢迎,认为中日韩为重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展现了领导力,为推动国际社会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有助于促使更多国家采取更大的行动。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独行快,众行远”。中方欢迎有关国家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也赞赏埃斯皮诺萨女士领导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多年来在推进多边气候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汪文斌说,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国际社会正凝心聚力,切实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雄心,为应对共同挑战群策群力。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坚定的,合作意愿是真诚的,落实行动是扎实的。中方将一如既往尽己所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以开放态度,欢迎更多国家加入到维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来。

01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指产生多少碳排放就抵消/吸收/固定多少碳,最终达到碳的“零排放”,或者说碳的净排放量为零。下图画出了植树与碳中和。

碳中和过程中的植物利用与碳量变化(7个过程):①尚未种植;②种植树木,其生长过程中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③树木生长接近完成;④林木砍伐和加工;⑤用于造纸和建筑材料;⑥材料最终焚化,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灰和炉渣回到地面;⑦微生物降解后,二氧化碳和甲烷返回大气中。

在交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过程都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目前人们通过倡导低碳经济、开发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碳捕获和储存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碳中和。

如果人类对碳排放放任不管,可能会使地球步入金星的后尘,地球变成一个煮温水的大锅,而人类就是青蛙。

目前极地冰川的融化已经无法挽回,哪怕从现在立刻停止碳排放,冰川也很难再度形成。从长远角度看(其实也不用看得太长远,几十年,一百年就会有很大变化),人类必须一起重视起来了。

今年环境方面有很多令人沮丧的事件,比如澳大利亚山火、美国加利福尼亚山火、特朗普提出要强大美国煤炭产业、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做出的环保方面的贡献和目标。

02

全球碳中和进程

年12月,各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较工业化前不超过2°C之内,并争取控制在1.5°C之内,并在-年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即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的平衡。各国需制定碳排放减排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NDC),每五年更新一次减排进展。

年9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杰里·布朗签署了碳中和令,该州几乎同时通过了一项法律,在年前实现电力%可再生,但其他行业的绿色环保政策还不够成熟。

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投票将净零目标纳入法律。在今年6月份的报告中,新成立的气候高级委员会建议法国必须将减排速度提高三倍,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年1月。奥地利联合政府宣誓就职后,承诺在年实现气候中立,在年实现%清洁电力,并以约束性碳排放目标为基础。

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欧洲到年实现“碳中和”,即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到年降为零。草案要求,欧盟所有机构和成员国都采取必要措施以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年12月公布的“绿色协议”,欧盟委员会正在努力实现整个欧盟年净零排放目标,该长期战略于年3月提交联合国。

根据EMBER的统计,全球前十大煤电国家中,已经有5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包括中国(年)、日本(年)、韩国(年)、南非(年)、德国(年)。

以年的数据为准,这10个国家煤电占到了全球煤电总量的86.7%,各国煤电产量占全球产量如下:

——中国(占全球煤电总量的50.2%)

——印度(11.0%)

——美国(10.6%)

——日本(3.1%)

——韩国(2.5%)

——南非(2.2%)

——德国(1.9%)

——俄罗斯(1.8%)

——印度尼西亚(1.8%)

——澳大利亚(1.6%)

此前,EnrgyClimatIntlligncUnit机构统计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其发布的净零排放跟踪表统计了各个国家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实现的2个国家,已立法的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状态的包括欧盟(作为整体)和其他3个国家。另外,有12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政策宣示文档。

东亚三个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暂未包括在其跟踪表格中。

具体统计表如下:

进展情况国家和地区(承诺年)已实现苏里南共和国、不丹已立法瑞典()、英国()、法国()、丹麦()、新西兰()、新西兰()、匈牙利()立法中欧盟()、西班牙()、智利()、斐济()政策宣示芬兰()、奥地利()、冰岛()、德国()、瑞士()、挪威()、爱尔兰()、葡萄牙()、哥斯达黎加()、斯洛文尼亚()、马绍尔群岛()、南非()。东亚三个主要经济体在年9-10月宣布碳中和目标:中国()、日本()、韩国()

但9月22日至10月28日,中日韩三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标。

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决定“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将透过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并敦促各国追求“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

他强调,“人类再也不能无视大自然一再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包括全球的各种极端天气条件,例如干旱、热浪、大雨,而洪水和山体滑坡变得越来越普遍。气候迅速变化的其他后果还包括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安全阈值)以内,到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包括欧盟在内的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议也规定了这一目标。

年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向国会发表首次施政讲话时宣布,日本将在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完全实现碳中和。这是日本政府首次提出进入脱碳社会的具体时间表。

10月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国会发表关于下年度预算案的施政演说时宣布,以年为目标,力争实现国内温室气体零排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晚间对此表示欢迎,并称赞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非常积极的一步”。

文在寅表示,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国之一,韩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他表示,作为“绿色新政”的一部分,将为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发电、氢能汽车研发提供预算支持。这与7月宣布的投入亿美元用于停止煤炭投资的“绿色新政”一致。

外媒报道,韩国紧随中日两国宣布碳中和目标

中国强化气候行动与目标也得到了非政府组织的赞赏和支持,认为中国作为全球主要排放大国中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将对全球各国提升目标、强化行动起到引领性的作用。

“这个倡议可能改变全局。”9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ManulPulgar-Vidal)高度赞赏中国的倡议,认为“在全球减排面临鸿沟、气候治理面临赤字的关键时刻,中国宣布的新目标传达出非常重要的积极信号,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国际领导力。中国的行动将给全球各国、尤其是各主要排放大国施加影响力,推动各国采取更果断勇敢的行动。”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认为,在全球面临气候告急、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合作遭受挑战等重重阴霾下,中国领导人加强本国气候行动承诺、推进全球绿色转型合作的声明令人振奋。

“中国设立长期碳中和目标,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李雁表示,“应对当下的新冠疫情和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需要各国摒弃隔阂与偏见共同合作。面对目前复杂脆弱的国际形势,中国选择在这个节点上主动提升《巴黎协定》下的减排承诺并呼吁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无疑体现了智慧与勇气。希望这一雄心可以注入新的能量,促进各国提升自身气候承诺,重塑全球在重要议题上的多边合作。”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胡敏认为,中国宣布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这一表态在中欧峰会约一周后之后发布,体现了中欧领导人加强地区合作、共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默契和决心。“我们可以预见,近期国内会陆续把提前达峰的目标和方案落实到省、市,也有望看到不少地区会探索提出碳中和的时间目标。”

03

碳中和已被视为

企业或国家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城市和国家宣布了他们打算实现完全碳中和的截至日期。许多国家的目标日期是年。更早的日期设定(如、、)可能会被认为是向国际发出的强烈信号。此外,从经济角度看,推迟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也不是个好主意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ToddStrn)曾在年致力于促成与中国的双边气候协议,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宣布踏出“令人鼓舞的第一步”。

他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消息,越接近年越好。”不过他也表示,中国年的短期目标尚不足以助其达成年的长期目标。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斯特曼(JohnStrman)的估计,如果中国实现了习近平主席宣布的目标,就可以防止全球进一步升温0.20.4℃。

他强调,承诺并不等同于行动。真正的行动是取消新建燃煤电厂的计划,削减对煤电的补贴,完全摆脱煤炭,因为煤炭是电力行业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他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进行减排,以及在多长时间内进行减排,他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他们的排放量比欧盟和美国加起来还要多。”

根据追踪全球排放的全球碳项目的报告数据,中国在年向大气中释放了相当于亿吨二氧化碳,是美国的两倍,是欧盟的三倍。

其他几个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国已经设定了更早的碳中和期限,欧盟的目标是年实现碳中和。而根据碳中和联盟的数据,在中国之前,有29个国家已经承诺在不同年份实现气候中和,加上中国,这30个做出某种碳中和承诺的国家,约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3%。

当然,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实现“碳中和”是不容易的,必须制定清晰的目标,并推行强有力的公共政策。ETC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建议要在国家层面明确零碳排放目标,引导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进行科学战略决策。要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例如将“碳中和”目标与即将出台的国家、地方和部门等不同层面的“十四五”相关规划,以及落实规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机制安排相关联。

总之,中国承诺实现“碳中和”对世界和中国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必将由此开启深刻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整个国家面貌会焕然一新!在实现这个过程的四十年中,中国社会各界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这个伟大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据说点击下方“在看”能让运气变得更好哦~OlinaYIN

觉得Olina写得好,欢迎赞赏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ongxia.com/gjqh/1842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